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最新章节。
‘对食物、情色、金钱等方面的欲望保持适度和节制’,如今世风日下,多少人就是因为欲望过度,迷失了自我。若人人都能以此为戒,社会风气肯定能焕然一新!”
旁边一位商人模样的人也跟着点头。
“您说得太对了!就说我们生意场,有些人贪得无厌,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要是大家都遵守这准则,诚信经营,生意肯定更好做,也更踏实!”
这时,一位老者缓缓开口。
“我最看重的是‘当孝敬父母’这条。
百善孝为先,现在有些年轻人,对父母不管不顾,实在是不应该。
这报纸把这准则宣扬出来,能让大家重新重视孝道,咱们的传统美德可不能丢啊!”
众人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身边那些因为不节制欲望或者不孝顺父母而引发的事情,对“华人行为准则”的认同感愈发强烈。
江南水乡的小镇上,一群年轻学子围坐在私塾外的老树下研读报纸。
一个学子指着报纸说道:“你们看,‘尊重他人及其信仰,无论他人的信仰或背景如何,都给予尊重’,以前我总觉得和不同信仰的人相处很难,现在明白了,大家都互相尊重,就没那么多矛盾了。”
另一个学子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是啊,还有‘不要轻易对他人进行评判,应看到他人的优点’,以后我可得改改这爱评判人的毛病,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北方的边塞城镇,百姓们也被报纸的内容深深吸引。一位退伍老兵捋着胡须说:“这‘同胞有难,应主动帮扶’说得真好。
咱在边塞生活,大家就是要互相帮衬。
前阵子隔壁家遭了灾,大家都伸出援手,这才渡过难关。
以后更得照着这准则来,让咱这地方更有人情味!”
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回忆起平日里邻里互助的温暖场景。
在讨论“华人行为准则”的同时,司法改革也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客栈里,一位经常在外走动的商人说道:“我在各地跑生意,见识过不少地方的司法乱象。
听说新的审判制度,打官司得靠证据说话,不像以前,全凭当官的一张嘴。”
一位在衙门当差的小吏也附和道:“是啊,以前断案,有时候确实模棱两可,现在推行新式审判,还有律师帮忙,对我们这些当差的要求也更高了,但也更能保证公正断案了。”
关于报纸销量,大家同样讨论得热火朝天。
杭州城里,一位书店老板满脸笑容地说:“这《中华日报》可太受欢迎了!上个月我们店卖出去好几千份,每天都有人来问有没有新报纸。
大家都想知道朝廷又有什么新政策,还有各地的新鲜事儿。”
在广州的码头边,一位船工也说道:“我虽然识字不多,但听识字的工友念报纸上的内容,觉得可有用了。
大家都爱听,所以买的人肯定多,听说上个月广州卖出去好几十万份呢!”
农业种植方法的讨论则在广大乡村地区掀起热潮。
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里,一群农民围坐在一起,研究着报纸上的种植技巧。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说道:“这报纸上说的挑选种子的方法,还真有道理。
以前咱都是凭经验选种,有时候收成不好。今年按照这上面的方法选种,再好好管理田间,说不定能大丰收!”
旁边一位年轻的后生也兴奋地说:“还有这施肥的时机和用量,以前我都不太懂,现在看了报纸,心里有底了。”
新式审判案例更是让百姓们津津乐道。
在山东的一个县城里,一场关于新式审判的讨论在集市上展开。
一位卖菜的大娘说:“听说那个王二盗窃案,原告律师把证据摆得明明白白,王二再怎么狡辩都没用。
以后那些小偷小摸的可得小心了,别以为能轻易逃脱惩罚。”
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则说道:“新式审判引入律师辩护,这是司法的进步。让双方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依靠证据来判定是非,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希望以后这样的审判越来越多,让老百姓都能相信法律。”
各地的文人雅士也在诗社、书院里展开讨论。
他们引经据典,探讨着“华人行为准则”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对司法改革、报纸的作用等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不少人还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寄往报社,希望能在报纸上发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