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最新章节。
基层倾斜:特别注明 "起甽亩,不系阀阅",田间地头的能人、寒门素族只要有本事,一样能当县长,相当于给基层人才开了 "绿色通道";
连带责任:刺史、太守推荐的孝廉如果不合格,推荐人一起连坐,堪比现代企业的 "人才推荐问责制"。
南阳的寒门书生张衡,凭借在乡里兴修水利的政绩被举荐,激动地在竹简上写:"新皇帝的选举制,让咱种地的也有出头之日,从此朝堂不再是豪门天下。"
面对贵戚奢靡之风,刘炟玩起了 "自上而下的断舍离",拿自己的舅舅们开刀:
消费限购:下诏齐相省减冰纨、方空縠等高级丝绸生产,规定贵戚嫁娶彩礼不得超过 "黄金十斤、丝绸百匹",相当于给贵族消费套上 "紧箍咒";
监督升级:任命刚正不阿的第五伦为司空,专门督查贵戚不法行为,连马防、窦固等外戚都收到 "警告函":"别以为是功臣就敢胡来,朕对事不对人。"
最绝的是对楚、淮阳案受牵连者的平反:"当年被流放的四百多家,全部迁回原籍,官府给盖房分田,既往不咎。" 有个在敦煌流放十年的书生,接到返乡文书时,望着洛阳方向哭了三天:"新皇帝这是给咱发 ' 人生重启券 ' 啊,以后就算种地,也要给东汉王朝当顺民。"
建初三年的明堂祭祀,刘炟玩起了 "儒学沉浸式体验"。他穿着十二章纹礼服,亲自给三老、五更行奉觞礼,礼毕后登灵台观天象,当场给太子和诸侯王上了堂《尚书》课:"'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咱治国就是要亲百姓、远奸佞,别以为当了皇族就高人一等。"
太学生们把这场 "天子公开课" 记录下来,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门口,各地儒生纷纷前来 "打卡"。有个从蜀郡来的老儒,摸着石碑上的字迹感叹:"明帝重法,章帝重儒,这才是汉家制度的阴阳调和。"
为了调和今古文经之争,刘炟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相当于给儒家经典搞了次 "官方认证"。会议持续数月,他亲自担任 "学术主持",调和各派争论:
今文经派:主张 "天人感应",强调祥瑞灾异;
古文经派:主张 "考据训诂",强调经典本义。
最后刘炟拍板:"别争了,祥瑞灾异是警示,经典本义是根本,两者都有用。" 会后整理的《白虎通义》,成了东汉版《儒学考试大纲》,太学生们的课本从此统一,再也不用为 "一句经文两种解释" 打架了。
刘炟对司法系统动了波 "温柔手术",下诏:
非死罪缓刑:不是谋反大逆的囚徒,立秋后再审理,给家人留够求情时间;
女囚优待:女囚允许家人探视,孕期囚徒可保外就医,相当于给监狱系统加了 "人文关怀" 模块;
赦免扩招:连 "脱籍流民" 都能通过自首获得户籍,既往不咎,堪称 "社会不稳定因素转化计划"。
洛阳监狱的狱卒发现,新皇帝的诏书下来后,囚徒们的怨气少了,甚至有人主动帮忙打扫牢房:"皇帝没把咱当牲口,咱也得争口气,出去好好种地。"
他还干了件得罪官僚的事 —— 废除 "刖刑宫刑 "等肉刑,改用" 髡钳城旦舂 "等劳役替代。有个酷吏上书反对,刘炟批道:" 肉体惩罚太野蛮,咱东汉是礼仪之邦,要让囚徒也有尊严。"从此,东汉的刑罚体系成了周边政权的" 文明标杆 ",匈奴使者来朝拜时,看见洛阳监狱没有断肢的囚徒,回去后竟也学着废除了部分酷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阗商人阿巴斯的账本上,建初四年的记录格外详细:"汉家新皇帝允许我们在伊吾庐自由通商,关税从十分之一降到二十分之一,带了十匹玉石,换了二十匹丝绸、五把铁剑,赚了!" 他不知道,这是刘炟 "轻资产运营" 的成果,西域商路的繁荣,让东汉的 GDP 悄悄增长。
被平反的楚案牵连者李老汉,手里攥着新分的田契,上面盖着洛阳尹的红印,田契末尾还写着 "建初元年皇帝大赦归乡"。他在田里种上粟米,秋收后特意留了最好的十斛,托商队送给洛阳的官府:"没啥能报答的,这是咱自己种的粮食,给皇帝尝尝。"
太学生王充在日记里写:"今日白虎观会议,皇帝调和今古文经,说 ' 学问是为了治国,不是为了吵架 '。吾等儒生,得遇明主,当效仲尼周游,为东汉教化四方。" 后来他写成《论衡》,成了东汉思想界的标杆人物。
刘炟的治国,像极了一场精心设计的 "柔道升级"—— 父亲明帝的硬核基建是骨架,他的柔性治理是血肉,两者结合让东汉王朝有了温度。他没有父亲的 "数据控" 严谨,却多了份 "同理心":
对百姓:牛疫时想到 "耕牛是农民的命",旱灾时想到 "流民需要尊严";
对官僚:既给考核压力,又留容错空间,明白 "基层官吏也不容易";
对边疆:知道 "武力征服不如贸易拉拢",理解 "尊重习俗才能长久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