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诸子百家散文(10)
4、《孟子》(3)
孟子的主要着作:
4)《舜发于畎亩之中》
原文:
孟子曰:
顺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释义:
《顺发于畎亩之中》大意是说,穷困挫折,能坚定人们的意志,激励人们有所作为。
处境安逸,能使凡庸的国君骄慢荒怠,已至亡国。
文章最主要的话在最末两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句也是孟子提出的命题。
它的写作方法,是用历史上的一些事例和人们容易理解的道理,来证明本文最后两句话的正确性。文章虽短,而结构却是紧凑完整的。
译文(参考):
孟子说:
舜原来在历山耕田,被尧举为辅佐,后继承帝位;
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后被殷帝用为相;
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后被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之后又辅佐周武王;
管仲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后被齐桓公用为相;
孙叔敖原隐居海滨,后被楚庄王用为令尹;
百里奚原隐居于都市,后被秦穆公举用为相。
因此,天将降下大责任于某人之前,必先使他经受心志之苦,劳累他的筋骨,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资财缺乏),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来(通过以上途径)使他惊动其心,坚忍其性,增强其能力。
人常犯过错,而后才能改正。被心性所困扰,被思虑所横塞,而后才会有所作为。
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憔悴的脸色,听到他吟咏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里面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弼的贤士,在外面无视敌国外患,国家肯定灭亡。
然后才知道:忧患能激励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能使人怠惰,以致身亡。
注释:
1、发:被起用。 畎(quan犬音)亩:田亩。舜原在历山耕田,年三十,尧举他为辅。后来继尧为帝。
2、举:被选拔。 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所以称版筑。 筑:捣土用的杵。
这句意思说:傅说(yue悦音)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帝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
3、这句意思说:胶鬲(ge革音)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姬昌(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4、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举用。
这句意思说: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
5、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隐居海滨。
这句意思说:楚庄王知道孙叔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6、百里奚:春秋时虞国人。
这句意思是:百里奚看到虞君不能有什么作为,于是逃到秦国,隐于都市。秦穆公举之于市,用他为相。
7、任:责任,担子。 也: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