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最新章节。
谢安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温润的笑容在脸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收敛。
他放下茶杯时动作很轻,但茶水在杯中荡起了细微的涟漪。
这个问题,无法回答。
若说臣子可行,便是公然承认不臣之心,自寻死路。
若说臣子不可行,那他方才那番霸道经世的宏论,便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他所有的巧言善辩,所有的学术包装,在这一刻都被林昭简单粗暴地撕开。
谢安感觉自己像个被看穿底牌的赌徒,在林昭那双平静得可怕的眼睛注视下,无处遁形。
良久,他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声音有些干涩:“林贤弟……说笑了,愚兄……只是……只是做个学问上的假设……”
“是么?”
林昭轻笑一声,端起茶杯,不再看他。
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质问,真的只是一句随口的玩笑。
可越是这样,谢安心里就越发慌乱。
这场试探,他输了。
输得彻底。
那日之后,谢安一连数日没有再来。
而荆州府学里,气氛却一日比一日紧张。
乡试前的最后一次府学大比,即将开始。
这次大比,不仅是对府学学子们数年苦读的检验,其名次更是乡试的重要参考。
整个府学,乃至整个荆州城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两个人身上。
一个是名满京华、被誉为麒麟子的谢安。
另一个,则是荆州本地崛起、屡创奇迹的秀才,林昭。
所有人都将这次大比,看作是京城贵胄与地方天才的巅峰对决。
大比之日,天朗气清。
府学明伦堂内,数百名学子正襟危坐。
主考官孟秋白缓步走到堂前。
这位老学官曾在国子监任职多年,致仕后被府学高薪返聘,专门负责重大考试的主持评阅。
他学问渊博,为人严谨,在荆州学界德高望重。
当试题《论礼之本》四个大字被写在堂前木牌上时,堂下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这个题目,看似中正平和,实则极为空泛,最考验学子的真实功底。
谢安看到题目,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这正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他深吸一口气,提起笔,蘸饱了墨。
一时间,明伦堂内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谢安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他从上古圣王制礼作乐写起,引诸子百家对“礼”的辩论,再申论到当今国朝的礼制得失。
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将三皇子一派“革新旧礼,经世致用”的观点,完美地融入到文章之中。
其文采斐然,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读之令人心折。
一个时辰后,谢安搁下笔。一篇长达三千言的鸿篇巨制已然完成。
他自己通读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抬起头,下意识地看向不远处的林昭。
却见林昭面前的桌案上,只摆着一张薄薄的纸。
他似乎早就写完了,此刻正单手支着下巴,看着窗外的浮云,神情悠闲得仿佛不是在考场,而是在自家后院。
谢安心里莫名咯噔一下。
待到所有卷子收上,几位负责评阅的教习聚在孟秋白身边,先行批阅。
当他们看到谢安的文章时,不由得连声赞叹。
“好文采!此等见识,此等笔力,我荆州府学多年未见!”
“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尤其是'礼非一成不变,当随时而易'之论,发人深省!”
一位教习甚至直接拍案:“此文必为本场魁首!”
孟秋白捻着胡须,缓缓点头,眼中也满是欣赏。
就在这时,另一位教习拿起一张卷子,发出一声轻咦。
“这篇文章……有些不同。”
众人凑过去一看。
卷子上,正是林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