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最新章节。
最终测试结果表明,在85MHz主频下,配合优化后的解码软件,“麻雀 Rev B”依然能够流畅地解码各种比特率的MP3文件!虽然损失了一部分性能裕量,但总算保住了核心功能!
攻坚战三:功耗优化与良率爬坡
PMU效率偏低的问题,虽然不像PLL那样致命,但也直接影响到芯片的功耗和发热,对于便携式设备来说,这同样是关键指标。顾维钧团队通过调整PMU内部的工作模式和开关频率,并配合软件层面的电源管理策略(比如在空闲时动态降低CPU频率和电压),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整体功耗。虽然仍未达到最初的理想目标,但也控制在了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在解决这些设计问题的同时,另一个严峻的挑战摆在面前——良率(Yield)。
初步测试显示的60%-70%的良率,对于需要大规模出货的量产芯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低良率意味着高成本和不稳定的供货。
林轩指示陈家俊和测试团队,必须尽快找出导致芯片失效的主要原因,并与台积电方面密切沟通,共同优化生产工艺和测试流程,努力提升良率。
通过对失效芯片的解剖分析(需要借助专业的失效分析实验室),他们逐渐定位了一些导致不良的关键因素,比如某些金属连线的微小短路、氧化层缺陷、离子注入不均匀等。有些是设计上可以改进的(比如增加冗余设计),有些则需要调整优化台积电的制造工艺参数。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并且需要与代工厂紧密配合的长期工作。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良率并不现实,但至少,他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远大电子的“催命符”
就在芯启科技内部为了调试芯片而焦头烂额之际,来自远大电子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距离十一月底的交货期限越来越近,远大电子的采购经理几乎每天一个电话打给黄耀龙,询问芯片的测试进展和确切的交货日期。他们的语气也从最初的恳求,逐渐变得焦躁,甚至带上了一丝威胁的意味。
“黄总监,你们的芯片到底行不行啊?我们的播放器外壳、电池、包装盒全都准备好了,生产线也空出来了,就等你们的芯片下锅了!要是你们到时候交不了货,我们这个欧洲订单就彻底黄了!我们的损失谁来承担?!”
黄耀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既要安抚远大那边焦躁的情绪,又要从技术团队那里获取相对准确的信息。他常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林轩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虽然芯片还有一些小瑕疵,良率也还不理想,但核心功能已经基本验证通过。他必须尽快给远大一个交代。
他指示测试团队,从已经测试通过的ES样品中,筛选出一批性能相对稳定、满足基本解码要求的芯片(哪怕只是几十片),作为首批工程样品,立刻发给远大电子,让他们先进行整机测试和软件联调。
“告诉远大,”林轩对黄耀龙说,“首批样品已经发出,大规模量产正在按计划进行。我们会尽一切努力,确保在十一月底前,交付第一批至少一万片的合格芯片!”
这是一个冒险的承诺。因为量产芯片的稳定性和良率,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和爬坡。但他必须先稳住远大,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同时,他也再次联系了赵雅凝。这次,是请她帮忙审阅与远大电子的供货合同补充条款。鉴于首批芯片可能存在的性能波动和良率问题,林轩希望在合同中加入一些免责或协商条款,以降低自身的风险。
赵雅凝在了解到芯片测试的实际情况后,立刻明白了林轩的意图。她连夜工作,帮助芯启科技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又不失灵活的补充协议,既明确了芯启科技会尽最大努力保证产品质量和按时交货,也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预留了一定的协商空间。
“林轩,这份补充协议可以帮你规避一部分法律风险。但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赵雅凝在电话里叮嘱道,“远大现在是急需救命稻草,但如果你们的产品真的问题太多,他们也可能会不顾一切地追究违约责任。”
“我明白。”林轩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第一批“麻雀 Rev B”的工程样品,承载着芯启科技的希望与风险,终于踏上了送往远大电子的旅程。
实验室里的调试风暴仍在继续,良率爬坡的战斗也才刚刚开始。
距离十一月底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芯启科技,能否在这场生死时速中,最终冲过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