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龙吟三国》最新章节。
部署已定,孙策目光扫过堂下群英,左手按剑,声如金石:“江东六郡归一,在此最后一役!此非穷兵黩武,实为开疆拓土,永固基业!望诸君同心戮力,为我江东,拿下这东南海疆!兵发——建安!”
建安元年秋,江东三路大军,如同三柄利剑,刺向莽莽苍苍的建安大地!
北路:贺齐的铁血凿穿
贺齐率八千山地精锐(多为善走山路的丹阳、会稽老兵及归化山越勇士),自会稽南部出发。他们抛弃辎重,轻装简从,每人背负十日干粮、盐块及必备武器。向导是熟悉瓯江上游险滩峡谷的越人猎户。大军沿瓯江支流而上,时而攀援绝壁,时而泅渡激流,在毒虫瘴气弥漫的原始森林中艰难穿行。沿途遭遇小股山越部落袭扰,贺齐令前锋精兵迅猛反击,擒杀酋首,余众震恐归降。
对于据守险隘的顽固部落,贺齐则亲率敢死之士,攀岩夜袭,火攻破寨,手段狠辣果决。一路血战,一路招抚,历经月余艰苦跋涉,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建安北部重镇东冶城下!守城的越人首领猝不及防,在贺齐凌厉的攻势下,内部分裂,部分部将开城投降,东冶遂克!贺齐立刻在东冶立稳脚跟,分兵扫荡周边,打通与会稽联系。
中路:程普的稳扎稳打
程普统领一万五千步卒(含五千归化山越兵),自豫章东部南下。他采纳周瑜“步步为营”之策,并不急于冒进。大军沿抚河(盱江)谷地推进,每攻克一处险要隘口或越人寨堡,便就地取材,修筑坚固的营垒——“程普营”,留下部分兵力和文吏(吕范所派)驻守,安抚归降部落,开设小型互市。归化的山越兵成为最好的向导和宣传员,向沿途部落宣扬归附江东的好处。
遇到依托天险顽强抵抗的大部落(如盘踞在武夷山深处的“黑虎峒”),程普则集中兵力,以归化山越兵为前锋,利用熟悉的地形迂回包抄,断其水源,辅以火攻、劝降,逐步啃下硬骨头。虽推进速度较慢,但根基打得极为牢固,所过之处,江东统治渐趋稳固。
水路:周泰蒋钦的扬波破浪
周泰、蒋钦率百艘战船,五千水师精锐,扬帆南下。舰队劈波斩浪,沿海岸线航行。对于沿海的小渔村和部落,多以招抚为主,展示江东军威,分发盐巴、布匹,宣扬孙策仁政。遇到据守河口或海岛的抗拒势力(如盘踞在闽江口岛屿的“海蛟帮”),则施以雷霆打击!楼船巨舰碾压小船,强弓硬弩覆盖滩头,精锐水鬼潜袭破寨!海蛟帮一战覆灭,余众尽降。水师势如破竹,很快抵达并攻克了建安最重要的海口——侯官(福州)!随后,舰队逆闽江而上,与贺齐派出的接应部队会师于东冶城下,彻底打通了建安北部的水陆通道,并将大量粮秣辎重、文官吏员运抵前线。
在三路大军的协同进剿和吕范卓有成效的招抚下,建安郡的抵抗力量迅速瓦解。
军事扫荡:顽抗的大部落或被歼灭(如黑虎峒峒主力战死),或被迫远遁更深的山林(影响力大减)。中小部落见江东军势不可挡,且归附者确实得到厚待(获得盐铁、免除部分赋税、酋长授官),纷纷举族归降。
政治怀柔:吕范在太史慈攻克的要地迅速设立临时治所,委派官吏。按照周瑜“置郡县”之策,初步划分建安为侯官、东冶、建安(今建瓯)、南平等数县。大量通晓越语的文吏(张昭门下弟子)深入新附村寨,设立乡学,教授孩童汉话汉字,传播农耕、纺织技术。越汉通婚被鼓励。
经济纽带:侯官、东冶、太史慈沿途建立的营垒,都开设了官营“互市”。江东的盐、铁器、布帛、陶器源源不断输入,换取建安的木材(优质杉木、樟木)、茶叶、笋干、药材、海产以及初步开采的铜铁矿石。公平的交易迅速拉近了越汉距离,越人切身感受到归附带来的实惠。
文化融合:张纮亲自撰写的《劝越文》,以通俗易懂的越汉双语,宣扬归化王化、安居乐业的好处,在各处乡学和新设的“越人议事堂”宣讲。越人传统的祭祀活动未被强行禁止,而是尝试融入部分汉地礼仪,以示尊重。
至建安二年夏,建安郡主要城邑、交通要道及沿海富庶地区,已尽在江东掌控之中。残余的抵抗势力被压缩至闽西、闽北的深山老林,已不成气候。孙策正式表奏朝廷(虽为形式),任命心腹将领兼任太守(初期以军事管制为主,后逐步转为文官),下辖诸县。
随着建安郡的旗帜插上侯官城头,江东六郡——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江、建安,终于尽归孙策之手!一个疆域辽阔、根基稳固、带甲十余万、舟师纵横东南的强大诸侯国,在血与火的淬炼、文与武的交织中,巍然屹立于长江下游及东南海疆!
南昌,吴侯府(孙策自表官职)。捷报如雪片般传来。
孙策与周瑜并肩立于新建的望海楼(象征意义)顶层,凭栏远眺。东方,是浩渺无垠的东海,新建的建安郡如同伸向海洋的臂膀;西方,是层峦叠嶂的群山,那是荆州的方向;北方,是广袤的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正酣。
“六郡归一,海疆在握!”孙策左手握紧栏杆,海风鼓动他的锦袍,“公瑾,此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周瑜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伯符所言极是。根基已固,当谋远图。北望中原,曹操、罗业龙争虎斗,胜负未分;西顾荆襄,刘表守成,其子暗弱;南眺交州,士燮偏安,不足为虑。此正我江东休养生息,观衅而动之良机!”
他转向孙策,羽扇轻点:“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内修政理:请张昭、张纮二公总领六郡民政,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招揽流民(中原战乱流民南下),务必使府库充盈,民心归附。
其二,整军经武:命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贺齐等将,各镇要地,汰弱留强,精练水陆兵马。尤其水师,当扩建船厂,打造更大更坚之战舰,演练新阵,以备将来跨江远征!山越精兵,已成劲旅,当善加整编,为吾所用!
其三,招贤纳士:广布招贤令于天下!无论出身,唯才是举!凡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或勇冠三军之能者,皆可至江东,我孙伯符必倒履相迎,委以重任!江东欲争雄天下,非广聚英才不可!”
孙策眼中精光爆射,豪情万丈:“善!就依公瑾!内修仁政,外强甲兵,广纳贤才!待我江东府库如山,兵甲犀利,舟师可纵横江海之日……”
他猛地转身,面向辽阔的疆土与无垠的大海,声音如同惊雷,在望海楼上空回荡:
“这天下棋局,该轮到我江东落子了!无论是北定中原,还是西取荆襄,我孙伯符,必在这煌煌青史之上,刻下属于江东的——不世功业!”
建安郡的归附,不仅意味着江东六郡版图的最终完成,更象征着孙策集团从地方割据势力向争霸天下的强权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望海楼如同一个崭新的起点,从这里,江东的猛虎,将发出震撼整个时代的咆哮!霸业宏图,翻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