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野史!

第88章 渡泸水丞相再缚番王,识诈降孔明三擒孟获(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野史!》最新章节。

却说诸葛孔明初番释放蛮王孟获,蜀军众将皆大惑不解,齐聚中军帐下,纷纷进言:“丞相,孟获乃南蛮诸部之首恶,其“蛮王霸意”深植人心,是南中祸乱之根源。今日好不容易将其生擒,若就此除去,则南中可迅速安定,我等亦可早日班师,休养“军士锐气”。丞相为何反将这头猛虎放归山林,留下无穷后患?”其言语间,充满了对孔明此举的疑虑与不解。

孔明闻言,只是抚须淡然一笑,其“智慧之意”深邃如海,令众将难以揣测:“诸位将军之忧,亮已知晓。然擒杀孟获一人,易如反掌,不过是探囊取物罢了。但南蛮各部,人心桀骜,其“原始信仰”根深蒂固,若只以强力弹压,斩其首领,其‘反抗之意’必然愈演愈烈,今日平定,明日复叛,永无宁日。唯有彻底降伏其心,令其从“心意”深处真正臣服于大汉天威与仁德,方能保南疆长治久安,使此地“生灵之气”得以滋养,而非徒增“怨煞之气”。此事,急不得。”

众将听孔明如此说,虽然仍觉不甚稳妥,但见丞相胸有成竹,其“决断之意”不可动摇,也不好再多言。

再说那孟获,被释放之后,一路奔行,行至泸水之畔,恰好遇到先前被蜀军击溃的残余蛮兵。这些蛮兵如丧家之犬,正在泸水南岸徘徊,探听大王消息,忽见孟获安然返回,无不又惊又喜,纷纷上前拜伏于地,七嘴八舌地问道:“大王!您是如何逃出汉军魔掌的?我们都以为……以为您已遭不测了!”其“庆幸之意”与“悲惶之意”交织。

孟获为了维持自己的“蛮王威严”,自然不肯说出实情,便编造谎言道:“哼!那诸葛亮将本王囚于帐中,本王趁其不备,暗运‘图腾神力’,挣脱枷锁,徒手便格杀了十余名看守的汉兵!然后乘着夜黑风高,杀出重围。行至途中,又恰巧遇到一哨巡逻的汉军骑兵,本王大发神威,亦将他们尽数斩杀,夺了这匹好马,方才得以脱身回还!”他拍了拍孔明赠送的马匹,其“吹嘘之意”溢于言表。

众蛮兵哪里知道其中真相,听闻大王如此神勇,于万军之中杀出生路,无不拜服,其“崇拜之意”更甚。于是,众人簇拥着孟获,寻了些残破船筏,渡过了波涛汹涌的泸水,在南岸择地重立寨栅。孟获立刻派遣心腹,前往各处洞寨,会集先前被遣散的酋长和逃回的蛮兵。不几日,竟又陆续招聚了十余万兵马,其“军容之盛”,竟似不减先前。

此时,先前被孔明释放的董荼那、阿会喃二位洞主,已各自回到自己洞中。他们本就畏惧孔明神威,又感其不杀之恩,其“归顺之意”已萌。孟获却派人持其“蛮王令符”,强行征召二人前来会盟。二人心中虽百般不愿,但惧怕孟获的“残暴手段”与部落间的“旧日盟誓压力”,只得硬着头皮,各引本部洞兵前来相助。

孟获见兵力复集,信心又起。他传下号令,对众酋长说道:“本王已经识破诸葛亮的奸计了!那厮诡计多端,最擅长的便是以奇谋诱敌。此番我等不可再与他正面野战,否则必然又中他的诡计,白白损耗我南中勇士的‘精锐煞气’。他汉军千里迢迢从川中赶来,本就人困马乏,其‘水土不服之气’渐生。况且眼下已是五月酷暑,我南中之地,暑气蒸腾,‘炎毒之气’弥漫,他们那些身披重甲的汉兵,如何能在此地长久驻扎?我等只需倚仗这泸水天险,将所有船只筏子都收到南岸,沿江遍筑土城,深挖沟壑,高筑壁垒,以逸待劳。看那诸葛亮没有船只,面对这汹涌的泸水天险,又能有何良策!”其言语间,充满了对“地利之固”的自信。

众酋长皆深以为然,认为此计甚妙。于是,在孟获的统一指挥下,蛮兵将泸水南岸所有船只筏子尽数收拢扣押,并沿江一带,利用山崖险峻之处,迅速修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土城。城上高竖敌楼,楼中遍布弓弩手,更储备了大量炮石滚木,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其“固守之意”十分坚决。各洞所需的粮草,亦由其本洞负责供给,源源不断地运至前线。孟获见防线布置得固若金汤,自觉万无一失,心中坦然,不再忧虑,每日在寨中与众酋长饮酒作乐,只等蜀军知难而退。

却说孔明提兵大进,蜀军前锋已抵达泸水北岸。哨马飞报孔明:“启禀丞相,泸水南岸,并无一只船筏可见。江水汹涌,水势湍急,难以徒涉。隔岸一带,蛮兵已筑起连绵土城,皆有重兵把守,其‘防御之气’极为森严。”

此时正值五月中旬,南方天气愈发炎热,暑气逼人,江边更是湿热难当,“毒瘴之气”隐隐弥漫。蜀军将士穿着厚重的衣甲,酷热难耐,不少人体内“火气”上升,已有士卒中暑倒下。

孔明亲自来到泸水岸边,仔细观察了对岸蛮兵的防务,又体察了江水的水文气候,其“天人感应之意”已有所察。他回到中军大帐,召集诸将议事,传令道:“如今孟获那厮,仗着泸水之险,屯兵南岸,深沟高垒,摆出死守之势,欲以‘地利人和’来耗我军‘远征之气’。吾既已提兵至此,岂能无功而返,空耗‘国运民力’?诸位将军可各引本部兵马,暂时后退,依山傍树,寻觅林木茂盛、地势阴凉之处,与我暂且安营扎寨,休养士卒,躲避这酷烈的‘暑毒煞气’。”

于是,孔明派遣行军教授吕凯,离泸水岸边约百里之遥,寻到一处山谷环抱、林木葱郁、溪流潺潺的阴凉之地。在此处依照“四象五行之理”,分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大寨。命王平守青龙寨,引东方“甲木生发之气”;张嶷守朱雀寨,引南方“丙火炎上之气”;张翼守白虎寨,引西方“庚金肃杀之气”;关索守玄武寨,引北方“壬水润泽之气”。四寨互为犄角,暗合阵法,内外皆搭建草棚,遮蔽日光,供马匹将士乘凉休憩,以避暑毒侵袭。

参军蒋琬见孔明如此安排营寨,心中不免有些忧虑。他私下向孔明进言道:“丞相,恕属下直言。某观吕凯先生所选的这几处营寨之地,虽然阴凉,却皆依山傍林,颇为隐蔽。这不禁让属下想起昔日先帝夷陵兵败,亦是因营寨连绵,依傍林木,才为陆逊火攻所趁,以至大汉‘元气’大损。倘若那孟获派遣一支奇兵,偷渡泸水,前来劫寨,亦用火攻之计,我等又当如何解救?此地林木繁茂,一旦火起,其‘火煞之气’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其“谨慎之意”与“忧虑之意”溢于言表。

孔明听罢,却是微微一笑,摇着羽扇道:“公琰(蒋琬字)不必多虑。昔日夷陵之败,乃天意与人事交错所致。今日此地,吾自有妙算,定不会重蹈覆辙。那孟获,尚无陆逊那般‘洞察全局之意’与‘决断奇袭之勇’。”蒋琬等人见孔明神情淡定,似有把握,虽然仍不解其深意,却也不敢再多问。

数日后,忽有探马飞报,说朝廷派遣中护军马岱,押解一批专为南征特制的“祛暑清瘴灵药”以及大批粮草,前来军前交割。孔明闻报大喜,立刻命马岱入帐参见。

马岱参见已毕,一面命人将带来的米粮药材,依照孔明指示,分派往四寨。孔明仔细询问了朝中近况,以及后主刘禅的“安康之意”,随即话锋一转,问道:“贤侄此番前来,带来多少兵马随行?”

马岱恭敬答道:“回禀丞相,末将此行,奉陛下之命,带来了三千名精锐的‘虎步禁军’,皆是百战余生,‘忠勇之气’充沛之士。”

孔明微微颔首,道:“甚好。我南征大军,连番征战,士卒颇为疲惫,其‘锐气’亦有所消耗。如今正需一支生力军,不知贤侄麾下这三千虎贲,可愿为国效力,担当前驱重任?”

马岱朗声道:“皆是为大汉效命的军马,何分彼此?丞相若有用得着末将之处,末将与麾下将士,虽粉身碎骨,亦万死不辞!”其“忠勇之意”慷慨激昂。

孔明赞许地点点头:“好!有贤侄此言,本相便放心了。如今那孟获拒守泸水南岸,我军苦无舟船渡河。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能先断其粮道,使其军心自乱,则南岸坚城,不攻自破矣。”

马岱问道:“丞相,那泸水南岸皆是蛮兵营寨,更有土城天险,我军又无船只,如何能断其粮道?”

孔明取过《平蛮指掌图》,指着其中一处道:“贤侄请看,从此地往东南方向约一百五十里,乃是泸水下游的一处名为‘沙口’的渡口。据吕凯先生勘察,以及土人回报,此处江面较宽,水流相对平缓,且河床中多有沙洲浅滩,可以设法扎起木筏偷渡。你可亲提本部三千‘虎步军’,并带上熟悉水性的工匠,星夜赶往沙口,扎筏渡水。渡过之后,依此图所示,直插蛮兵运粮洞寨的后路,占据‘夹山峪’这处咽喉要道。此地乃是各洞蛮兵运粮北上的必经之路,一旦被我军占据,蛮兵粮道立断。而后,你可设法联络先前被我释放的董荼那、阿会喃二人,若他们尚存‘反正之意’,便可为我军内应。此事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马岱听令,精神大振,欣然领命而去。他点起本部三千精兵,又带上随军工匠及向导土人,连夜赶往沙口。到达之后,查看水情,果然如孔明所言,此处水势较缓,河中多有浅滩。马岱急于立功,见水深处不过齐腰,便命军士大半不必等待扎筏,直接脱去衣甲,徒步涉水而过。

然而,这些蜀兵刚刚走到江心,忽然一个个皆感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随即纷纷栽倒在江中。马岱大惊失色,急忙命岸上未下水的军士抢救。那些落水军士被救上岸时,已是口鼻出血,浑身皮肤呈现诡异的青黑色,眼看便没了气息。转眼之间,竟死了百余人!马岱骇然,不敢再强行渡水,连夜率兵退回,将此骇人情状禀报孔明。

孔明闻报,眉头紧锁,其“凝重之意”遍布眉宇。他立刻唤来随军的永昌郡向导土人细细盘问。那土人禀告道:“启禀丞相,此事小的知晓。如今天气炎热,泸水之中常有‘毒瘴之气’郁结。白日里日头暴晒,水温升高,水中毒气便会蒸腾而起,融入江水之中。此时若有人渡水,或饮用此水,便会立中其毒,轻则昏迷,重则毙命。此乃泸水特有之‘水毒’,厉害非常。若要安全渡过,必须等到夜深人静,水温下降,江面起雾之时,那‘毒瘴之气’才会沉寂不起。届时,军士需得饱食之后,迅速渡过,方可保无虞。”

孔明听罢,恍然大悟,暗道自己只顾了水流缓急,却忽略了这南中特有的“瘴毒之害”,险些误了大事,心中亦有些“自省之意”。于是,他重赏了那名土人,令其亲自引路,再挑选了五六百名身强体壮、水性精熟的军士,跟随马岱再次前往沙口。

这一次,马岱依照土人指点,命军士在岸边砍伐树木,迅速扎起数十面木筏。等到夜半三更,江面果然起了薄雾,水温也变得冰凉。蜀军将士饱餐战饭之后,乘着木筏,悄无声息地向对岸划去。这一次,果然安然无事,顺利渡过了泸水。

马岱留下数百人守护渡口,接应后续,自己则亲率二千余名精壮“虎步军”,由土人引路,依照孔明所授《平蛮指掌图》的指引,悄然绕过蛮兵南岸的几处前哨营寨,直奔蛮兵运粮总路口——夹山峪而来。那夹山峪,果如其名,乃是两座高山夹峙之间的一条狭窄通道,中间只有一条仅容一人一马勉强通过的小路,地势险要无比,乃是锁钥之地,其“地脉煞气”亦颇为浓郁。

马岱指挥军士,迅速抢占了夹山峪的有利地形,伐木立栅,构筑起坚固的营寨,将这条运粮通道牢牢卡死,其“断喉之意”昭然若揭。那些负责运粮的洞中蛮人,对此毫不知情,依旧如往常一般,押解着粮车,慢悠悠地向夹山峪而来。刚一进入峪口,便被埋伏在两侧的蜀军弓弩手一阵猛射,登时人仰马翻。马岱亲率“虎步军”从正面杀出,其“破袭之气”凌厉。那些运粮蛮兵哪里是精锐蜀军的对手,片刻间便被杀散,百余辆装满米粮肉干的粮车,尽数被蜀军夺下。侥幸逃脱的蛮人,连滚带爬地逃回孟获大寨,将粮道被断的惊人消息禀报。

此时的孟获,正在大寨之中,与众酋长日日饮酒作乐,不理军务。他坚信凭借泸水天险和坚固的土城,蜀军绝难渡过,其“懈怠之意”与“侥幸之心”并存。他对众酋长夸口道:“本王若与那诸葛亮在平地旷野对阵,或许真要忌惮他三分,怕中了他的奸计。但如今我等倚仗这泸水天险,深沟高垒,以逸待劳。他汉兵受不了这南中的酷暑与‘瘴疠之气’,必然撑不了多久,便会不战自溃,狼狈退走。到那时,本王再与诸位酋长,率领我南中勇士,随后掩杀,定能将那诸葛亮生擒活捉,一雪前耻!”说罢,得意忘形,呵呵大笑。

正当孟获得意之际,忽然阶下一名较为谨慎的酋长出班奏道:“大王,那泸水下游的沙口之处,水势较缓,倘若蜀兵从那里偷渡过来,深入我境,恐对我等极为不利。依小人之见,还是应当分拨一支兵马,前往沙口驻守,以防万一。”其“谨慎之意”倒是难得。

孟获闻言,却是嗤之以鼻,大笑道:“哈哈哈!你这厮是本地土人,如何反而不知我泸水之厉害?本王正巴不得那些不知死活的汉兵去渡那沙口之水!他们只要敢下水,便休想活着上岸,正好省了本王一番力气!”

那酋长仍不放心,又说道:“大王,话虽如此,但倘若有我南中叛徒,将夜间渡水之法告知汉人,那又当如何?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孟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其“狂妄之意”更甚:“不必多疑!我南中境内之人,深受本王恩泽,哪个敢背叛本族,去帮助外来的敌人?绝无此种可能!”

他话音未落,便有亲兵神色慌张地跑入帐中,大声禀报道:“启禀大王!大事不好!蜀……蜀军不知有多少人马,已于昨夜暗中渡过了泸水,占据了夹山峪,截断了我军粮道!为首的蜀将,打着‘平北大将军马岱’的旗号!”

孟获听了前半句,心中一惊,但听到领兵的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马岱,又放下心来,冷笑道:“哼,区区一个马岱,黄口小儿,有何惧哉!本王帐下勇士如云,随便派一人去,便可取其首级!”当即派遣副将忙牙长,便是先前与王平交手的那员蛮将,令他带领三千精锐蛮兵,火速赶往夹山峪,务必夺回粮道。

却说马岱早已探知忙牙长率兵杀来,遂将二千“虎步军”在夹山峪前的开阔地带摆开阵势,其“迎战之意”昂扬。两军对圆,忙牙长纵马出阵,舞动截头大刀,直取马岱。马岱夷然不惧,拍马挺枪相迎。二人战马相交,只一个照面,马岱觑个破绽,大喝一声,手中长枪犹如毒龙出水,快如闪电,正中忙牙长心窝!忙牙长惨叫一声,翻身落马,当场毙命。其“勇悍之气”在马岱精妙的“枪术之意”面前,不堪一击。

主将阵亡,蛮兵顿时大乱,被马岱率军一阵冲杀,死伤枕藉,狼狈逃回大寨,向孟获细说了战败的经过,以及马岱如何“枪挑上将”的威风。孟获闻言,又惊又怒,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马岱,竟也如此勇猛。他强压怒火,环视帐下诸将,喝问道:“如今那马岱小儿挡我粮道,嚣张至极!你们谁敢替本王前去,斩杀此獠,夺回夹山峪?”其“督战之意”十分严厉。

话音未落,董荼那自人群中走出,躬身道:“大王,末将愿往!定将那马岱的首级取来,献于大王帐下!”他先前被孔明释放,心中本就怀有“感恩之意”,此刻见孟获点将,不愿再坐视南中生灵涂炭,便主动请缨,想借此机会,另作打算。

孟获大喜,立刻拨给董荼那三千兵马,命他即刻出发。随即,孟获又恐蜀军再从沙口渡河,便又派遣另一位洞主阿会喃,也带领三千兵马,前往沙口防守,务必不能让一个汉兵再踏上南岸一步。

再说董荼那带领蛮兵,来到夹山峪下寨。次日,马岱依前引兵前来挑战,其“挑战之意”与昨日一般无二。董荼那军中,有不少士卒认得马岱正是昨日阵斩忙牙长的蜀将,更有一些是先前被孔明释放之人,此刻见到蜀军,心中“畏惧之意”与“复杂之情”交织。

马岱纵马来到阵前,见对阵主将乃是董荼那,不由得勃然大怒,厉声大骂道:“董荼那!你这无情无义、背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我家丞相何等仁德,饶了你的性命,放你归洞,你非但不思报答,反而又助纣为虐,甘为孟获鹰犬,与我大汉为敌!你难道就不觉得羞愧难当,无颜立于这天地之间吗!”其骂声中充满了“道义之斥”。

董荼那被马岱一番痛骂,揭破心事,登时羞愧满面,无地自容,其“反叛之意”与“羞愧之意”在心中激烈交战。他本就对孟获不满,又受过孔明大恩,此刻被马岱当众喝骂,更是无言以对,竟然不发一言,也不出战,默默地拨转马头,率兵退回了营寨。

马岱见状,也不追赶,只是率军在阵前耀武扬威一番,痛骂孟获不仁,彰显蜀军“正义之师”的形象,然后才收兵回营。

董荼那回到孟获大寨,向孟获禀报说:“大王,那马岱武艺高强,枪法如神,末将实在抵敌不住,故而暂且退回。”其“敷衍之意”十分明显。

孟获一听,登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厉声喝道:“放屁!本王早知你这厮受过诸葛亮的恩惠,心中早已怀有‘异志’!今日你临阵不战而退,分明是故意卖阵与汉军,暗通款曲!来人啊!将这吃里扒外的叛徒与我拖出去斩了!”其“暴怒之意”令帐中酋长噤若寒蝉。

众酋长见孟获真要杀人,慌忙上前,七嘴八舌地苦苦哀求,再三替董荼那求情。孟获余怒未消,但也不好驳了众酋长的面子,这才免了董荼那的死罪,却下令将其重打一百军棍,打得皮开肉绽,然后叱令拖回本寨养伤,其“惩戒之意”十分严厉。

诸多与董荼那交好的酋长,见他被打得如此凄惨,皆义愤填膺。他们悄悄来到董荼那帐中探望,纷纷说道:“董元帅,我等虽然生于蛮荒之地,但也知晓礼义廉耻。我们南中各部,与中原汉人素来并无深仇大恨,汉人朝廷也未曾主动侵犯过我们。如今皆是因为孟获这厮,野心勃勃,势力又大,强逼我等一同造反,才落得如此地步!想那诸葛孔明,神机妙算,连曹操、孙权那等英雄人物都对他忌惮三分,何况我等这些蛮荒小邦?况且,我等前番被俘,皆受过他的活命之恩,至今尚未报答。依我等之见,不如拼死一搏,联手杀了孟获那厮,然后去投奔孔明丞相,或许还能保全我们洞中百姓,免遭战火涂炭之苦!”其“反叛之心”已然明确。

董荼那听了众人的话,心中也是百感交集,问道:“不知诸位心中,究竟是如何计较?”

内中有不少原先一同被孔明释放的酋长,闻言立刻齐声应道:“我等愿随元帅,共举大事!宁死不愿再受孟获驱使,与汉军为敌!”其“决绝之意”十分坚定。

于是,董荼那心意已决。他强忍伤痛,手提钢刀,在其心腹酋长的簇拥下,带领百余名最为悍勇的亲兵,趁着夜色,直奔孟获中军大帐而去,其“刺杀之意”如箭在弦。

此时,孟获因董荼那之事,心中郁闷,正在帐中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省。董荼那等人持刀闯入大帐,帐下只有两名孟获的亲信将领侍立在旁。董荼那以刀指着二人,厉声道:“你二人亦曾受过诸葛丞相活命之恩,难道忘了吗?如今孟获倒行逆施,残暴不仁,正是我等报效丞相,为民除害之时!”

那两名将领本就对孟获心存不满,又确实受过孔明恩惠,见董荼那率众前来,已知其意,便也拔出兵器,说道:“不须董元帅动手,我二人亦早有此意!今日便生擒这孟获匹夫,去献与诸葛丞相,以赎前愆!”

于是一众人等,一拥而入内帐,将烂醉如泥的孟获不费吹灰之力便捆绑结实。随即,连夜押解到泸水岸边,寻了船只,渡过泸水,径直来到北岸蜀军大营,先派人入内,报知孔明。

却说孔明早已通过潜伏在蛮兵中的细作,多是先前被释放,心存感激的蛮人,探知了此事。他当即秘密传下号令,教各寨将士整顿军器,暗中戒备,却不声张。只教那些为首的酋长,将孟获押解入中军大帐,其余参与的蛮兵,皆令他们先回自己临时营地听候调遣,以免人多嘴杂,发生变故,其“谨慎之意”可见一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董荼那率先进入中军大帐,拜见孔明,将如何设计擒获孟获的经过,以及众酋长“归顺之心”详细述说了一遍。孔明听罢,对董荼那等人重加奖赏,又用温言好语抚慰一番,命他们先下去歇息,自有封赏。待董荼那等人退下之后,孔明这才命刀斧手将孟获推入帐中。

孔明看着被绑得如粽子一般的孟获,微笑道:“孟获,你前番曾有言在先,说只要本相能再次将你擒获,你便肯真心降服。今日之事,你又作何解释?”其言语间带着一丝“戏谑之意”。

孟获兀自嘴硬,强辩道:“哼!此番被擒,非是你诸葛亮用兵之能也!乃是我自己一时不察,用人不当,手下之人自相残害,反戈一击,才落得如此下场!与你何干?我如何肯就此心服!”其“不甘之意”依旧浓烈。

孔明听了,也不生气,反而大度地说道:“好好好!你既然还是不服,本相今日便再放你回去一次,如何?”

孟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又升起一股“顽抗到底之意”,昂然道:“丞相!我孟获虽然是蛮夷之人,却也颇知兵法,讲究信用!若丞相当真有此等‘包容天地之气概’,肯放我回洞中,我孟获对天发誓,定当重新整顿本部兵马,与丞相光明正大地再决一场胜负!若到那时,丞相还能凭真本事再将我擒获,我孟获便倾心吐胆,彻底归降,并约束南中各部,永不复叛!绝不敢再有丝毫改移!”

孔明正色道:“孟获,你要记住今日之言。此番若是再生擒于你,你若再敢食言不服,本相便再无宽恕之理,必将你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说罢,命左右武士上前,解去孟获身上的绳索,依旧如同上次一般,赐予酒食压惊,并让他列坐于帐下,与其共同饮宴,其“胸襟之广”令人叹服。

席间,孔明举杯对孟获道:“本相自出茅庐以来,辅佐先帝,南征北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不知你这蛮邦之人,为何偏偏如此执拗,不肯归顺天朝,共享太平?”其言语间,带着一丝“劝诫之意”。

孟获低头不语,只是闷头喝酒,心中却是思绪万千,既惊叹于孔明的胆魄与智谋,又对汉军的强大“军威”感到震撼,但其“蛮王尊严”与“不屈之心”仍在作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关于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刘长宁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介小卒子,发现可以在古代和现代来回穿越,在拥有一整个现代世界的资源情况下,他完全改变了古代世界的生活。防身手电筒是机关器,平板电脑是宝镜,肯德基炸鸡、可乐、牛奶、啤酒等各种零食小吃和现代高科技产品,都可以“带货到古代去卖上一个高价。
花花爱吃大虾
黑篮:我是士道龙圣
黑篮:我是士道龙圣
蓝色监狱世界的士道龙圣突然闯入黑子的篮球世界,并且自身的足球技巧全部转化为篮球技巧!脑海里还带着蓝色监狱的角色卡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是被淘汰还是闯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呢?
旅行世界的金毛
大宋暴君
大宋暴君
赵宋后人穿越家族耻辱完颜构,新生的大宋皇帝看着内忧外患的局面,直接拍案而起。什么乱七八糟的!杀,统统杀了!
王家郎君
从成为悍匪开始
从成为悍匪开始
陆云川意外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边塞,为了在乱世中求存,带着一批逃兵上山当了土匪。从此招兵买马,修建壁垒,火并匪寨,合纵连横,周旋列国……且看他如何从一个鸟不拉屎的山头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继而走向权力巅峰,书写波澜壮阔的人生!
雪中红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我睁开眼,竟发现我带着现代记忆穿越到张角身上!在手,符水能活万民,道术可破铁甲,却见颍川少年郭嘉跪献毒计,典韦倒提双戟劈开城门——这乱世,该由谁来执掌天命?当三卷天书化作屯田方略,当黄巾流民蜕为钢铁雄师,张角剑指洛阳:颍川名士尽入瓮中,虎贲悍将皆为所用!看道术与兵戈撕裂腐朽汉庭,铁血洪流碾碎诸侯野望——这一局,苍天必须死!
莫道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