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地玄门》最新章节。
尸魃妖异的目光忽的一闪,已经急如闪电的冲了过来,徐霞客的掌心里的雷还没有发出,它已经冲到了徐霞客的胸口处,倏然不见了。
徐霞客被惊得后退好几步,把衣服都翻了一遍,也没有看到尸魃的身影,“它藏到哪里去了?”徐霞客惊慌失措的看着四周,哪里还有它的身影?
徐霞客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那日关超烧死尸魃的时候有一颗珠子好像钻进了徐霞客的身体,现在想来徐霞客才恍然大悟,原来那颗珠子一定是尸魃的内丹,内丹没有钻进徐霞客的身体,而是被五雷令牌收了进去。
刚才徐霞客无意中把尸魃的灵体释放出来,想到这里,徐霞客的心头一动,这么说来,那五雷令牌原本的拥有者一定收服了很多的妖魔鬼怪,把它们的内丹收了进去,如果掌握了控制这些东西的法门,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徐霞客苦笑着摇摇头,这不过是他异想天开罢了,这只尸魃也是他碰巧弄出来的,刚刚保住小命,就又开始痴心妄想起来,至于尸魃是不是灵体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出来。
看到徐霞客平静的站在那里,太奶奶颤巍巍的走过来,“孩子,没事了么?”
徐霞客笑着点点头,“都解决了,今后恶煞再也不会出来害人了,刚才您看到什么东西了么?”
太奶奶擦着头上的汗水,说:“我只看到一道道闪电劈下来,别的什么都没看到,我看你很紧张,就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对了,刚才的闪电是怎么回事?”
徐霞客知道太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就说刚才他看到恶煞了,又刚好打了一阵雷,把恶煞给劈散了,所以以后大伙都安全了。
听到这里太奶奶也很高兴,不停的说着:“这样最好,不然的话一听说别的村子有人被恶煞勾去了命,我就象罪人似的。”
徐霞客点点头,魅影散了后,夜风也停了,徐霞客和太奶奶坐在树下,听着她唠唠叨叨的讲着她和太爷爷年轻时候的事,渐渐的她的说话声好像催眠曲似的,徐霞客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等徐霞客睁开眼睛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刚好看到太奶奶正笑眯眯的看着徐霞客,“年轻真好,说睡着就能睡着,我现在每天能够睡两个时辰就很满足了。”
看着她脸上刀刻一样的皱纹,徐霞客想到她年轻时一定也很清秀,时间真是世间最残忍的东西,它能让世间最美丽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不过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更加珍惜他们年轻时候的时光吧。
徐霞客扶着太奶奶站在棺材旁,叔叔和婶婶已经赶了来,见他们安然无恙,吊着一宿的心才落在肚子里。
叔叔让徐霞客扶着太奶奶回家去,说家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吃饱了就睡觉,白天由他们看守。
接下来的几天夜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太爷爷终于下葬了,太奶奶哭得天昏地暗的,叔叔他们担心她的身体会受不了,就把她送回了家。
数日后,徐霞客带着无数的叮嘱再次前行,这一回,他的目的地是乐山。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乐山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战国时期,秦武王派兵南下,灭掉开明氏原管辖地区统治,秦国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建立南安县,从陕西泾水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到青衣江流域定居。
秦朝时,李冰组织乐山人民凿断凌云山崖,开出引水渠道。从此,岷江,大渡河在乐山一带的水上航运逐步发展起来。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西汉文帝时,南安人邓通铸造钱币,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犍为铁山冶铁制造武器、工具等,乐山的冶炼规模和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
魏晋南北朝,东晋末年,南安设置治官县,重点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冶铁业实行管理。这一时期,原来居住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十多万撩人进入四川,乐山犍为铁山以及三江流域聚居了大批撩人。居住生活延续了二百多年。
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
北周时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乐山设置平羌县管理撩人。
隋朝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中央政府在乐山增设夹江、峨眉两县。此时,乐山能造黄龙大船,成为四川江河沿岸的重要造船基地。
唐复嘉州,眉州。种茶业已十分发达。岑参赋诗描述嘉州城外“田半种茶”。唐朝中期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徐霞客这一回在乐山倒是真的在游山玩水了。看一看他在《水经注》上补充的内容就知道,他去了哪些地方:
其一: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完工,历时九十年。人或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五丈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二百丈。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
其二:峨嵋山。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其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为峨眉四大奇观。
其三:凌云寺。
凌云铁寺门外有一副极具气势的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切景切事,大气磅礴,实为海内不可多得的杰作。凌云寺旧名报恩寺,因大佛而又名大佛寺。相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早于大佛的开凿。殿门两侧分列着四座记事石碑,记载了历代重修的经历。凌云寺为蜀中着名佛寺,主体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部分组成,各为一重四合院,布局严整。大雄宝殿,入有三尊大佛,为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大佛;佛家讲轮回,又叫三生佛,前世、今世、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