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最新章节。
正德二年三月初二,巳时的阳光穿透河间府浓雾,杨慎策马行至李村外,望着牛车扬起的尘土皱眉。他怀中藏着铁锚会密信,信末「十车废铜,卯时出城」的字样被冷汗洇开。作为首辅之子,他仅带四名佩刀仆人,以「踏青访古」为名查访,腰间布袋装着松烟墨与石灰粉——前者用于标记,后者可应急防身。
「公子,」书童墨砚指着松林,「那边有炊烟。」
杨慎抬手遮眼,见五辆牛车正驶入松林。他默数车轮辙印,心算间距:「卯时出城,巳时至此,十车分两批,每批五车,间距百丈。」树皮上的新鲜车辙显示,另有五车已先行入城,与铁锚会密信吻合。
※※※
同一时刻,尚工局铸铜坊内,王巧儿盯着炉中墨色铁水,忽闻墙外传来规律的咳嗽声——这是杨慎的暗号:三声短咳代表「五车已现」。她摸出铁锚发簪,在火漆印模上轻叩两下,命牛二虎加急熔铜,炉中松烟墨与硼砂的青烟腾起,隐约映出墙外杨慎仆从的身影。
※※※
乾清宫内,朱厚照听着张忠的密报,指尖叩击着「正德实录」残页。「杨慎在李村?」他望向案头的《农政全书》残页——那是从林夏书包里取出的「番邦农书」,内页夹着杨慎昨日送来的《匠作条陈》,「书生心算竟能知车数?」
张忠低头道:「铁锚会回报,杨公子未携算具,单凭目力计数。」
朱厚照轻笑,摸出林夏的学生证:「好个杨慎。传旨给张忠,带十名神机营兵士以「巡边」之名接应,若见松烟墨标记,立即封路。」
※※※
未时三刻,永寿宫内。刘娘娘捏碎刘瑾密信,望向腕间铁锚形镯子,对心腹宫女道:「传讯给铸坊,见书生即杀,不必留痕。」镯子内壁刻着「锚沉墨染」四字,与王巧儿的铁锚发簪形制无二。
※※※
申时正,河间府松林内。杨慎蹲在土坡后,见庄丁将牛车赶入铸坊,忽闻身后草木响动。四名刀斧手持刀逼近,刀刃上的牛油渍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公子小心!」仆人张三抽刀护在身前。
杨慎不退反进,抓起腰间石灰粉朝对方眼睛撒去!白茫茫粉尘中,他瞥见庄头腰间的「十」字火漆印,想起王巧儿描述的废铜特征,高声道:「张三!数清铸坊窗口——左三右五,必有暗格!」
※※※
酉时初刻,尚工局传来炮成的消息。朱厚照赶到时,王巧儿正用松烟墨在炮身刻「工」字,张忠策马而至,呈上染血的石灰粉袋:「陛下,杨公子遇袭,幸得仆人护持。」他展开染墨的布帛,上面是杨慎指甲刻的「十」字——那是从庄头腰间拓印的火漆印。
朱厚照望着炮身墨纹,想起杨慎条陈里的「目力如炬,心算若神」,指节轻叩炮身:「此炮就叫「明瞳」,取「明察秋毫」之意。」
王巧儿福身,指尖抚过炮身刻痕:「「明瞳」配石灰,倒像书生撒粉辨奸,匠人熔铜铸义。」她摸出铁锚发簪,簪头映着张忠带来的火漆印拓片,忽然压低声音,「铁锚会传来消息,铸坊暗格藏着蒙古密信。」
※※※
戌时三刻,刘瑾在私宅接到急报:「铸坊被围,密信恐泄露!」他望着墙上「火德星君」绣像,抓起「十」字火漆印砸向烛台,火苗舔舐废铜冒出黑焰。「朱厚照拿书生当刀,」他将密信塞进火盆,「咱家就用边市当刀鞘!」蜡封时,他故意在信封抹上牛油——这是给蒙古人的暗号:「火漆浸油,今夜必袭」。
※※※
子时正,乾清宫暖阁。朱厚照看着杨慎托人送来的铜锭,上面隐约可见「十」字与牛油痕迹。张忠汇报道:「铸坊暗格查出账本,废铜掺铅七成,均经刘瑾私兵护送。」
朱厚照望向窗外雪夜,想起《农政全书》里的「数据」一词,将拓片收入锦囊:「明日早朝,让杨慎带铜锭上殿——就说,这是「民脂民膏,罪证如山」。」
雪愈下愈急,尚工局的炉火却噼啪作响。王巧儿摸着「明瞳」炮身的「工」字,听见更夫喊道:「小心路滑,慎防火烛——」她笑了,书生撒的石灰粉,匠人铸的火漆印,终将在这雪夜里,照出贪腐者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