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最新章节。
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根据地,目之所及尽是连绵不绝的茫茫群山。
山多,山沟自然也不少。
随着悠悠岁月的更迭变迁,诸多山沟在时光的雕琢下逐渐演变成了沟通东西南北的山道。
这山道究竟能不能通行,全然取决于在其上通行的事物。
要是小鬼子的卡车、坦克、大炮这类重型装备想通过,满打满算,符合条件的山道不足十条。
但若是鬼子的马车通行,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样的山道足足有上百条。
要是山道上只是马匹行走,那数量就更可观了,接近千条。马匹灵活,许多蜿蜒曲折、坡度稍陡的山间小道,都能成为它们的通道。
若是仅仅是人员通行,比如八路军的人员调动,这样的山道更是多达上万条。哪怕是最隐蔽、最陡峭的小路,也能如履平地。
而像山本特工队这样经过特殊严苛训练的人员,整个根据地99%的区域对他们来说都能畅通无阻。
所以说,要是抛开小鬼子的行军规模,去预测鬼子的行军路线,那无疑是毫无意义的。
行军规模决定了他们对道路的选择,不同规模需要不同类型的道路支持。
……
回到现代的李八千,深知情报和分析的重要性。
他雇佣了一家在业内颇具声誉的数据公司,借助卫星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晋西北山区展开全面建模。
工作人员们不辞辛劳,仔细甄别,在剔除掉现代的痕迹后,竭尽全力恢复抗战时期晋西北山区的地形地貌以及道路交通等详细数据。
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后,李八千将一系列相关要求条件输入系统,旨在查找可以采取伏击加阻击的手段从而能够全歼小鬼子的卡点。
对于这些卡点,李八千有着明确的分类命名。
能够全歼鬼子一个小队的卡点,他命名为“小卡点”;能全歼一个中队的,称为“中卡点”;全歼一个大队的,是“大卡点”;而全歼一个联队的,则被定义为“超大卡点”。
至于全歼一个旅团甚至一个师团,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难度实在太大,李八千觉得暂时似乎不需要去考虑。
根据系统给出的数据,小卡点有上万个之多,数量过于庞大,李八千暂时先将其搁置一边。
中卡点有几百个,这些卡点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大卡点有几十个,每个大卡点都可能在关键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消灭鬼子一个联队的超大卡点,再结合独立团现有的兵力状况来考量,勉勉强强能找到三五个。
这些超大卡点的地形、周边环境等因素都极为复杂,需要谨慎评估。
回到亮剑世界的小七,在张大彪眼里,那是“到处瞎跑”。
可实际上,小七肩负着重要使命,她是对杀狼口——赵家峪——刘家沟一线东面的大、中型卡点进行实地查看。
小七带着部队穿梭在山林之间,仔细观察着每个卡点的地形地貌,记录下周边的道路情况、隐蔽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为后续的作战计划提供第一手准确资料 。
……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不几天的工夫,小鬼子便气势汹汹地对我八路军根据地展开了又一轮残酷扫荡。
这一次鬼子的扫荡战术,跟以往毫无二致,依旧是先行集结起重兵,随后把兵力拆分成若干支队伍。
这些队伍齐头并进,呈平行态势向前推进,就好似一把巨大而细密的梳子,在咱们八路军的根据地中来回“梳理”,妄图将根据地的有生力量和物资一网打尽。
小鬼子长久以来嚣张跋扈惯了,这次也不例外。
在他们部署的“梳子”阵型里,每一个“齿”——也就是每一路推进的队伍,仅仅安排了一个中队的兵力。
而在这些“齿”的后方,还精心安排了以大队为单位的策应部队。
以往,这般战法确实无往不利,把咱们根据地的队伍逼得束手束脚,难以应对,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这一回小鬼子碰上的八路军,早已和过去大不一样。
鬼子的队伍刚一踏入山区,便接二连三地触发了零零散散布置的地雷。
好不容易占领了一个山村,却发现这里空空如也,莫说是人,就连一只鸡、一粒米都寻觅不到。
不仅如此,喝水得自己去找水源,做饭的柴火也得亲自动手去寻,生存条件变得极为艰难。
大旅长,身经百战、足智多谋,他带领着部队巧妙运用地雷战与地道战相结合的战术,紧紧黏住日军,不断迟滞他们的推进速度。
但鬼子各中队的遭遇截然不同。
有的鬼子中队推进得异常缓慢,每走几步就会触发一颗地雷,刚缓过神继续前行,没多远又被地雷炸得七荤八素。而且时不时还会有冷枪不知从何处飞来,虽说当场咽气的鬼子不多,可缺胳膊少腿的却不在少数。
然而,有的鬼子中队却行进得异常畅快,一路上既没有碰到地雷,也没遭遇黑枪。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一日竟行进了三十里之多。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份“顺利”背后隐藏着致命的危机。紧接着,厄运便降临了……
旅长迅速集结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便将这一路冒进的“冒失鬼”中队全部歼灭。
战斗结束后,看着遍地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程瞎子表面上风轻云淡,可眼神中却难掩喜悦;丁伟兴奋得直呼过瘾,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孔捷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对这场胜利感到无比自豪。
就这样,旅长带领着部队在这茫茫大山之中,与鬼子巧妙周旋。他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成功地为根据地人员和物资的安全撤离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 。
……
赵家峪。
独立团团部。
团部里的气氛格外奇特。
一旦传来打了胜仗的好消息,赵刚总是爽朗大笑,
可李云龙却黑着脸,一声不吭地掏出酒瓶子,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嘴里还嘟囔着:
“他娘的,自己跑去吃肉,老子连口汤都捞不着……”
小七也是满脸愁容,掏出小本子,无奈地划掉一行,叹气道:
“唉!多好的卡点啊,怎么就不能留给我来打呢……”
赵刚无奈地扫了一眼这一大一小两个不着调,转身就走,边走边念叨:
“这都什么时候了?啊?这都什么时候了?粮食储备、水源储备、后勤调配、临时医院架设……那么多事等着处理!好家伙,一个惦记着吃肉,一个惦记着干一票,还有没有个正形?”
李云龙和小七坐困愁城,盘腿坐在炕上,中间隔着炕桌。
李云龙拿出一叠咸菜疙瘩,小七摸出一袋花生米。
李云龙倒上一碗酒,小七则倒了一碗水。
小七伸出筷子,在老李的酒碗里蘸了蘸,又在自己的水碗里搅了搅,端起来闻了闻,真香!
小七小嘴小抿一口,立刻咧开嘴,“嘶~哈~”
“哈哈哈!”
李云龙见状大笑起来,大眼珠子一转,开始诉苦:
“首长啊首长,咱老李心里苦啊。
程大瞎子、丁大算盘、孔二愣子,在咱老李眼里算个啥?
啊?算个啥?
可如今呢,大家伙都去喝酒捞肉了,就咱老李只能干瞪眼,
哎~~干瞪眼还没脾气。”
李云龙端起酒碗,满脸堆笑,
“首长,您可是堂堂的副部级!要不……”
小七一听李云龙不喊自己七团副,而是喊自己首长,就知道这老小子没憋好屁!心想:合着黑锅我背,好处你吃!
刚想拒绝,可又想到自己的作战计划。
单靠自己的近卫连,兵力远远不够,要是调兵,眼下就只剩下张大彪的一营可用。
刘平安的二营、黄连财的五营,还有其他营不是调不动,而是不能调。
战士们正在抓紧熟悉地道、坑道、战壕和反斜面地形,同时演练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