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94(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锦衣卫1》最新章节。

3. 生死博弈

一、淬火池谜案

第一章:淬火池中的铁官

场景一:离奇死亡现场

深秋的军器局笼罩在一片肃杀的雾气中,淬火池表面凝结着薄薄的冰碴,倒映着阴沉的天空。当更夫举着火把经过时,水面突然泛起诡异的涟漪,一具肿胀的尸体缓缓浮出水面。军器局大使周铁心双目圆睁,双手死死攥着一块青灰色的铁胚,仿佛在临终前仍在守护某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闻讯赶来的验尸官将尸体抬上岸,目光立刻被那块奇特的铁胚吸引。按照常理,经过初步锻造的铁胚应坚硬无比,可这块铁胚表面的雪花纹路虽然清晰,质地却异常柔软。验尸官用指腹轻轻一按,铁胚表面立刻出现一道深深的凹痕,如同按压在黏土之上。这反常的现象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中透着不安与恐惧。

与此同时,几名衙役正在检测淬火池中的水质。"大人,水中硝石浓度远超标准,池底还有未融化的硫磺结晶!"一名衙役捧着瓷碗,声音微微颤抖。硝石和硫磺,正是制作火药的主要成分,它们出现在淬火池中,绝非偶然。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空气中弥漫着比深秋寒意更刺骨的紧张。

军器局主事王大人眉头紧锁,命人查阅当晚的巡更记录。记录显示,从戌时到寅时,军器局四门紧闭,巡更梆子按时敲响,并无任何异常。可库房的账簿却清晰记载着,"天字七号"铁料不翼而飞——这批铁料正是周铁心耗费数年心血,采用"冰淬法"改良的试验品,价值连城。

"大人,您看这个!"一名衙役突然惊呼。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淬火池边的青砖上,赫然刻着暗红的"卅七"二字。字迹未干,血腥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王大人脸色骤变,三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当时工部三十七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匠人集体暴毙,案发现场同样出现了"卅七"血字。这难道是同一个凶手所为?还是说,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

夜色渐深,寒风呼啸着掠过军器局的屋檐。王大人命人封锁现场,自己则带着亲信前往周铁心的书房。推开门,一股浓烈的墨香夹杂着血腥气扑面而来。书桌上摊开着一本《武经总要》,书页间夹着半张泛黄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冰淬法"的改良数据。可奇怪的是,图纸边缘被火烧过,关键部分已化作灰烬。

"大人,找到了!"一名衙役从书架暗格里取出一个檀木盒。打开盒盖,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封密信,落款皆是"阴阳炉"。王大人展开其中一封,手忍不住颤抖起来。信中内容触目惊心:有人利用军器局的漏洞,将改良后的铁料走私至建州卫,而周铁心似乎发现了这个阴谋,正在收集证据。

正当众人震惊之际,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王大人冲出门,只见一名巡夜的士兵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支三棱箭,箭杆上刻着"阴阳炉"的标记。士兵奄奄一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指向北方,气绝身亡。

军器局内,恐惧的气氛达到顶点。周铁心离奇死亡、铁料被盗、神秘血字、密信阴谋,还有突然出现的杀手,这一桩桩怪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是权力的争夺,还是叛国的阴谋?而那个反复出现的"卅七",又代表着什么?黑暗中,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这一切,将众人拖入更深的迷雾之中。

场景二:徐光启验尸

军器局的淬火池边依旧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深秋的寒风卷着落叶掠过青砖上未干的血迹。徐光启裹紧玄色大氅,蹲下身时袍角扫过"卅七"血字,指尖抚过凹痕里凝结的血痂,眉头瞬间拧成死结。这位兼通西学的内阁次辅身后,工部官员们交头接耳,有人用帕子掩住口鼻,有人眼神躲闪。

"取我的箱子。"徐光启头也不抬,话音未落,随行的书童已抱着檀木匣疾步上前。匣中整齐码放着伽利略式放大镜、银质试管与玻璃烧杯,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围观者发出一阵窃窃私语,礼科给事中咳嗽一声:"徐大人,西洋奇技恐......"话未说完,徐光启已将那块诡异的铁胚平放在青砖上,举起放大镜凑近。

镜片后的瞳孔骤然收缩。铁胚表面的雪花纹下,细密的蜂窝状孔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边缘泛着诡异的青绿色。徐光启掏出羊皮本快速记录,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琉球硫磺水。"他突然转头看向工部侍郎,"去年泉州港查获的走私船上,是否有二十箱标注'苏木'的货箱?"侍郎脸色瞬间煞白,喉结滚动却说不出话。

池水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色,徐光启摘下手套,指尖蘸取水面浮着的白色泡沫。围观者发出惊呼,工部主事急道:"使不得!这池水......"话被徐光启抬手打断。他将泡沫抹在舌尖,刹那间脸色剧变,五官因刺痛扭曲——舌尖传来的不仅是硝石的苦涩,更有辽东苦硝特有的辛辣灼烧感,如同千万根细针同时扎入味蕾。

"不是普通硝石。"徐光启吐掉口中残液,抓起铜盆舀起半盆池水,"掺了三倍苦硝,再加硫磺......"他突然冷笑,铜盆重重砸在池边,溅起的水花在青砖上腐蚀出黑斑,"好手段,既破坏铁胚结构,又能让冰淬法看似因操作失误失败。"

工部众人面面相觑,有人下意识后退半步。徐光启却已跪在尸体旁,解开周铁心僵硬的衣领。死者脖颈处有道暗红勒痕,形状竟与军器局特有的牛皮绳结完全吻合。"先勒死,再沉入池中。"徐光启翻开死者眼皮,瞳孔边缘泛着异常的灰蓝色,"苦硝入眼,会造成短暂失明——凶手算准了周大人验料时的习惯。"

他突然扯开死者紧握的右手,铁胚滚落时发出沉闷的声响。徐光启捡起铁胚对着月光,内部竟透出细密的裂纹,如同蛛网般蔓延。"这根本不是未淬火的铁胚。"他用匕首削下一小块,金属断面呈现出奇异的银灰色,"是掺了倭国红铜的合金,硬度本应远超寻常精铁......"话音戛然而止,徐光启盯着手中碎屑,突然想起三年前工部匠人的暴毙案卷宗。

"大人!"书童突然举着试管跑来,"池底硫磺结晶检测完毕,含砷量......"少年声音发抖,"与石见银山矿渣完全一致。"

淬火池突然剧烈晃动,水面升起阵阵白雾。徐光启猛然抬头,只见远处军器局库房方向腾起冲天火光,噼里啪啦的爆裂声中,"天字七号"铁料储存室的匾额轰然坠落。他攥紧手中的铁胚残片,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场看似意外的死亡,分明是有人精心策划的局,不仅要掩盖走私铁料的罪行,更要彻底抹去"冰淬法"的所有痕迹。而那个反复出现的"卅七",或许正是打开腐败黑幕的关键钥匙。

第二章:技术解密

1. 铁胚软化之谜

军器局的烛火在寒风中摇曳不定,徐光启摊开泛黄的《天工开物》,指尖划过"五金"篇的记载,烛泪正巧滴在"琉球硫磺水浸泡三日,可使精铁暂软如蜡"的字迹上,晕开一片斑驳。案头摆着那枚诡异的雪花纹铁胚,此刻表面的蜂窝状孔洞已停止扩大,却仍泛着令人不安的青绿色。

"大人,库房清点完毕。"书童抱着账簿推门而入,"除天字七号铁料,还少了三坛琉球进贡的硫磺。"徐光启闻言猛然起身,烛台被带倒,火苗险些烧到案头密信。他抓起羊皮手套,再次将放大镜对准铁胚断面——在显微镜般的视野下,金属晶格间果然嵌着细小的黄色结晶体,正是硫磺腐蚀的铁证。

"好狠的算计。"徐光启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寒意。他取来沙盘,抓起一把细沙撒在淬火池位置:"凶手提前用硫磺水浸泡铁胚,待其软化后故意遗落。周铁心发现异常,定会亲自检测淬火效果......"指尖蘸着茶水在沙盘画出弧线,"当铁胚入池,池底超标的硝石与硫磺接触,瞬间引发暴沸。高温蒸汽直冲口鼻,足以灼伤肺腑。"

书童脸色煞白:"可周大人为何没挣扎?"徐光启从袖中取出染血的牛皮绳:"脖颈勒痕说明,他在接触池水前已被制住。凶手算准了他对'冰淬法'的执着,算准了他会单独查验异常铁胚,更算准了硫磺与硝石混合的致命时机。"

窗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工部侍郎带着几名衙役闯了进来。"徐大人越权查案,恐怕不合规矩。"侍郎皮笑肉不笑,目光却死死盯着桌上的铁胚。徐光启慢条斯理地戴上手套,将铁胚放入锦盒:"张大人可知,嘉靖年间兵部如何处置知晓火器机密的老匠人?"

侍郎的瞳孔骤然收缩。徐光启翻开案头卷宗,烛光映得"嘉靖二十三年匠户暴毙案"几个字血红刺目:"彼时他们将硫磺混入淬火池,待匠人靠近时引发爆燃。今日手法如出一辙,不过更隐蔽——用软化的铁胚做饵,既杀了知情人,又能将'冰淬法'失败归咎于技术缺陷。"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惨叫。徐光启冲出门,只见一名更夫倒在军械库旁,胸口插着刻有"阴阳炉"标记的箭矢。更夫手中紧攥着半块烧焦的木牌,隐约可见"卅七"字样。徐光启蹲下身子,发现死者耳后有淡红色斑点——正是吸入过量硫磺蒸汽的特征。

"封锁四门!"徐光启转身对书童喝道,"去把《工部则例》第37条抄来!"他捡起木牌碎片,突然想起三年前那起悬案:工部三十七名匠人死亡现场,同样出现了未融化的硫磺结晶。而此刻库房燃烧的方向,正是存放"冰淬法"核心资料的密室。

工部侍郎不知何时已不见踪影。徐光启握紧锦盒,里面的铁胚似乎还残留着周铁心的体温。他突然想起《天工开物》里的另一句话:"五金之性,遇强则刚,遇柔则化。"可当技术成为权力倾轧的工具,当匠人成为利益链条上的弃子,再坚硬的精铁,也会在阴谋算计中化作一滩软蜡。

军器局的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夜空中盘旋的寒鸦。徐光启望着熊熊烈火,手中锦盒传来异样的震动——那枚铁胚正在持续软化,仿佛在诉说着晚明技术传承者们的悲惨宿命。而暗处,某个与"卅七"有关的庞大阴谋,正如同淬火池中未消散的硫磺雾气,无声无息地蔓延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 硝石的致命作用

寒风卷着细雪掠过东厂阴暗的档案室,楚红药裹紧狐裘,指尖拂过积满灰尘的密档。泛黄的纸页在烛火下簌簌翻动,突然,一行朱批字迹让她瞳孔骤缩——"万历十五年,伪沸腾刑,工部匠人王二九暴毙于淬火池"。她猛地抽出卷宗,密密麻麻的记载如同毒蛇盘踞纸面:"硝石与硫磺水混合,水面即现沸腾假象,实则水温未达淬火所需,匠人误判时机,吸入毒气而亡。"

楚红药抓起案头的银匙,舀起瓷碗中冷透的茶水。茶汤表面凝结的油膜泛起涟漪,恍惚间竟化作军器局那片泛着青白色的淬火池。周铁心尸体被打捞时扭曲的面容、手中攥着的异常铁胚,还有池底未融化的硫磺结晶,在她脑海中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银匙重重磕在碗沿,"凶手用硝石伪造沸腾,诱使周大人相信池水已达淬火温度。"

作为"冰淬法"的发明者,周铁心对淬火工艺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他独创的"观色辨温"法,仅凭池水沸腾程度与气泡形态便能精准判断火候。而这恰恰成了致命弱点——当水面翻涌着虚假的泡沫,谁又能想到水温根本不足以淬炼精铁?楚红药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迅速记下:"硝石与硫磺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比正常沸腾更密集细碎,且无蒸汽升腾。"

更夫送来的加急密报打断了她的思绪。展开油纸,上面赫然画着淬火池的草图,标注着检测数据:"池水表层温度37℃,底层仅12℃,气泡含硫化氢成分。"楚红药猛地起身,烛台被碰倒,火苗舔舐着桌角的密档。她顾不上扑灭,抓起卷宗冲出档案室——那些被精心伪造的"沸腾"假象,不仅要了周铁心的命,更试图将"冰淬法"的失败归咎于技术缺陷。

与此同时,军器局残存的火场里,仵作正举着灯笼仔细查看。"大人,找到了!"一名衙役捧着焦黑的铁料残块跑来。楚红药接过,借着火光辨认上面的刻痕——在扭曲的纹路间,"隆庆二年"四个小字若隐若现。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突然想起《大明会典》中的记载:隆庆二年,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前,朝廷最后一年以实物缴纳铁课。

"这些铁料有问题。"楚红药转身对随行侍卫道,"立刻查访隆庆二年的铁课记录,重点关注未入库的异常批次。"她摩挲着铁料残块,冰凉的触感让她不寒而栗。隆庆年间的旧铁,为何会出现在周铁心的"冰淬法"试验中?而这个时间节点,恰好是明朝军备制度开始松动的转折点。

回到临时设立的案牍室,楚红药将所有线索铺陈开来。硝石的"伪沸腾"杀人手法、周铁心对淬火工艺的执着、隆庆二年的神秘铁料,还有反复出现的"卅七"标记,如同散落的拼图逐渐成型。她翻开东厂早年关于军火走私的卷宗,目光停留在一条不起眼的记载上:"万历初年,晋商王氏家族曾以旧铁充新,流入军器局。"

窗外的风雪愈发猛烈,楚红药却浑然不觉。她蘸饱笔墨,在纸上写下推论:有人利用隆庆年间积压的劣质铁料,混入周铁心的试验品;再用硝石与硫磺制造"伪沸腾",既杀死掌握核心技术的周铁心,又能借此否定"冰淬法"的可行性。而这一切,或许都与那个神秘的"阴阳炉",还有持续多年的军械走私网络息息相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要吓我
不要吓我
关于不要吓我:封九尘看着那两米见高的巨石,心头发毛。心里面却是嘀咕道:“这石头怎么没放端正,还有点倾斜,等下老子一过去放大招万一倒下来把老子给砸死当场那就要笑死人了。这样想着封九尘便站到了巨石的背后。搞得台下一圈人个个莫名其妙。不过这石头好像测试的时候也不分正面反面。村长谓左右道:这九尘娃儿估计是怕丢人,故意站到石头背后好挡住大家的视线。台上那报幕的中年汉子见状微微摇头,也走到石头后面来。封九尘
梦游就挨壁兜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穿越异世界,江丞成了一名瞎眼说书人,靠着每日在酒肆给人说书讨讨生活。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众多书迷中,其中一人乃是当今六大圣人之一的通天教主。江丞:“上回说到,那封神榜其实是一个大坑……”通天:“知道了!封神榜不能签,但天庭神位我截教全都要了!”江丞:“诛仙阵非四圣不能破,但那日恰好来了四位圣人……”通天:“明白!那就再加一个万仙阵和周天星斗大阵!”江丞:“话说在那东胜神洲的花果山有一块奇石……”
毛一
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
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
关于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上古神魔大战之后,魔,神,仙,人,妖,鬼,灵等界的通道被封。魔界试图打通人界的通道,获得修炼所需的血食等材料。少年林墨,被宗门陷害废除修为并驱逐,孤身一人的林墨,为了活着,只能沦为宗门的杂役,受尽冷眼与嘲讽。机缘巧合之下,偶然获得意外福报,从此命运逆转,踏上逆天改命之路,从潜龙大陆到无边海域,从凡人界到仙魔妖界,林墨一路披荆斩棘,结识挚友,邂逅红颜,却也遭遇强敌,历经
青苗上跳舞
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1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汪不了a
人间最高处
人间最高处
关于人间最高处:十二楼上开天门,此是人间最高处。人间最高处,能有多高?我提剑至此,十二楼上所谓天人,可敢迎战?
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