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换完舒服的新鞋新衣,众人脚步轻快地跟着沈砚往面馆走。沈砚边走边笑着介绍:“西安的面食可是一绝,种类多、味道正,绝对超乎你们的认知!不像咱们平时吃的面条,这边的面要么筋道爽滑,要么宽厚有嚼劲,配上专属的浇头和调料,一口下去香得很!”
沈玥听得直流口水,拉着沈砚的手追问:“哥,有甜的吗?有没有带兔子图案的面条?”
“没有兔子图案,但有比兔子还讨喜的味道!”沈砚笑着刮了下她的小鼻子,“有油泼面、biangbiang面、臊子面、蘸水面,还有酸汤面,咸香、酸辣、鲜香的都有,保证你们吃到停不下来。”
说话间,一家古色古香的面馆就出现在眼前。木质的门楣上挂着“老西安面馆”的牌匾,门口摆着两盆绿植,窗户上贴着红色的窗花,透着浓浓的烟火气。一进门,面香、油香、辣子香就扑面而来,混合着食客的谈笑声,热闹又亲切。
“哇!好香啊!”楚昭雪深吸一口气,眼睛立刻亮了,“这味道比咱们那边的面馆香多了!”
沈砚领着众人找了个宽敞的桌子坐下,服务员递上菜单,上面密密麻麻列满了各种面食。沈砚熟练地点单:“来两份油泼面、两份biangbiang面、两份臊子面、一份酸汤面,再加一份蘸水面,浇头都单独放,大家可以换着尝。” 又转头问众人,“有没有特别想吃的口味?比如不吃辣的可以提前说。”
苏玉珠笑着摇头:“你点的就行,我们都尝尝鲜。”
很快,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端了上来。最先上桌的是油泼面,宽宽的面条铺在碗里,上面铺着豆芽、青菜、蒜末、辣椒粉,服务员当场浇上一勺滚烫的热油,“滋啦”一声响,香气瞬间炸开,辣味和蒜香混合着面香,直冲鼻腔。
“哇!这声音也太诱人了!”沈玥瞪大眼睛,看着碗里被热油烫得通红的辣椒,既好奇又想吃。
沈砚拿起筷子,帮她拌匀:“油泼面要拌匀了才好吃,让每根面条都裹上调料。” 他又给苏玉珠和沈伯山各拌了一碗,“爸,妈,你们尝尝,不算很辣,香得很。”
沈伯山拿起筷子,夹起一根面条,面条筋道爽滑,裹着香辣的调料,入口先是鲜香,接着是淡淡的辣味,蒜香和油香在嘴里回荡,越嚼越香。“确实好吃!”沈伯山忍不住点头,“这面条筋道,调料也地道,比咱们那边的面更有滋味。”
苏玉珠尝了一口,笑着说:“香而不腻,辣得温和,确实不错,面条也很爽口。”
紧接着,biangbiang面也端了上来。这面条比油泼面更宽,像腰带一样,浇上了肉臊子、西红柿鸡蛋、豆芽、青菜,颜色鲜艳,看着就有食欲。“这面也太宽了吧!”沈薇惊讶地说,夹起一根面条,几乎占满了整个筷子。
“这就是biangbiang面的特色,宽、厚、筋道,吸满浇头才好吃!”沈砚示范着,把面条和浇头拌匀,“你们尝尝,肉臊子咸香,西红柿鸡蛋酸甜,配着宽面,口感特别丰富。”
楚昭雪夹起一大口面条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睛:“太好吃了!这面真有嚼劲,浇头也香,比我之前吃的任何面条都过瘾!” 她吃得豪爽,嘴角沾了点酱汁,程月瑶笑着递上纸巾,帮她擦掉。
臊子面和酸汤面也陆续上桌。臊子面的汤头鲜香浓郁,面条细滑,浇头里有肉丁、胡萝卜丁、土豆丁,咸香适口;酸汤面则酸辣开胃,汤底酸香浓郁,面条爽滑,喝一口汤,酸辣鲜香直冲味蕾,瞬间打开食欲。
沈玥最爱的是蘸水面,长长的面条浸在凉水里,旁边配着一碗滚烫的肉汤浇头,里面有青菜、豆腐、肉块。她夹起一筷子面条,放进浇头里蘸一下,送进嘴里,面条凉爽筋道,浇头鲜香浓郁,两种口感碰撞在一起,好吃得直跺脚:“哥!这个蘸水面太好吃了!凉面配热浇头,又香又爽口!”
张清鸢则偏爱酸汤面,喝一口酸汤,忍不住赞叹:“这酸汤做得真地道,酸得清爽,辣得温和,一点不呛人,配着面条正好解腻。”
程月瑶夹了一口臊子面,温柔地说:“这臊子面的浇头很丰富,味道也很均衡,面条细滑,老人小孩都适合吃。”
众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桌子上的面条很快就见了底。沈薇擦了擦嘴,笑着说:“沈砚没说错,西安的面食确实超乎想象,比咱们那边的面种类多、味道正,每一种都有特色,吃得太满足了!”
“是啊!”沈伯山放下筷子,脸上满是笑意,“这面条筋道爽滑,浇头也地道,不管是咸香的还是酸辣的,都很合胃口,比咱们平时吃的面更有滋味。”
沈砚看着大家吃得满足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喜欢就好,西安的面食还有很多种,下次再来咱们还能换着尝。”
吃完面条,众人喝着店家送的面汤,解腻又养胃。沈玥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叹道:“太好吃了!我现在精力满满,下午逛兵马俑肯定不会累了!”
楚昭雪也跟着点头:“我也是!这面条太顶饱了,又好吃又抗饿,下午逛多久都不怕!”
阳光透过面馆的窗户洒进来,映着众人满足的笑脸。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西安面食,不仅填满了味蕾,更带来了满满的能量。带着这份满足与惬意,众人起身朝着兵马俑景区出发,期待着接下来的震撼之旅。
吃饱喝足,众人带着满口面香和满满的能量,朝着兵马俑景区出发。新换的休闲装轻便透气,软底运动鞋踩在路面上稳稳当当,走路完全没有了之前的疲惫感,沈玥甚至一路蹦蹦跳跳,手里还攥着刚买的小风扇,时不时对着自己和楚昭雪吹两下。
“砚哥哥,兵马俑到底是什么呀?是不是跟咱们那边的石人一样?”楚昭雪好奇地问,眼睛里满是期待。她听沈砚提过几次,却始终想象不出具体的样子。
沈砚笑着解释:“有点像,但比石人精致多了,是这个世界古代一位帝王的陪葬陶俑,一个个跟真人一样高,排列成军队的阵型,特别壮观。而且它们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站在那里,就像能看到这位帝王当年的军队一样。”
“两千多年?”沈伯山惊讶地挑眉,“能保存这么久,实在难得,想必工艺十分精湛。这位帝王,想必是位雄才大略之人?”
苏玉珠也跟着点头:“能造出这么多陶俑陪葬,定然不是寻常君主,真想听听他的故事。”
车子行驶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兵马俑景区。刚下车,众人就被景区的规模震撼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流如织,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景区建筑古色古香,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息。沈砚买好票,领着众人穿过广场,走进景区大门,顺着指示牌往俑坑方向走。
越往里走,热闹的人声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肃穆感。当第一个俑坑出现在眼前时,众人瞬间屏住了呼吸,眼里满是震撼,连沈玥都忘了蹦跳,乖乖地拉着沈薇的手,瞪大了眼睛。
巨大的俑坑里,密密麻麻的陶俑整齐排列着,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军阵。它们个个身高八尺有余,跟真人一模一样,神情各异,有的目光坚毅,仿佛在凝视远方的战场;有的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战术;有的嘴角紧抿,透着一股凛然的杀气。陶俑的发型、服饰、铠甲都雕刻得细致入微,连发丝的纹路、衣袍的褶皱、铠甲的鳞片都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鞋底的纹路和手指的关节,仿佛下一秒就要迈开脚步,奔赴战场。
“我的天……这也太壮观了!”楚昭雪忍不住低呼,声音里满是震撼,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作为曾经率领过军队的人,她一眼就看出了军阵的章法,“前后错落,左右对齐,阵型严谨,跟真的军队一模一样!古人也太厉害了!”
沈砚走到栏杆边,看着眼前的军阵,缓缓开口:“这是这位帝王的‘地下军队’。他的一生,堪称传奇——小时候曾是他国质子,寄人篱下,受尽冷眼,连基本的尊严都难以保障。但他从未放弃,隐忍多年,暗中积蓄力量,后来逃回自己的国家,一步步夺回权力,平定内乱,又用了十几年时间,统一了这片土地上的各个诸侯国,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王朝。”
“质子?”沈伯山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和共鸣,“寄人篱下的滋味最是难熬,他能从质子一路走到帝王之位,定然有着超乎常人的隐忍和谋略。” 他虽未经历过质子生涯,却也见识过朝堂的波诡云谲,深知从低谷崛起有多艰难。
“是啊。”沈砚点头,继续说道,“他统一之后,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创下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功绩。他一生征战,对军队有着极深的感情,所以死后,才下令打造了这支‘地下军阵’,既是为了守护自己的陵寝,也是想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统领这支所向披靡的军队。”
苏玉珠看着陶俑脸上各异的神情,眼眶微微发热:“难怪这些陶俑看着如此有气势,原来背后是这样一位传奇帝王。他这一生,必定吃了不少苦,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沈玥拉着沈砚的衣角,小声问:“哥,他当质子的时候,会不会很害怕呀?他后来统一了这么多国家,是不是特别厉害?”
沈砚笑着揉了揉她的头:“肯定会害怕,但他把害怕藏在心里,变成了努力的动力。他确实很厉害,不仅有军事才能,还有治国的智慧,才能让这么多诸侯国臣服,建立起强大的王朝。” 他指着不远处的将军俑:“你看这些将军俑,神情沉稳,气势威严,想必就是以他手下的得力战将为原型打造的,能看出他对麾下将士的重视。”
程月瑶站在沈砚身边,目光温柔而专注,细细打量着每一个陶俑:“能从质子到帝王,还创下如此伟业,这位帝王的意志定然十分坚定。这些陶俑,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他一生功绩的见证,是他对军队、对王朝的牵挂。” 她注意到陶俑的铠甲样式,轻声说:“你看他们的铠甲,防护周全又不笨重,能看出这位帝王对军事装备也十分重视,难怪军队能所向披靡。”
苏凝雪拢了拢耳边的碎发,眼神里满是赞叹:“隐忍多年,一朝崛起,统一疆域,创下盛世,这样的人生实在传奇。这些陶俑,每个都独一无二,就像他麾下的将士们,各有千秋,却又同心同德,才能造就如此强大的军队。” 她看着陶俑身上自然流畅的衣纹,忍不住感慨:“这位帝王不仅重视武功,也注重工艺,能让工匠们如此用心地打造每一个陶俑,可见他对细节的追求。”
张清鸢站在一旁,沉稳的目光扫过整个军阵,缓缓说道:“从质子到帝王,一路披荆斩棘,这份魄力和能力,实在令人敬佩。如此庞大的军阵,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却能做到每个陶俑都形神兼备,毫无重样,既体现了王朝的强盛,也彰显了工匠们的智慧。” 她更关注背后的实力与付出,心中对这位传奇帝王充满了敬畏。
沈薇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嘴里念叨着:“太震撼了!既有这么传奇的帝王故事,又有这么壮观的陶俑军阵,回去一定要给府里的人好好讲讲。这比听书还精彩!” 她拍了军阵的全景,又拍了陶俑的特写,连陶俑的发丝和铠甲鳞片都不放过。
众人沿着俑坑的栏杆慢慢走着,沈砚时不时补充讲解,讲这位帝王如何改革制度,如何整肃军队,如何让王朝走向强盛。走到二号坑的骑兵俑和车兵俑前,楚昭雪忍不住赞叹:“你看这些战马,造型矫健有力,肌肉线条都雕刻得这么逼真,骑兵俑的姿态也充满了动感,仿佛下一秒就要策马奔腾。这位帝王的军队,定然是战无不胜的。”
沈伯山看着车兵俑手中的兵器模型,点头道:“兵器的样式也很精良,想必当年的实战兵器更加锋利。能打造出这样的军队,难怪能统一疆域。”
走到三号坑的指挥俑前,众人停下了脚步。这个陶俑身材高大,神情肃穆,双手放在身前,仿佛在发号施令,眼神锐利而沉稳,透着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
“这一定是军阵的核心,相当于咱们那边的大将军吧?”沈玥指着指挥俑说。
“没错。”沈砚点头,“这是指挥整个军阵的将领,你看他的神情,沉稳冷静,仿佛无论遇到什么战况都能从容应对,这也是这位帝王军队的灵魂——有勇有谋,指挥若定。”
不知不觉,众人在俑坑边逛了一个多小时,从一号坑走到二号坑,再到三号坑,每一个坑都有不同的震撼。离开俑坑时,众人脸上还带着未散的震撼和敬畏。
沈玥拉着沈砚的手,小声说:“哥,这位帝王太厉害了,兵马俑也太神奇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厉害的东西。”
楚昭雪也点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慨:“是啊,从质子到帝王,再到留下这样的千年奇迹,实在太让人敬佩了。这趟没白来,不仅吃了好吃的,还听了这么传奇的故事,见了这么震撼的世面。”
沈伯山深吸一口气,感慨道:“这趟西安之行,真是大开眼界。既感受到了现代的便利与繁华,又见识了这个世界古代的传奇帝王与千年奇迹,这样的经历,终生难忘。”
沈砚看着大家脸上满足而震撼的神情,心里满是暖意。阳光洒在景区的石板路上,映着众人轻快的脚步,带着这份对传奇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慨,他们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走去,期待着更多的惊喜。
众人刚走出兵马俑展示区,晚风带着些许凉意吹过来,拂去了场馆内的闷热。沈玥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歪着小脑袋,一脸认真地看向沈砚,脆生生地抛出来一句话:“二哥,是你厉害,还是你说的那个帝王厉害啊!”
这话一出,原本还在低声讨论陶俑工艺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沈砚,眼里都带着几分笑意和好奇。
楚昭雪第一个笑出声,走上前揉了揉沈玥的头发:“玥玥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想知道,咱们砚哥哥和那位传奇帝王比,谁更厉害呀?” 她说着,还故意挑了挑眉,看向沈砚,语气里满是调侃。
沈薇也跟着附和,拍了拍沈砚的肩膀:“是啊沈砚,玥玥问到点子上了!那位帝王从质子做到帝王,统一疆域;你年纪轻轻也立下不少功绩,咱们都好奇,你俩谁更厉害?”
沈伯山和苏玉珠对视一眼,脸上满是温和的笑意。沈伯山捋了捋胡须,说道:“这倒是个有意思的问题,玥玥这孩子,心思真单纯。” 苏玉珠则笑着说:“砚儿,你好好说说,别让玥玥失望。”
程月瑶站在一旁,温柔地看着沈砚,眼里带着几分期待。苏凝雪拢了拢碎发,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张清鸢也微微颔首,等着沈砚的回答。
沈砚被众人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挠了挠头,走到沈玥面前,蹲下身,与她平视,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玥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哦。”
“为什么呀?”沈玥眨了眨大眼睛,不解地问,“厉害就是厉害,不厉害就是不厉害,怎么会没有答案呢?”
沈砚笑着解释:“因为我和那位帝王,所处的时代不一样,面临的境遇也不一样呀。那位帝王生活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他的使命是结束分裂,统一疆域,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他做到了,所以他很厉害。”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而我呢,生活在相对安稳的时代,我的使命是守护家人,守护麾下的将士,守护咱们的家园,让大家能安居乐业。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所以没办法直接比较谁更厉害。”
“那你们都很厉害对不对?”沈玥追问,眼里满是期待。
“对呀。”沈砚笑着点头,揉了揉她的头,“那位帝王有他的雄才大略,能在乱世中崛起,统一疆域,创下千古伟业,他很厉害;而我,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着我在乎的人,做我该做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不算差呀。”
楚昭雪笑着补充:“我觉得砚哥哥更厉害!那位帝王虽然统一了疆域,但也有不少争议;而砚哥哥不仅有能力,还心善,处处为大家着想,跟着你,我们都觉得踏实!”
程月瑶也温柔地说:“是啊,厉害的定义有很多种。那位帝王的厉害在于开创和统一,而沈砚的厉害在于守护和担当,都是值得敬佩的。”
张清鸢沉稳地说:“那位帝王的功绩在于改变了一个时代,沈砚的功绩在于守护了一方安宁,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了不起的人。”
沈薇笑着说:“玥玥,你看,大家都觉得你二哥很厉害,和那位帝王一样了不起!”
沈玥听了,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用力点头:“我就知道二哥最厉害!既能带我们吃好吃的,又能保护我们,还能讲这么多好听的故事,比那个帝王厉害多啦!” 她说着,还紧紧抱住了沈砚的胳膊,一脸骄傲。
众人被她天真的话语逗得哈哈大笑。沈砚站起身,无奈又宠溺地摇了摇头:“你这小丫头,真是会说话。”
苏玉珠笑着说:“玥玥说得对,在我们心里,砚儿就是最厉害的。” 沈伯山也点头赞许:“有担当,有能力,还懂得体恤他人,这才是最难得的‘厉害’。”
夕阳的余晖洒在众人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沈玥拉着沈砚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嘴里还在念叨着:“二哥最厉害!二哥最厉害!” 楚昭雪和沈薇跟在后面,时不时附和两句,欢声笑语回荡在景区的小路上。
沈砚看着身边笑逐颜开的家人,心里满是暖意。所谓的“厉害”,从来不是要和谁比较,而是能守护好自己在乎的人,能尽自己所能做好该做的事。这趟西安之行,不仅让家人们见识了不一样的风景和历史,更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前面还有铜车马展厅,咱们去看看吧,那里的文物也很震撼。”沈砚笑着提议,领着众人朝着下一个展厅走去。
新的风景还在前方,而这份家人相伴的温暖与欢乐,也将继续伴随着他们,在这趟跨越时空的旅程中,留下更多珍贵的回忆。
逛完最后一个展厅,夕阳已经沉到了远山背后,只留下漫天橘红色的霞光,将天空染得温柔又绚烂。众人沿着景区的石板路往出口走,虽然走了大半天,脚上的软底运动鞋却让疲惫减轻了不少,脸上依旧带着满满的满足感。
沈玥揉了揉有点酸胀的小腿,却还是拉着楚昭雪的手,叽叽喳喳地回味着兵马俑的震撼:“昭雪姐,你说那个指挥俑是不是真的能指挥军队呀?还有那些战马,要是能活过来,肯定跑得特别快!”
楚昭雪笑着应和:“肯定能!你没看它那气势,一看就是厉害的将领!不过我更想尝尝砚哥哥说的下一顿好吃的,逛了一下午,我又饿了!”
话音刚落,沈砚就笑着转过身,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朝着众人扬了扬手:“正好!太阳刚落山,晚风也凉快了,今晚咱们换个口味,去吃一种不属于西安的美食——串串香!就当给咱们的下一站,提前打个基础!”
“串串香?”众人异口同声地重复,眼里满是好奇。
沈薇凑过来问:“是啥东西呀?听名字怪特别的,跟咱们吃的面条、泡馍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沈砚笑着解释,“就是把各种肉、菜都切成小块,穿在竹签上,想吃什么就选什么,然后放进滚烫的锅里煮,煮好后蘸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又香又辣,特别过瘾!而且能提前适应一下下一站的口味,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