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最新章节。
永平十八年的洛阳秋,金銮殿的铜鹤香炉飘出袅袅青烟,十九岁的刘炟盯着案头的传国玉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印纽上的螭龙纹。三天前他还是个在东宫读《诗经》的闲散皇子,此刻却身着十二旒冕服,端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三公九卿的山呼万岁,恍惚间像做了场不真实的梦。父亲汉明帝的遗诏还墨迹未干,那句 "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 如重锤般压在心头 —— 这个被朝臣称为 "宽容好儒" 的佛系太子,终究还是被推上了东汉王朝的 CEO 岗位。
登基大典刚结束,刘炟就干了件让满朝文武意外的事 —— 下诏大赦天下,堪称东汉版 "入职大礼包":
百姓福利:每人赐爵二级,孝悌力田者再加一级,流民可凭 "落户积分" 获得户籍,相当于给全国人民发了波 "身份升级包";
弱势群体:鳏寡孤独每人发三斛粟米,连监狱里的囚徒都能减罪一等,妥妥的 "人道主义关怀";
官僚安抚:拜三朝元老赵憙为太傅、窦融为太尉,特意引用《诗经》卖萌:"各位大佬都是公司高管,朕刚入职,以后咱们 '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 ',别惯着我啊。"
洛阳城的百姓举着新领的粟米袋子,在街头议论:"新皇帝没明帝的威严,倒像个会发福利的邻家大哥,看来以后日子能好过点。" 就连西域的使者都听说,东汉换了个 "好说话" 的天子,商队出发时多备了两倍的丝绸,准备试试新皇帝的 "柔性外交"。
大臣们提议给明帝上庙号 "显宗",刘炟几乎立刻批准,却在细节上玩起了 "去奢华化" 操作:"老爹一辈子节俭,遗诏说 ' 扫地而祭 ',那就按他说的办,牌位放在光烈皇后别室,别搞豪华祭祀套餐。" 这波操作,既给老爹刷了 "先帝圣德" 的存在感,又延续了明帝的极简主义,相当于给东汉皇室品牌做了次 "去泡沫化" 升级。
太常寺的老博士们感动得直抹泪,想起明帝在位时的严苛,忍不住感叹:"新皇帝懂得给先帝留体面,又不铺张浪费,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从此,东汉皇室祭祀成了 "简约风" 标杆,连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洛阳的皇帝祭天,用的是陶碗装粟米,比王莽时期的金器祭祀实在多了。
十月的日食让刘炟迎来第一个挑战,他学着父亲的样子 "避正殿、寝兵五日",却多了份年轻皇帝的坦诚:"朕刚接手就出灾异,肯定是哪里做得不好,大家有啥说啥,别藏着掖着。" 这波 "自黑式危机公关" 效果惊人,百官纷纷上封事,有人弹劾贵戚奢靡,有人建议放宽刑狱,刘炟照单全收,还特意批示:"说得对,朕马上改。"
洛阳的太学生们把这些批示抄在竹简上,在太学门口摆成 "皇帝纳谏墙",路过的百姓指着竹简说:"新皇帝肯听劝,比明帝那会儿敢说话多了。"
建初元年的牛疫,堪称东汉农业的 "黑天鹅事件"。各地奏报如雪片般飞来:"牛死过半,垦田锐减,谷价暴涨!" 刘炟紧急召开 "春耕保产会议",在尚书台拍板三条硬核措施:
医疗支援:从太医院调出半数太医,组成 "耕牛医疗队",带着草药奔赴各郡,病死的牛按市场价补偿,相当于给农民上了 "耕牛保险";
垦田动员:要求二千石官员必须下地督导春耕,每亩地的播种量、施肥标准都列成表格,完成度纳入绩效考核,妥妥的 "农业 KPI 考核";
土地开放:把上林苑、皇家猎场的荒地全部分给无地农民,允许先种后报,还贴心地提供官牛租借服务,三年后归还即可。
兖州的老农李老汉,牵着租借的官牛耕地,看着新分的两亩上林苑沃土,对儿子说:"明帝修渠,章帝分田,这爷俩接力给咱百姓谋活路,咱要是种不好地,对不起皇帝的苦心。"
牛疫未平,旱灾又至,兖、豫、徐三州赤地千里。刘炟没有搞求雨祭祀,而是启动 "粮食应急方案":
税收减免:三州田租刍稿全免,相当于给灾区发了 "税收红包";
精准赈济:要求郡县 "实核尤贫者",杜绝豪强冒领,亲自设计 "赈济登记卡",每户领粮数、家庭人口都要登记,防止基层官吏克扣;
流民安置:流民返乡可免费住官亭,官府提供 "一站式服务"—— 发路费、给种子、分耕地,甚至允许暂时借用官仓的粟米,秋收后再还。
洛阳的粥厂前,流民们排着队领粟米粥,看着碗里稠乎乎的米粥,有人小声说:"新皇帝的赈济比明帝那会儿细,连咱借的种子都记在账本上,不怕咱赖账,这是拿咱当自家人啊。"
明帝时期的戊己校尉耿恭被匈奴围困,刘炟派段彭率军救援,却在解围后干了件出人意料的事 —— 罢废戊己校尉,改屯田为 "柔性外交"。他在给窦固的密诏里写:"老爹在西域搞基建,咱换个玩法,让班超带三十个吏士去姑墨,别带太多兵马,玩 ' 轻资产运营 ',靠谋略和商路拉拢各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班超果然不负众望,用 "以夷制夷" 的策略,联合鄯善、于阗等国大破姑墨,刘炟趁机下诏:"西域屯田改为 ' 自助模式 ',汉军负责保护商路,屯田民可自主决定种什么,赚的钱不用上缴,相当于给西域搞了个 ' 经济特区 '。" 从此,西域商路的驼铃声越来越密,胡商们发现,汉家新皇帝不爱打仗,更爱通商,纷纷带着玉石、葡萄来换丝绸、铁器。
烧当羌叛乱,金城太守郝崇兵败,刘炟派马防挂帅平叛,行前特意交代:"咱东汉是 ' 柔道治国 '2.0 版,打赢了别屠杀,给羌人分牧场、送耕牛,教他们用铁犁种地。" 马防在临洮大破羌人后,刘炟的 "善后政策" 随即到位:
迁徙自由:愿意留下的羌人,和汉人一样分田,官府提供种子和农具;想回草原的,发放 "返乡补贴",派汉军护送;
贸易开放:设立 "汉羌互市点",允许羌人用牛羊换铁器、盐巴,还特别规定 "不得压价欺客",派护羌校尉专门监管。
羌人首领迷吾捧着汉军送来的铁犁,对部族长老说:"汉家天子不像以前的皇帝,非要我们学汉话、穿汉服,只要好好放牧种地,啥习俗都保留。跟着他们,牛羊有了保险,日子比在草原上安稳。"
针对孝廉选举不实,刘炟搞了波 "人才市场整顿",在诏书中直接开炮:"每年选上百孝廉,半数是贵戚子弟,没干过实事就当大官,这合理吗?" 他推出新制度:
双层考核:先考儒家经典(相当于笔试),再查地方政绩(相当于实操),基层干满三年才能提拔,杜绝 "空降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