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
“主事怎么应选?”
周怀民向黄素娥和大嫂示意,两人走来,站在众人前。
“咱纺纱坊的主事,黄素娥。织造坊的主事,我大嫂刘世芳。主事工食银两银。各位要遵照主事及组长发话做事。”
众妇女见了,心里暗暗不平,又是嫉妒,又是恼恨。
这二民的大嫂就不说,原是应该的。
这黄素娥是怎么回事,凭什么她厚着脸皮凑上二民说两句话,年纪轻轻就能当上主事。
周怀民又道:“这主事已定,还有各组的组长尚未定,需做工七日后,凭各自能力优选。”
众人听了,还有被选上组长,多拿五钱银子的机会,心中暗暗较劲。
这时代的纺纱流程,基本就是去籽、弹花、卷棉、纺线。
但周怀民把坊里的人分为五组,轧棉组,弹棉组,精梳组,卷棉组,纺线组。
“二民叔,这精梳又是做什么?梳棉?”黄素娥问道。
“精梳,可以减少杂质和断头,更容易纺细纱。”周怀民拿起一个上面插着铁针的长条木板,梳起弹好的棉花,棉花从蓬松无状,逐渐到条理有序,铁针间梳掉一些碎叶和杂毛。
允贞越看周怀民,越觉得他奇怪,这还是头次见读书人做这女红的活,操作起来还颇为熟练,而且并不觉得不体面。
增加精梳工序,优点很多。
其一是去除弹花后残留的短纤维、棉结和杂质,使纤维排列更平行、顺直,从而提高纱线的均匀性和强度。
其二是减少纺线时的断头率,精梳过的卷棉,以后可以直接用在珍妮纺纱机。
其三是提升纱线细度,精梳后的纤维更适合纺高支纱。
周怀民笑道:“你们分组,轧棉只负责轧棉,弹棉只负责弹棉,卷棉只负责卷棉,精梳组只负责精梳,纺线只负责纺线,每人只做一事。”
众女工不解:“这些工序我们在家都会做,我们人多不是才做的多么,如果每人只做一道这么简单的工序,你何必要招这么多人?”
周怀民知晓众人心思,笑道:“你们只管做。”
《资本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劳动分工。
通过更精细的分工,可以大幅度提升劳工的工艺熟练度和生产效率,在不改变任何工艺情况下,可以实现百倍的效率提升。
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主义经济最本质的生产区别。
封建主义经济模式,大多是商家招募牙商,从各个农户手中收购生产物,再集中贩卖。
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是雇佣制,把农户集中到厂坊中转变为工人,通过劳动分工、生产竞争实施规模化生产,而且由于工人集中,导致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会有更多的工艺改良萌发出来。
两种模式下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方式,是有天壤地别的。
这其中的剪刀差,便是周怀民用来实施农会必要的手段。
如果让女工自己在家织布,月织布不过一匹,但通过在工坊中实施劳动分工和精梳改良,平均下来每个女工可月出三四匹。
目前周怀民手里的银子所剩无几,如果直接收购,需先行结银,但利用招工,一个月后方发放工钱,而织造出来的布匹,不仅可以外销,还可抵作工银。
至于纺纱的原料棉花,佃户每年都要用棉花抵租,先用仓窑的库存。
这明末时,河南已是种棉大省,崇祯年间这巩县植棉面积占耕地十分之三,年产棉布约三十万匹。
织造坊里,共十四人,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给社兵制作勇服,先用现有染好色的布匹裁制。
“铛铛铛……”周怀民听到寨堡门口的哨塔警铃,急忙跑出去。
村中丁壮及打麦场社兵皆顺手拿起农具、弓箭及柴刀,陆续往村口处跑。
值守村民站在寨堡墙边的木质哨塔上,边用铁锤急敲铁板,边往下喊:“北面来有四五十人!恐是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