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95(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锦衣卫1》最新章节。

二、祖制之罪

第一章:构陷

1. 栽赃现场

暴雨如注,雨幕将严府裹成一团墨色。更鼓声穿透雨帘,惊起檐下夜枭。严承影搁下狼毫,望着案头《火器改良策》上未干的墨迹,忽闻院外传来铁器碰撞声。

"严大人,奉旨办案!"锦衣卫千户陆远的声音裹挟着寒意。朱漆大门轰然洞开,数十名锦衣卫举着火把涌入,明黄色的火焰在雨雾中摇曳,将严府的青砖照得忽明忽暗。严承影尚未起身,寒光已抵住咽喉,绣春刀的冷冽气息混着雨水扑面而来。

陆远抖开圣旨,余光扫过严承影紧绷的下颌:"有人密报,严大人私通番邦,图谋不轨。"话音未落,校尉们已如狼似虎地冲进书房。书架被推倒的声响震耳欲聋,宣纸纷飞间,一卷《更造火器疏》飘落在地。严承影瞳孔骤缩——那本是他尚未完成的奏疏,此刻却赫然多出朱批"尽废水淬祖法"。

"好个胆大妄为的逆臣!"陆远弯腰捡起奏疏,指尖在"水淬"二字上摩挲,"公然违背祖制,该当何罪?"严承影正要辩解,却见陆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突然发现,这两个字的墨色与其他字迹略有差异,边缘还隐隐透出揭裱的痕迹。

就在这时,一本装订古朴的葡文书籍从暗格里滑出。泛黄的纸页上,佛郎机炮构造图的精密草图刺得人眼疼。"大人,找到了通敌密信!"校尉高举着书籍,声音里带着邀功的谄媚。严承影心如坠冰窖——这分明是徐光启的《几何原本》译稿,他曾见过那独特的装订孔和边角的批注,可如今关键页却被替换得严丝合缝。

"严大人,还有什么可说?"陆远将书籍甩在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四溅。严承影盯着那本被篡改的译稿,突然想起三日前徐光启神色匆匆来访,提及书房失窃一事。原来那时,阴谋的网就已经悄然织就。

与此同时,晋商王登库之子王云帆在午门外击鼓鸣冤。"草民有冤!"少年跪在青石板上,雨水顺着发梢滴落,"严承影在雁门关私会泰西匠人,图谋不轨!"他抖开锦盒,一枚威尼斯金币在雨中泛着冷光,"这就是证据!半月前,草民亲眼见他将此物交予红毛番人!"

朝堂之上,百官哗然。那枚金币内侧刻着的家族徽记,实则是王登库走私账本夹层的装饰。可此刻,没人注意到金币边缘细微的磨损痕迹,更没人在意王云帆紧握锦盒的手在微微发抖。

严府内,陆远的搜查仍在继续。当他撬开严承影的暗格,露出的却是一本《永乐大典》残卷。"带走!"他随手翻了翻,书页间掉出半片龟甲,甲骨文"淬"字在火光下若隐若现。陆远眯起眼睛,将龟甲踹进靴筒——这或许又是一个绝佳的把柄。

雨越下越大,严承影被押解着走过庭院。他望着熟悉的回廊在雨幕中渐渐模糊,想起自己曾在这里与徐光启彻夜探讨火器改良,那时的月光清朗,不像今夜这般阴森。锦衣卫的火把照亮了他的侧脸,坚毅的轮廓下,是藏不住的悲凉与愤怒。

当严府的大门在身后重重关上,陆远掏出怀中的密信,借着微弱的火光又看了一遍。信笺上只有简短的几个字:"事毕,毁迹。"他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字迹在火焰中扭曲消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这场精心策划的栽赃,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 朝堂围攻

奉天殿内,龙涎香混着官员袍服的熏香在空气中凝滞。严承影被两名侍卫架着跪在丹墀下,飞鱼服的金线绣纹在青砖上拖出歪斜的痕迹。他抬头望去,鎏金龙椅上的万历皇帝神色阴晴不定,而丹陛两侧,早已站满了手持奏疏、摩拳擦掌的官员。

"严承影蔑视祖制,罪无可赦!"礼部侍郎陈永年踏出班列,象牙笏板直指跪在地上的严承影,"臣请陛下翻阅《永乐铁冶志》,成祖皇帝早有圣训——'禁用硝石淬火,违者斩立决!'"他展开怀中的古籍,泛黄的纸页间,"禁用硝石淬火"六字墨迹鲜亮如新,在晨光下泛着诡异的油润光泽。严承影心中一沉,那分明是用新墨后添的插页,边缘还留着揭裱时撕裂的毛边。

"陈大人所言极是!"吏科给事中周应秋紧跟而上,"自太祖开国以来,铁冶之法皆循古制,岂容这等狂徒肆意篡改?"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惊得梁上的铜铃叮当作响。严承影挣扎着要开口,却被侍卫猛地按下头颅,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

就在这时,工部尚书赵志皋捧着一卷泛黄的卷宗出列:"陛下,嘉靖八年匠户暴动案便是前车之鉴!"他展开卷宗,苍老的手指颤抖着指向某处,"当年推行冰淬法,致使军器局爆炸,死伤千余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官员们交头接耳,看向严承影的目光中满是嫌恶。严承影却盯着那行"死伤千人"的记载——"千"字的最后一竖明显比其他笔画更粗,墨迹也略有晕染,分明是由"百"字涂改而成。

"严承影,你还有何话说?"万历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冰冷如霜。严承影猛地抬头,额角的血珠滴落在青砖上:"陛下!《永乐铁冶志》是伪造,嘉靖旧案也是篡改!冰淬法可使火器威力倍增,实乃保家卫国之良策!"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却只换来一片冷笑。

"妖言惑众!"陈永年甩动笏板,"严承影私通番邦,更妄图以西洋奇技乱我大明根本,当处以凌迟!"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纷纷附和,奏书如雪花般飞向御案。严承影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突然觉得无比讽刺——这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官员,此刻却成了构陷忠良的帮凶。

就在这时,侍卫上前粗暴地扒下严承影的飞鱼服。藏在中衣暗袋里的半片龟甲突然滑落,"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清脆的声响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龟甲上,甲骨文"淬"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那是严承影数月前在殷墟遗址所得,本想以此研究古法锻造与西学的融合。

"这...这是什么妖物?"周应秋倒退两步,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严承影看着龟甲,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他知道,这枚承载着古老智慧的甲骨,此刻却成了他们攻击自己的新把柄。

"严承影私藏前朝巫蛊之物,其心可诛!"陈永年的声音尖得刺耳,"陛下,此等逆臣若不早除,恐生大乱!"万历皇帝盯着龟甲,眉头越皱越紧。严承影挣扎着想要解释,却被侍卫捂住口鼻,拖出了奉天殿。

殿外,乌云压城。严承影被扔在午门外的石阶上,看着自己的飞鱼服在风中翻飞。他想起昨日徐光启偷偷塞给他的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小心陆远"。如今看来,那个突袭他书房的锦衣卫千户,不过是这场阴谋中的一枚棋子。而真正的黑手,此刻或许正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看着他一步步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二章:技术反击

1. 《淬鉴图》现世

诏狱的霉味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严承影拖着镣铐被押进大理寺公堂。他的飞鱼服早已破烂不堪,却仍将怀中布包抱得死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堂上,刑部尚书重重一拍惊堂木:"严承影,私通番邦、变乱祖制,铁证如山,还不认罪?"

"大人容禀!"严承影突然挺直脊背,眼中迸发锐利光芒,"我有宋代孤本《淬鉴图》,可证冰淬法绝非妖术!"话音未落,布包被抛上公案。当官员们展开泛黄的书卷,一幅工笔彩绘跃然纸上:画中工匠身着襕衫,正将赤红的剑胚浸入冒着寒气的硝石池,旁边赫然写着"以硝冰淬剑,可增锋刃三成"。

"荒谬!"礼部侍郎陈永年跳将起来,"此等野史杂记,怎可作数?"他的袖口扫过公案,却在触及《淬鉴图》时微微发颤——作为金石考据大家,他分明看出纸张的帘纹与墨色晕染,皆是宋时特征。

严承影冷笑一声:"既然诸位不信,不如当庭验证!"他转向旁听的徐光启,后者微微颔首,示意书童捧出早已备好的锻炉与铁料。当通红的绣春刀胚从炉火中取出,严承影不顾镣铐束缚,亲自将其浸入掺了硝石的冰水中。嗤——白雾蒸腾间,淬火声如龙吟,刀锋竟泛起幽幽蓝光。

"看仔细了!"严承影握住刀柄,寒光一闪,工部尚书呈上用以佐证"祖制"的铁剑应声而断。断口处,旧剑的晶粒粗大松散,而新刀的纹路却细密如蛛网,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泽。公堂内鸦雀无声,唯有碎剑落地的声响,叩击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这不可能!"工部尚书脸色煞白。他怎会不知,那柄铁剑正是用军器局最上等的铁料,按百年未变的水淬法锻造而成。而严承影随手一淬,竟让普通精铁超越了所谓的"祖制神兵"。

陈永年突然尖声叫道:"定是妖法!陛下,严承影私藏妖书、蛊惑人心,罪加一等!"他的目光扫过《淬鉴图》,突然注意到书页边缘的残缺——那里本应记载着冰淬法的具体配比,如今却被人刻意撕去。

严承影却不再辩驳,只是将《淬鉴图》紧紧护在胸前。他想起入狱前的那个雨夜,徐光启偷偷塞给他这本古籍时说的话:"这是从晋商库房夹层里找到的,他们想毁了它,就是因为害怕真相。"此刻,看着堂上官员们慌乱的神色,他终于明白,比技术更可怕的,是某些人妄图永远把持利益的私心。

"严某今日以命相搏,只为证明——"他的声音响彻公堂,"真正该被唾弃的,不是革新之法,而是那些用'祖制'当遮羞布,行贪腐之实的蛀虫!"话音未落,大理寺卿已惊堂木拍得震天响:"休得狡辩!将人犯押回诏狱,听候圣裁!"

当侍卫拖拽着严承影离开,他最后回望了一眼《淬鉴图》。书页间,宋代工匠专注淬火的身影仿佛活了过来,与他日夜钻研的记忆重叠。他知道,这场关于技术与守旧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那本《淬鉴图》,终将成为刺破黑暗的利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 墨迹显影术

文华殿东暖阁内,檀香袅袅。徐光启将工部呈上的《永乐铁冶志》平展在黄杨木案上,琉璃灯罩下,他戴着西洋放大镜的侧脸映出冷冽的光。工部尚书赵志皋站在一旁,袖中的手指微微发颤,却强作镇定:"徐阁老这是何意?莫非质疑成祖爷的圣训?"

"赵大人稍安勿躁。"徐光启话音未落,已从锦盒中取出一枚水晶透镜。当镜片对准书页边缘,众人惊见竹浆纤维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这分明是万历年间才推广的造纸工艺,与永乐年间的桑皮纸特征大相径庭。"永乐年间以桑皮造纸,纤维粗粝如棉麻,"徐光启将显微镜转向另一册真正的永乐古籍,"而此本所用竹纸,至少晚了百年。"

赵志皋额头渗出冷汗,却仍强辩:"或许是后世誊抄......"话未说完,徐光启已将书页浸入特制的明矾溶液。片刻后,"禁用硝石"四字下的宣纸缓缓浮现出浅色水痕——原本被墨覆盖的纤维竟未受浸染,如同浮在表面的薄纱。"墨迹未入纸三分,"徐光启举起书页迎着光,"分明是揭裱后添的伪作。"

公堂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吏科给事中周应秋突然跳出来:"仅凭这等奇技淫巧......"徐光启不待他说完,已抽出《铁冶志》中的插页。"诸位请看装订处的鱼尾纹。"他用镊子夹起书页,在烛光下转动,"永乐版鱼尾纹为单线,而此页双线勾边,与万历二十三年司礼监刻本如出一辙。"

严承影被侍卫押在堂下,看着徐光启的操作,眼眶不禁发热。他想起半月前那个雨夜,徐光启潜入诏狱,在墙上画下的神秘符号——此刻终于明白,那是暗示用西洋化学之法破解伪书的暗语。而工部尚书等人的脸色,正随着证据的逐一呈现,从青白转为死灰。

"够了!"陈永年突然拍案而起,官服上的仙鹤补子剧烈抖动,"徐光启擅用番邦邪术,分明是严承影同党!"他的目光扫过围观官员,试图煽动众怒:"祖宗法度岂容显微镜窥视?此风若长,他日是否要拿西洋镜片照遍《四书五经》?"

徐光启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永乐大典》残页:"陈大人可知,真正的《铁冶志》条文,早已收录在《永乐大典·工律部》?"当残页展开,"硝石淬火,春秋已有"八字赫然在目,墨迹历经两百年仍沉稳如铁。陈永年盯着那熟悉的馆阁体,喉结上下滚动却说不出话——他亲手伪造的插页,终究敌不过真正的典籍原刻。

暮色渐浓,公堂上的争论仍未平息。徐光启望着窗外的残阳,手中的显微镜在余晖中折射出七彩光晕。他知道,今日的墨迹显影,不仅是对伪书的拆解,更是一场关于"何为真相"的无声宣战。当传统考据遇上西洋科学,那些妄图用谎言掩盖的贪腐真相,终将在理性的光照下无所遁形。

3. 语言陷阱

大理寺公堂的铜铃在寒风中摇晃,当葡萄牙传教士利玛窦身着青衿步入殿内时,满堂哗然。礼部侍郎陈永年猛地甩动笏板:"陛下!番邦之人怎可参与我朝会审?"万历皇帝却抬手止住喧嚣,他盯着利玛窦胸前若隐若现的十字架,眼中闪过好奇与警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
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
关于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上古神魔大战之后,魔,神,仙,人,妖,鬼,灵等界的通道被封。魔界试图打通人界的通道,获得修炼所需的血食等材料。少年林墨,被宗门陷害废除修为并驱逐,孤身一人的林墨,为了活着,只能沦为宗门的杂役,受尽冷眼与嘲讽。机缘巧合之下,偶然获得意外福报,从此命运逆转,踏上逆天改命之路,从潜龙大陆到无边海域,从凡人界到仙魔妖界,林墨一路披荆斩棘,结识挚友,邂逅红颜,却也遭遇强敌,历经
青苗上跳舞
人间最高处
人间最高处
关于人间最高处:十二楼上开天门,此是人间最高处。人间最高处,能有多高?我提剑至此,十二楼上所谓天人,可敢迎战?
见秋
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1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汪不了a
浮生剑影江湖
浮生剑影江湖
一个普通农家少年的武学启蒙开始,随着江湖阴谋的逐步展开,主角林浮生在师父严北冥的教导下踏上习武之路。然而命运弄人,师父惨遭奸人所害,临终托付浮生查明真相。由此,这位少年不得不过早地踏入纷繁复杂的武林世界。全书以
猪也会飞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穿越异世界,江丞成了一名瞎眼说书人,靠着每日在酒肆给人说书讨讨生活。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众多书迷中,其中一人乃是当今六大圣人之一的通天教主。江丞:“上回说到,那封神榜其实是一个大坑……”通天:“知道了!封神榜不能签,但天庭神位我截教全都要了!”江丞:“诛仙阵非四圣不能破,但那日恰好来了四位圣人……”通天:“明白!那就再加一个万仙阵和周天星斗大阵!”江丞:“话说在那东胜神洲的花果山有一块奇石……”
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