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诸子百家散文(20)
9、《荀子》
荀子的主要着作:
1)《劝学》—3
注释: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巳:停止。 学不可以巳:意思是学习是无止境的。
2、青:青色,也就是现在所谓蓝色。 蓝:草名,也叫蓼(liao潦音)蓝,叶子可制染料。
这两句意思说:靛(dian电音)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但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成语“青出于蓝”就是从这句话来的。具有学生超过老师,一代胜过一代的意思。
3、为:变成。
4、中(zhong众音):符合。 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 中绳: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
5、輮(rou柔音):同“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轮:车轮。
6、规:圆规,匠人用来取圆的工具。
7、有:又。 槁:枯。 暴(pu铺音):同“曝”,晒干的意思。 挺:直。
这三句意思说:即使又(经风吹日晒)枯干了,可是不会再挺直,这是(用人力把它)弯曲使它这样的。
这三句与上三句连在一起是比喻人的思想,经过学习、锻炼,是可以得到改造的。
8、受绳:用墨线量过。
这句说:木材照墨线砍削就直。
9、全: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砺:磨刀石。 利:锐利。
这句说:刀剑拿到磨石上去磨就能锋利。
10、博学:广泛地学习。 参:检验。 省:反省,自我检查。 而:连词,而且。 乎:介词,相当于“于”、“对”。
这句说: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的言行。
11、知:同“智”,智慧。 行:行为。 过:过失。
12、深溪:深谷。
13、先王:指古代的贤明君主。
14、干:古代小国,为吴所灭,因此又称吴为干。 干、越即吴、越。 夷:东方的外族。 貉(mo莫音):即貊,北方的外族。 子:婴儿。
这四句意思说:干、越地区和夷、貉地区的婴儿,出生时的哭声一样,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一样了,这是教育的结果。
15、诗曰:见《诗经?小雅?小明》。 嗟:感叹词。 尔:你们。 无:同“毋”。 恒:常常。息:歇息。靖:安。共:同“供”,供职。位:指职位。 好:喜欢。 听:察觉。 介:给予。 景:大。
全诗的意思说:你们君子啊,不要常常想着贪图安逸,要安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喜欢正直的行为,神人察觉了,就会赐给你大的幸福。
16、神:指精神修养。 化:起变化,潜移默化。 道:指圣贤之道。 化道:等于说化于道,指受到圣贤之道的熏陶感染,使气质有所变化。 长于:超过于。
17、尝:曾经。 须叟:片刻,一会儿。
这两句说: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想,但不如学习一会儿的收获大。
18、跂(qi企音):踮起脚。 博:广。 博见:见得广。
19、招:招手。 见者远:看见的人很远,意思是说: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看见有人招手。
20、疾:壮,指声音宏亮。 加疾:加强。
21、彰:清楚明白。
22、假:凭借,利用。 舆:车。利:便利。利足:指善于走路。 致:达到。
这三句说: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行至千里。
23、楫:船桨。舟楫:指船。能水:能游水。绝:横渡。
这三句说:坐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4、生:同“性”,指人的素质。 物:指外物。 善假于物:善于利用外物。这里的意思是善于学习。
25、蒙鸠:鹪鹩。
26、苕:芦苇的穗。
27、完:完整。 所系者然:等于说系的处所使它这样。
28、射(ye夜晚音)干:植物名,白花长茎,生于高地。
29、蓬:草名,又叫飞蓬,茎高尺余,开小花。
30、涅:黑泥。
31、兰槐:一种香草,它的根叫“芷”,有香气。 是:指示代词,复指根。
32、其:等于说“若”。 渐(jian肩音):浸。 潃(xiu休音):溲淘,臭水。 渐之潃:等于说“渐之于潃”。
33、服:佩带。
34、游:指外出游学。 就:接近,这里指结交。 士:指贤士。
35、中正:正道。
荀子在这一段里,用许多比喻来论证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有重大影响。
36、物类:万物。 起:发生。
37、象:象征,反映。又一说:象同“像”,作“依照”解。
这句意思说:必和他的德行好坏相适应。
38、忘身:忘记了自身的利害。 作:起。
39、柱(zhu祝音):作“断”解。束:约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两句意思说:硬物容易折断,软物易受约束。
40、构:集结。
41、施:铺陈。 若一:象一样。
这句说:铺上好像同样的木柴。
42、水就湿:指水向低湿的地方流。
43、畴(chou筹音):同“俦”。 畴生:类生,丛生。
44、质:箭靶。 的:箭靶正中的圆心。 张:指张挂起来。
45、醯(xi希音):醋。 蜹(rui锐音):同“蚋”,一种蚊虫。
46、立:指立身行事。
荀子在这一段里,用大量事例论证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进而论述人的荣辱、福祸,是人自己的思想言行带来的结果,说明必须努力学习。这样,就不但强调了客观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也强调了主观努力的重要。
第一段提要:主要是阐明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
47、焉:代词,(在)这里。 这四句,是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幼稚理解。
48、善:好事。 神明:指精神和智慧。 圣心:圣人的思想。
这三句意思说:不断地做好事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
49、跬(kui傀音)步:半步。古时以一足举一次为一跬,两足各举一跬为一步。古人所谓一跬,等于今天所谓一步。
50、骐骥:良马名。
51、驽马:劣马。 十驾:马拉车一天叫一驾,十驾也就是积十天的路程。
52、功:成功,指至千里。 不舍:不止,这里指不停止前进。
53、锲(qie窃音):雕刻。
这两句说:(如果)雕刻一下就停止,朽木也不能断。
54、镂(lou陋音):雕刻。
这两句说:(如果)坚持不懈地刻下去,金石也可以刻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来成为成语,表示勤勉不息之意。
以上两个分句都是假设关系的分句。两个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文言里常常不用关联词表示。
55、埃:细土,尘。 黄泉:浊水,地下的泉水。 一:专一。
56、跪:协的腿。螯:节足动物前面的钳夹。
57、蟺:同“鳝”,即黄鳝。
这句意思是:不靠水蛇鳝鱼的洞穴,就没有藏身的地方。古人认为螃蟹自己不打洞,其实螃蟹也能弄个窝。
58、躁:浮躁,不专一。
59、冥冥:与下文的“惛惛”都有精诚专一或埋头苦干的意思。
60、昭昭:明辨事理。 下文的“赫赫”有显着的意思。
这两个分句的意思是:所以对学习不专心致志,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埋头苦干,就不能得到显着的成绩。
61、衢道:歧路。
62、事:侍奉。 不容:不被双方所宽容。
63、两视:同时看两样东西。 明:看得清楚。
64、聪:听得清楚。
65、螣(teng腾音)蛇:据说是龙类,能兴云雾而游于空中。
66、鼫(shi石音)鼠:形状象兔子。 技:技能。 穷:有“困窘”的意思。 据说这种鼠“能飞不能上屋;能缘(爬树)不能穷木(爬到树顶);能游不能渡谷;能穴(挖洞)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所以说“五技而穷”。
这句意思说:鼫鼠有五种技能,但是都不能精通。
67、《诗》曰:见《诗经?曹风?尸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