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最新章节。
李云龙站在那儿,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脸上写满了疑惑,活脱脱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
在冬天扫荡?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呐!以往的鬼子扫荡,时间那是相当“规律”,要么选在春季,企图一举消灭咱们八路军;要么就瞅准秋季,目的是大肆抢夺粮食,实现他们那臭名昭着的以战养战计划。
还有更恶毒的,就是放火烧毁即将成熟的庄稼,一把火下去,干干净净,让根据地颗粒无收,以此来限制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可眼下是什么时候?
大冬天啊!
秋庄稼早就收完了,冬小麦才刚刚种下去,有的种子还在土里沉睡没发芽,就算发了芽的,那麦苗也就几寸高,稀稀拉拉的。
这个时候鬼子来扫荡,能得到什么?
……
恰好今天是周末,穿越回现代,抽空就查看资料,可是资料不多。
挠了挠头,算了,就李八千那不着调没正行的性格,查不到,就不查了,莽就完事儿了。
当下最重要的,是赶紧好好学习老前辈们反扫荡的精妙战术,再就是马不停蹄地去寻找那些能打阻击、设埋伏的关键卡点。
到时候,让小七瞅准机会,再多干几票漂亮的,杀杀鬼子的威风!
……
此刻在太原的筱冢义男,气得脸都扭曲了,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恨不能把小七抽筋剥皮、饮其血、食其肉,再把骨头嚼个粉碎。
保城和沙县的丢失,那可是小鬼子进攻中国以来头一遭,大本营发来的电报措辞严厉,满是呵斥。
后来又出了运兵车被全歼的事儿,其他战区运兵都顺顺当当,偏偏就他华北第一军的地盘出了事!
整整一个联队,小三千人马,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
这一次,大本营发来的可不是简单的呵斥了,而是充满怀疑的质问。
这质问可比严厉呵斥厉害多了,只要他再不能让大本营满意,筱冢义男面临的,就是被调回国内,然后被编入预备役。
这意味着他辉煌的军事生涯将彻底终结,往后只能在惨淡和落寞中度过余生。
筱冢义男彻底发了狠,直接派出了自己手下的王牌部队——第36师团。
要知道,当初武汉会战要抽调第36师团参战,筱冢义男可是费了好大劲儿给拦了下来。
除了第36师团,还有刚从武汉战场撤回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以及驻蒙伪军的两个师。
可别小瞧了这两个伪军师,里面有不少高丽棒子和来自湾湾的士兵,战斗力不容小觑,而且这些家伙对我国军民那叫一个凶残,手段极其残忍。
……
李八千在现代查阅了整整一周的资料,刚一闭眼再睁眼,又变回了亮剑世界里的小七。
第二天,也就是亮剑世界里得知鬼子扫荡消息的第二天。
旅部的命令就传了过来。
一是详细通报了敌情,此次来犯的是鬼子的第3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4旅团,兵力号称四万,还有伪军两个师,兵力约两万。
二是命令李云龙迅速集结部队,原地待命,等候下一步指示。
三是要求赵政委即刻前往旅部开会。
听到命令的李云龙和赵刚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行动了起来。
小七则在脑海里飞速检索相关资料:
日军第36师团,师团长井关隆昌,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又下辖2个步兵联队,此外还配有工兵、骑兵、炮兵、辎重各一个联队,总兵力达人。
独立混成第4旅团,旅团长片山省太郎,下辖独立第11、12、13、14、15共5个步兵大队,再加上旅团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等,总兵力在5000—7000人左右。
可翻遍了脑海,关于两个伪军师的详细资料却怎么也找不到。
小七眨了眨眼,心里默默盘算着,这小鬼子可真会虚报兵力,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出头,居然敢号称四万 。
……
时间回拨三天前,潜伏在太原的我方特工,冒着极大的风险,以最快速度传回了鬼子即将对我根据地发起扫荡的紧急消息。
消息一到,八路军上级瞬间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彻夜灯火通明。上级的领导们深知此次事态严重,围坐在一起紧急商商应对之策。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仗怎么打,全得依据敌人的兵力来定。
如果进犯的鬼子不足一万,那咱就咬咬牙,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争取一举将其吃掉,狠狠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
要是超过一万,敌众我寡之下,就只能暂时撤离,保存住宝贵的有生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要是超过三万,情况就万分危急了,部队只能分散突围,尽可能减少损失。
毕竟在这一时期,整个晋西北八路军的主力部队,满打满算也就六万出头,兵力上并不占优势。
当鬼子具体进攻部队的详细情报传来,上级会议室里顿时一片沉静,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这仗还怎么打?
我方六万兵力对上鬼子六万,可鬼子战力强悍,空中有飞机盘旋侦察、掩护轰炸,地上有坦克大炮开路,弹药充足,装备精良到了极点。
反观我们八路军,虽说也有六万兵力,但武器装备却相差悬殊,甚至不一定有六万条枪。那子弹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平均下来人均不足十发。
在这样的巨大差距下,要取得胜利,谈何容易。
这场关乎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会议,一直持续了两天两夜。
尽管两天两夜没合眼,上级首长们却毫无疲态,眼神中透着坚毅和冷静。他们不断分析战局,权衡利弊,
最终,咱副上级定下作战方案:一打一撤!
打,是为了撤!
不给予鬼子迎头痛击,以鬼子的进攻速度,我方部队和根据地百姓一个也走不了,只有主动出击,打乱鬼子的进攻节奏,才能为撤离争取时间。
撤,同样也是为了打!
只有让后勤部队和老乡们顺利撤离,才能让负责战斗的部队放开手脚,不用为了掩护老乡而瞻前顾后,付出无谓的牺牲,让他们能够毫无顾忌地投入战斗。
除了武器弹药和必要的粮食,其他物资全部放弃。能掩埋的就掩埋,防止被鬼子利用;不能掩埋的,为了不让鬼子得到丝毫好处,就果断烧掉。
命令一下达,整个根据地陷入了一片火海。
老乡们含着泪,亲手点燃了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屋,亲手挖的水井也被掩埋,带不走的粮食被小心翼翼地埋进地道里。带不走的鸡鸭猪羊,老乡们也只能亲手杀死,埋到冰窟窿里,满心期许着等赶走鬼子,还能回来吃上一口肉。
……
时间回到现在,从旅部匆匆返回的赵刚,顾不上喝口水,就立刻传达了旅部的命令。
独立团驻防杀狼口 - 赵家峪 - 刘家沟一线,这里有着小七带领独立师精心挖掘的地道坑道,坑道错综复杂,易守难攻,还有密密麻麻的雷场。
李云龙接到命令后,立刻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紧急进行部署。
二营驻守刘家沟,四营驻扎杀狼口——杀狼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暂时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凭借地形优势进行有效阻击。
三营、五营、六营驻扎赵家峪,这里位置关键,需要较多兵力防守。
而一营则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待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为啥不让六个连的三营去防守杀狼口呢?
这其中可藏着咱李云龙的小心思,三营长沈泉打仗勇猛无比,在冲锋陷阵时那是一把好手。
但这次阻击任务,可不是光靠勇猛就能完成的,更需要指挥官的沉着冷静和灵活应变,还要有那么一点点的“狡猾”。
咱老李早就看明白了,全团最狡猾、心思最活络的就数二营长刘平安和四营长王全宝了,把他们放在关键的防守位置,老李才觉得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