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第61章 诗名入县城,良师指前程(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

《悯农》一诗的影响力,持续发酵。

不同于《咏鹅》的童趣盎然,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切情感和对底层疾苦的关怀,使其不仅仅停留在乡野间的口耳相传。

一些去镇上赶集、能识几个字的村民,将这首诗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一些略有才学、喜欢附庸风雅的乡绅或童生,在走亲访友时,也将其作为谈资。

渐渐地,这首署名为“小河村陈平安”的五言绝句,开始传入了青溪县城。

在县城那些文人墨客聚集的茶楼、酒肆,或者书院、学馆里,偶尔会有人提及这首诗。

“听说了吗?乡下出了个神童,作了首《悯农》诗,倒是颇有几分真情实感。”

“哦?《悯农》?可是那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正是。虽说言语质朴,但‘粒粒皆辛苦’一句,倒也说尽了农人不易。”

“一个七八岁的蒙童能有此心,倒也难得。不知是真是假。”

议论大多带着几分好奇和审视,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毕竟,县城是全县的中心,见多识广的人不在少数。

所谓“神童”的传闻,隔三差五总能听到一些,大多是夸大其词,最终泯然众人矣。

就连县学里的教谕(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员),偶然听属下提及此事,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一个小小的蒙童,哪怕真有几分才气,距离真正的科举之路,还远得很呢。

然而,县城里这些微小的波澜,传回到小河村,传到方敬儒先生的耳中,意义却又不同了。

这意味着,自己这位弟子的才名,已经突破了乡镇的界限,开始受到县一级读书人圈子的关注了。

这既是荣耀,也是压力。

更是机遇。

方先生知道,不能再让陈平安仅仅满足于蒙学的这点知识了。

必须为他规划更长远、更清晰的道路。

这天,方先生特意将陈平安和他的父母陈山、李秀都请到了自己家中。

这还是自拜师以来,第一次如此郑重其事的会面。

陈山和李秀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不知道先生有何用意。

“陈大哥,嫂子,今日请二位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平安往后的学业之事。”方先生开门见山,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

“先生您说,俺们都听您的。”陈山连忙说道。

方先生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陈平安:“平安,你入学至今,进步神速,天赋之高,老夫生平仅见。蒙学的这些基础,对你而言,已是绰绰有余。”

顿了顿,继续说道:“以你之才,若只困于这小小的蒙学馆,未免可惜。是时候,该为下一步做打算了。”

“下一步?”陈平安明知故问。

“正是。”方先生眼中闪烁着期盼的光芒,“科举之路,第一道关卡,便是县试。考过县试,取得童生资格,方能参加府试、院试,最终博取秀才功名。这,才是读书人的正途,也是你近期最首要的目标。”

正式将“考取童生功名”这个目标,清晰地摆在了陈平安面前。

陈山和李秀听得心头一震。

县试。

童生。

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字眼,如今竟然真的和自家儿子联系在了一起。

激动之余,又不禁担忧起来:“先生,可…可平安才刚入学没多久,年纪也还小,现在就去考县试,是不是…太早了点?”

“不早了。”方先生摆摆手,“县试虽是科举第一关,但只要肯下苦功,并非遥不可及。以平安的聪资,若能潜心准备一两年,未必没有机会。”

“当然,”老先生话锋一转,看向陈平安,“县试也绝非易事。其考校内容,远非蒙学可比。”

方先生开始系统地讲解起县试的相关事宜。

“县试,又称童子试,由本县知县大人亲自主持或委派官员主考。通常在二月举行,连考数场。”

“考试内容,首重经义。即从四书五经中截取一句或一段,要求考生阐发其中蕴含的圣贤微言大义。此项最考较根基,也最能看出考生的学识和见解。”

“其次,是试帖诗。按照规定的题目、韵脚、体裁作诗,考验考生的文学才华和格律功底。你虽有《咏鹅》、《悯农》珠玉在前,但试帖诗与即兴感发不同,更重法度,不可掉以轻心。”

“再者,便是书法。一场考试下来,洋洋洒洒数千言,皆需用小楷工整书写。字迹优劣,直接影响考官观感,甚至决定成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飞予长安
飞予长安
关于飞予长安:开元二十三年,长安接连发生贵胄暴毙奇案,尸身皆现诡异青斑。现代法医沈予乔剖开死者喉管,竟发现失传百年的西域毒蛊,血色符咒指向大明宫深处。女县令李偃飞剑锋抵住她脖颈时,不知这胆大包天的医女正盯着自己耳垂——那里有枚女子才用的珍珠扣......
双蝶梦浮生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关于四合院之胎穿1937:因为一次车祸,我胎穿到1937年,在我9岁时,我被父母送到了四九城一个堂舅舅家里。从此在四九城生活。等再次与母亲相见时就是北平解放了。(有一个小空间,但是很少用到。小空间只有在困难时期有作用。)
砖石的心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创业吧!刘邦:咸阳宫阙似铁笼,苛政如虎噬人心;沛县街巷起风雷,草根似火燃豪情。当暴秦化作吸血的“大秦集团”,层层KPI压弯脊梁;刘邦变身最野CEO,熊熊壮志照亮征途。樊哙为社保焦头烂额,恰似热锅蚂蚁;萧何攥桦皮辞职信,宛如离弦之箭。县令抛出“吃土入职易,脱身吐狗肉”的霸王条款,众人忍无可忍。县衙里离职单纷飞如雪,打工人怒吼震破云霄,毅然转身投奔起义新途。这是一场以脑洞为剑、勇气为盾的江山创业战,
李京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