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野史!

第109章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野史!》最新章节。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汉中之地,再次旌旗蔽日,杀气冲霄。姜维强抑着上次兵败的“郁结之气”,再起二十万大军,这几乎是蜀汉倾国之力。廖化、张翼这两位硕果仅存的“百战宿将”,其“老成之意”虽不如当年勇锐,却也带着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分任左右先锋。夏侯霸,这位身负国仇家恨的降将,其“复仇之意”与对故国的复杂情感交织,担任参谋。老将张嶷则负责粮草调度,维系着这支大军的“后勤命脉”。

大军出阳平关,姜维与夏侯霸并辔而行,商议进兵之策。“向日出兵,急于求成,反遭挫折,使我大汉锐气受损。”姜维面色凝重,他能感觉到,蜀汉的“国运之气”,如同一盏将残的油灯,每一次大的消耗,都可能加速其熄灭,“今番再出祁山,魏贼必定加强防备,雍凉之地,已非善地。公长于彼处,可有奇策?”

夏侯霸双眉紧锁,他深知司马氏父子用兵谨慎,其“守御之意”如同铁壁,寻常攻坚难以奏效。他沉吟半晌,道:“陇西诸郡,以南安最为富庶,其地‘丰饶之气’能养一方兵马。若能先下南安,则我军便有了稳固的后方,进可攻,退可守。上次北伐之所以功败垂成,除了魏军势大,亦有羌兵未能及时策应之故,致使我军‘孤军之气’难支。此次,当先遣使说服羌王,许以重利,结其‘贪婪之意’与‘悍勇之气’为我所用。而后大军出石营,经董亭,避实就虚,直取南安,方可出其不意。”

姜维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赞道:“公此言,深合兵法虚实之道!先以羌兵为饵,牵制魏军主力,我军则暗度陈仓,妙哉!”

他当即派遣辩士郤正为使,携带大量金珠蜀锦等贵重财物,深入羌地。这些财物,不仅是物质上的贿赂,蜀锦之上更由巧匠绣上了代表蜀汉“炎汉正朔”的图腾,暗含一丝“正统之气”的引诱。羌王迷当,本就是贪婪之辈,其部族信奉原始的“萨满巫术”,对中原的繁华与力量既敬畏又垂涎。见了这许多奇珍异宝,又听郤正描绘攻下南安后的种种好处,心中“贪欲之火”熊熊燃烧,当即答应出兵,命麾下最勇猛的羌将俄何烧戈为大先锋,点起五万羌族铁骑,这些骑士身上都纹着狰狞的兽形图腾,散发着一股原始而狂野的“兽战之气”,浩浩荡荡杀向南安。

魏国镇西将军郭淮,久经沙场,其“军略之意”亦非等闲,早已在陇西布下无数暗探。蜀军与羌人方动,他便已收到消息,一面飞马急报洛阳司马氏,一面调兵遣将,准备迎敌。

洛阳朝中,司马师听闻姜维再次大举来犯,更有羌人助阵,面色凝重。他自上次阳平关险些丧命于姜维的“连弩绝杀”,心中已对此人种下了一丝“忌惮之意”。他环视阶下诸将,沉声问道:“姜维倾国而来,又有羌虏相助,其势汹汹。今郭淮将军兵力不足,谁敢为国分忧,前往陇西,挫败蜀虏,扬我大魏国威?”

辅国将军徐质,乃魏军中有名的勇将,身材魁梧,力能举鼎,使得一柄开山大斧,其“刚猛之意”锐不可当。他出列慨然应道:“末将愿往!不斩姜维之头,誓不回还!”

司马师素知徐质英勇,见其“战意高昂”,心中大喜,当即任命徐质为先锋,又以其弟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诸军,拨付精兵十万,星夜驰援陇西。司马昭虽年轻,但其“沉稳之意”颇有其父之风,又得徐质这等猛将相助,司马师料此战当无大碍。

魏军行动迅速,与蜀军在董亭遭遇。两军依山傍水,各列阵势。鼓声三通,魏将徐质催马而出,手中开山巨斧在日光下闪烁着骇人的寒芒,其“勇悍之气”几乎凝为实质,压向蜀阵。

蜀阵中,老将廖化挺刀出迎。他虽年迈,但“沙场经验”丰富,刀法沉稳。然徐质正当壮年,勇力过人,斧法大开大阖,每一击都带着风雷之声。战不数合,廖化便感到手臂酸麻,虎口隐隐作痛,知其勇力非凡,不敢硬拼,虚晃一刀,拨马败回。

张翼见状,怒喝一声,纵马挺枪而出。他枪法精湛,如蛟龙出海,试图以巧破力。但徐质斧势连绵不绝,竟隐隐封锁了张翼所有进攻路线。又战数合,张翼亦感不支,气喘吁吁退入本阵。

徐质连败蜀汉两员大将,魏军士气大振,欢声雷动。徐质趁势挥军掩杀,蜀兵抵挡不住,被杀得七零八落,向后败退三十余里,方才稳住阵脚。司马昭见状,亦鸣金收兵,各自安营下寨,不敢轻易追击,其“谨慎之意”可见一斑。

是夜,蜀军大帐之内,灯火通明,气氛却有些凝重。

姜维眉头紧锁,对夏侯霸道:“徐质此人,勇冠三军,斧法刚猛,今日连败我两员大将,挫我军锐气。若不先除此人,恐后续战事艰难。公有何良策可以擒之?”

夏侯霸思忖道:“徐质有勇无谋,可诱其深入。明日我军诈败,将军于险要之处设下伏兵,当可一战成功。”

姜维却摇头道:“司马昭乃司马懿之子,深谙兵法,岂会不知诱敌之计?若见沿途地势险峻,草木掩映,必令徐质小心提防,此计恐难奏效。”他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不过,魏军屡次欲断我粮道,可见其对此颇为看重。吾今便将计就计,以粮草为饵,设下陷阱,必能斩此匹夫!”

遂唤来廖化、张翼二人,如此这般,秘密布置一番。又令军士在营寨周围广布铁蒺藜,多设鹿角,深沟高垒,摆出一副要与魏军长期对峙,等待羌兵策应的架势,以麻痹对方。

徐质果然中计。连日引兵在蜀营前挑战辱骂,蜀兵皆坚守不出。有细作回报司马昭,言蜀军正在铁笼山后方,以木牛流马搬运粮草,看样子是要凭借险要,固守待援。

马昭召来徐质,说道:“昔日我军之所以能屡败蜀军,皆因能断其粮道,使其军心自乱。今蜀军于铁笼山后转运粮草,此乃天赐良机。汝今夜可尽选精锐五千,悄然出击,焚其粮草,断其补给。蜀军粮尽,必然不战自退。”

徐质大喜领命,当夜初更时分,便引五千精兵,借着夜色掩护,直扑铁笼山。行至山谷之中,果见百余名蜀兵驱赶着数十头木牛流马,装载着粮草,缓缓而行。那些木牛流马,制作精巧,行动间关节扭动,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在这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其上似乎还附着一丝诸葛武侯的“机关之意”。

魏兵见状,发一声喊,如狼群般扑了上去。徐质一马当先,巨斧挥舞,拦住蜀军去路。运粮蜀兵见魏军势大,不敢抵抗,纷纷抛弃粮草,四散奔逃。徐质心中得意,命一半士卒将缴获的粮草押运回营,自己则亲率另一半兵马,继续追击溃逃的蜀兵,欲要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追不多时,只见前方道路被数十辆废弃的车辆堵塞,横七竖八,难以通行。徐质不以为意,只当是蜀军慌不择路所弃,喝令士卒下马,搬开障碍。就在此时,道路两旁的山林之中,忽然火光冲天,无数火箭如流星般射下,引燃了早已铺设好的干柴与泼洒的桐油。

“不好!中计了!”徐质大惊失色,急忙勒马回转,试图从原路退回。不想来时还算宽阔的山谷小道,此刻竟也被无数车仗与巨石堵死,同样是火光熊熊,浓烟滚滚。前后皆无出路,魏兵顿时大乱,在狭窄的山谷中互相冲撞,哭喊连天,那股“死亡的恐惧”瞬间将他们吞噬。

徐质一腔“勇悍之气”此刻化为“狂怒之火”,挥舞巨斧,左冲右突,试图带领残兵冒着浓烟烈火冲杀出去。就在此时,一声炮响,震彻山谷。左有廖化,右有张翼,各引一队精锐蜀兵,如猛虎下山般从两翼杀出,将本就混乱的魏军冲得七零八落。

徐质虽勇,然双拳难敌四手,手下兵士死伤枕籍,自己亦是左支右绌,盔歪甲斜,好不容易杀透重围,已是人困马乏,只剩只身一人。正狼狈奔逃之际,忽见前方一员蜀将,银盔银甲,手持长枪,立马横刀,挡住去路,正是姜维!其周身“将帅之气”凛然,目光如电,冷冷地注视着他。

“徐质匹夫,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姜维大喝一声,催马挺枪直取徐质。

徐质已知今日在劫难逃,反倒激起一股“困兽犹斗之狠”,怒吼一声,举起大斧奋力迎击。然他先前已大战连场,体力消耗巨大,“气”已衰竭,如何是养精蓄锐的姜维的对手?只听“咔嚓”一声,姜维手中长枪犹如毒龙出洞,精准无比地刺中了徐质座下战马的咽喉。战马悲鸣一声,轰然倒地。徐质猝不及防,从马背上翻滚下来,还未及起身,已被如狼似虎的蜀军士卒一拥而上,乱刀砍成了肉泥。其临死前不甘的“怨念”与强大的“武者精魂”,在空中盘旋片刻,便被姜维身上一股无形的“杀伐之气”所吞噬,化为其功勋的一部分。

那一路押送粮草的魏兵,亦被夏侯霸率军截杀,大部分被俘投降。夏侯霸依姜维之计,令降兵脱下衣甲,换上蜀军号服,又挑选身形相仿的蜀兵穿上魏军衣甲,打起魏军旗号,乘着夜色,从小路悄然奔回魏军大营。

魏营守军见是“自家兵马”押送粮草归来,又不辨旗号真伪,加之夜色昏暗,未及细察,便打开寨门放入。不想这支“魏军”一入营寨,便抽出兵刃,四处放火,砍杀起来。原来,夏侯霸此举,竟暗合了“特洛伊木马”之奇计。

司马昭在帐中闻报营中大乱,惊得魂飞魄散,急忙披挂上马,欲要突围。刚冲出帐门,便见前方火光中,廖化率兵杀到,挡住去路。司马昭不敢恋战,慌忙调转马头,试图从后营逃窜,却又迎面撞上从小路抄袭而至的姜维主力。

四面八方皆是喊杀之声,火光映红了夜空,魏军营寨已然化为一片火海,到处都是奔逃惨叫的魏兵,以及蜀兵兴奋的“复仇呐喊”。司马昭左冲右突,皆无出路,其“沉稳之意”此刻也化为“绝望之慌”,只得率领残余亲兵,狼狈不堪地退守至附近的一座名为铁笼山的山头之上。

这铁笼山地势险峻,只有一条崎岖小路可以上下,易守难攻。但山上水源匮乏,只有一处细小的泉眼,仅仅能勉强供给百余人之饮。司马昭手下尚有六千残兵,被姜维以重兵团团围困在山下,断绝了一切补给。数日之后,山上泉水枯竭,魏军人马无水可饮,渴乏欲死,军心动摇,“绝望之气”弥漫全山。

司马昭仰天长叹,面如死灰:“天亡我也!吾今日必死于此地矣!”他仿佛看到了父亲司马懿临终前那双充满忧虑的眼神,难道司马家的“气数”,就要断送在自己手中吗?

部将王韬,亦是面色惨白,却强打精神劝道:“昔日东汉耿恭受困于疏勒城,士卒渴乏,恭拜井祈祷,甘泉涌出。将军乃奉天子之命讨贼,深得‘天佑之气’,何不效仿古人,诚心祈祷,或有转机?”

司马昭此时已是走投无路,闻言如同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即来到那早已干涸的泉眼之旁,整理衣冠,焚香叩拜,悲声祝祷:“皇天后土在上!弟子司马昭,奉大魏皇帝诏命,前来征讨蜀贼。若昭命数当绝于此,愿甘泉永枯,昭即自刎于此,以谢将士;若昭尚有尺寸之功未建,魏室‘气运’未衰,恳请苍天垂怜,赐下甘泉,以救六千将士之性命!”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那股强烈的“求生之意”与对家族命运的“担忧之情”,似乎真的触动了某种冥冥中的存在。

祝祷完毕,奇异的景象发生了!那干涸的泉眼之中,竟真的有涓涓细流涌出,而且越涌越多,逐渐汇聚成一汪清澈的甘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魏军将士见状,无不欢声雷动,高呼“将军神人也!天不亡我大魏!”那股濒临崩溃的“士气”与“求生之意”,竟奇迹般地重新凝聚起来。这或许是天意,又或许是铁笼山下暗藏某种特殊“水脉灵气”,被司马昭的祈祷与将士的强烈意念所引动。

姜维在山下,听闻山上魏军欢呼,又见其饮水不缺,心中惊疑不定,暗道:“莫非天不欲绝司马氏乎?昔日丞相火烧上方谷,天降大雨,未能擒杀司马懿父子,吾至今引为平生憾事。今司马昭受困铁笼山,莫非亦有天助,使其脱困?”他虽如此想,却仍下令加紧围困,不留丝毫空隙。

却说郭淮在南安,听闻司马昭被困铁笼山,心急如焚,欲提兵往救。长史陈泰,此人智谋深沉,其“算计之意”不在郭淮之下,劝阻道:“姜维此番兴兵,其主要目的便是联合羌兵,夺我南安。如今羌王迷当所率五万铁骑已至左近,正虎视眈眈。将军若尽撤南安之兵往救铁笼山,则南安空虚,羌兵必趁虚而入,袭我后路。到那时,我军腹背受敌,危矣!为今之计,当先设法退去羌兵,而后方可从容解铁笼山之围。”

郭淮深以为然,问道:“依公之见,当如何退敌?”

陈泰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羌人有勇无谋,贪婪好利,可以反间计破之。可遣一能言善辩之人,诈降羌营,言说郭将军刚愎自用,残害忠良,欲取而代之。再许以重利,约为内应,诱其劫我大营。待其入我伏击圈,一举歼之。羌兵一败,迷当必不敢再与我为敌。”

郭淮抚掌赞道:“此计大妙!”遂依陈泰之计,命其亲率五千精兵,前往羌王大寨诈降。

陈泰来到羌营之外,尽解衣甲,步行入内,伏地大哭,对羌王迷当言道:“郭淮妄自尊大,妒贤嫉能,屡次欲加害于我。泰今日实不忍再受其辱,特来投奔大王,愿献南安城池,只求保全性命。郭淮军中虚实,泰尽知之。今夜,泰愿为内应,引大王兵马劫其大营,必能大获全胜!届时南安财富,皆归大王所有!”他言辞恳切,演技精湛,其“伪诈之意”竟瞒过了羌王迷当。

迷当本就贪图南安富庶,又见陈泰乃郭淮心腹,对其言语信了八分,心中大喜,当即重赏陈泰,并令其麾下大将俄何烧戈率领精锐羌骑,会同陈泰的“降兵”,于当夜二更时分,奇袭魏军大营。俄何烧戈亦是一勇之夫,但缺乏智谋,命陈泰所部在后接应,自己则亲率羌兵为前部,直扑魏营。

是夜,月黑风高,杀气弥漫。俄何烧戈率军悄然摸至魏军大寨,只见寨门虚掩,营中灯火稀疏,一片寂静,仿佛守备松懈。陈泰一马当先,冲入寨门,高呼内应已到。俄何烧戈不疑有他,亦催马挺枪,率领羌骑蜂拥而入。

不想刚入寨门不远,只听一声炮响,四下里火把齐明,喊杀声震天动地。俄何烧戈暗道一声“不好”,正欲勒马后退,脚下地面忽然塌陷,连人带马径直跌入早已挖好的巨大陷坑之中!坑内遍插削尖的竹枪与铁刺,俄何烧戈惨叫一声,当场被扎成了刺猬,其狂野的“兽战之意”瞬间消散。

紧接着,埋伏在两侧的魏军弓弩手万箭齐发,箭如飞蝗,将后续冲入的羌兵射倒一片。陈泰所率的“降兵”此刻也反戈一击,从背后掩杀过来。郭淮则亲率大军,从左翼包抄而至。羌兵顿时大乱,在狭窄的营寨内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其残存的“战意”瞬间崩溃,纷纷跪地请降。

郭淮、陈泰趁势掩杀,一路追至羌人本寨。羌王迷当正在帐中饮酒,等待“好消息”,忽闻寨外杀声震天,惊慌失措,急忙出帐上马,欲要逃遁,已被如狼似虎的魏兵生擒活捉,押至郭淮面前。

郭淮见状,故作惊讶,慌忙下马,亲自为迷当松绑,用温言抚慰道:“大王乃一方豪杰,朝廷素来敬重,视为忠义之士。今日为何受奸人蛊惑,助蜀人与我大魏为敌?”

迷当兵败被俘,又受此“礼遇”,羞愧难当,叩首伏罪,言说皆是受了姜维与陈泰的蒙蔽。

郭淮微微一笑,顺水推舟道:“既是误会,便不足深究。如今司马大都督受困铁笼山,形势危急。大王若能将功折罪,率领本部兵马,为我军前部,前往解围,击退蜀兵。事成之后,淮定向天子表奏大王之功,朝廷必有厚赐,远胜蜀人所许。”

迷当已被杀破了胆,又见郭淮“宽宏大度”,许以重赏,哪里还有不从之理?当即叩谢郭淮不杀之恩,表示愿为前驱,解铁笼山之围。其心中的“贪婪之意”再次被激发,只是这一次,对象换成了魏国。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羌王迷当摇身一变,成了魏军的先锋,引着残余的羌兵,浩浩荡荡奔赴铁笼山。郭淮与陈泰则率领魏军主力,紧随其后。

行至三更时分,迷当先派心腹之人,前往蜀军大营报知姜维,言说自己已依约定前来助战,请姜维准备接应。姜维在围困铁笼山多日,正愁无法一举攻克,忽闻羌王援兵已到,不由大喜过望,暗道天助我也,当即下令大开寨门,准备迎接。其“喜悦之意”冲淡了应有的警惕。

他令主力兵马仍在寨外高处设伏,以防不测,自己则与夏侯霸二人,亲率百余名亲兵,出营迎接。

只见迷当率领着百余名羌族头目与亲随,先行来到蜀军中军帐前。姜维与夏侯霸正欲上前寒暄,不想那百余名“羌兵”之中,竟有数十人乃是郭淮麾下精锐死士,他们将兵器藏于宽大的袍袖之内,见姜维等人近在咫尺,不等迷当开口,便齐齐发难,抽出雪亮的钢刀,厉声大喝,直扑姜维与夏侯霸!

“杀!为郭将军报仇!”

变起俄顷,姜维与夏侯霸皆是大惊。姜维反应神速,猛地推开夏侯霸,自己则向后急退,堪堪避过致命一击,其“应变之意”在生死关头救了他一命。然而,更多的魏兵已随着迷当的“引路”,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杀入蜀军大营。原来,郭淮与陈泰早已将魏军主力混杂在羌兵队伍之中,借着夜色与羌人的掩护,兵不血刃地冲入了蜀军防线。

蜀兵猝不及防,营中顿时大乱,到处都是厮杀呐喊之声,那股刚刚因“羌兵来援”而提振的“士气”瞬间崩溃,转为“惊慌失措”。姜维见势已不可为,急忙上马,试图杀出重围。仓促之间,他连趁手的兵器都未及拿取,腰间只悬挂着一副弓箭,慌乱之下,箭矢散落一地,只剩下一只空空的箭壶。

他单人独骑,望山林密布之处奔逃。郭淮早已盯上了他,见他手无寸铁,坐下战马亦非良驹,心中“复仇之火”熊熊燃烧,当即催动坐骑,挺起手中钢枪,大喝一声,紧追不舍:“姜维小儿,纳命来!”

两人一前一后,在山林间展开追逐。眼看郭淮越追越近,手中钢枪的寒气几乎已能及背,姜维心中焦急,却急中生智。他猛地勒住马缰,回过身来,取下腰间空弓,对着郭淮虚拉弓弦,口中发出“嗖嗖”之声,做出连射十余箭的姿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关于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刘长宁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介小卒子,发现可以在古代和现代来回穿越,在拥有一整个现代世界的资源情况下,他完全改变了古代世界的生活。防身手电筒是机关器,平板电脑是宝镜,肯德基炸鸡、可乐、牛奶、啤酒等各种零食小吃和现代高科技产品,都可以“带货到古代去卖上一个高价。
花花爱吃大虾
黑篮:我是士道龙圣
黑篮:我是士道龙圣
蓝色监狱世界的士道龙圣突然闯入黑子的篮球世界,并且自身的足球技巧全部转化为篮球技巧!脑海里还带着蓝色监狱的角色卡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是被淘汰还是闯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呢?
旅行世界的金毛
大宋暴君
大宋暴君
赵宋后人穿越家族耻辱完颜构,新生的大宋皇帝看着内忧外患的局面,直接拍案而起。什么乱七八糟的!杀,统统杀了!
王家郎君
从成为悍匪开始
从成为悍匪开始
陆云川意外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边塞,为了在乱世中求存,带着一批逃兵上山当了土匪。从此招兵买马,修建壁垒,火并匪寨,合纵连横,周旋列国……且看他如何从一个鸟不拉屎的山头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继而走向权力巅峰,书写波澜壮阔的人生!
雪中红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我睁开眼,竟发现我带着现代记忆穿越到张角身上!在手,符水能活万民,道术可破铁甲,却见颍川少年郭嘉跪献毒计,典韦倒提双戟劈开城门——这乱世,该由谁来执掌天命?当三卷天书化作屯田方略,当黄巾流民蜕为钢铁雄师,张角剑指洛阳:颍川名士尽入瓮中,虎贲悍将皆为所用!看道术与兵戈撕裂腐朽汉庭,铁血洪流碾碎诸侯野望——这一局,苍天必须死!
莫道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