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富婆与穷小伙的暖情微光》最新章节。
清晨五点,我就醒了。窗外青岛的海雾还未散去,潮湿的空气黏在皮肤上。手机屏幕亮起,是敏珠发来的消息:"起床了吗?我收拾好行李了。"
我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手指在键盘上悬停又放下。最后只回了个"嗯",配上个太阳表情。太矫情的话我说不出口,但胸口那股闷痛感却真实得要命。
酒店大堂里,敏珠已经办好了退房手续。她今天穿了件白色T恤和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比前两天见面时朴素许多,却让我更移不开眼。
"吃早饭了吗?"我问,声音比想象中沙哑。
敏珠摇摇头:"不饿。"她的眼睛有点肿,不知道是不是也没睡好。
我递给她一个纸袋:"路上吃。鲅鱼饺子和豆浆,这次不会骗你了。"
她接过袋子时,我们的指尖短暂相触,又迅速分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怪的尴尬,明明前两天还亲密无间,现在却连对视都变得困难。
出租车在晨雾中穿行,窗外的海时隐时现。敏珠一直看着窗外,而我则通过车窗反射偷看她的侧脸。
"欢喜,"她突然开口,"谢谢你这两天的陪伴。"
"应该的。"我挠挠头,"青岛人最好客了。"
敏珠转过头,眼神复杂:"只是...好客吗?"
我喉咙发紧,正想回答,司机大声说:"机场到了!"
国际出发大厅人来人往,推着行李车的工作人员大声吆喝着让路。敏珠的航班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登机,但我们谁都没提再坐一会儿的事。
"到了发个消息。"我说,手插在口袋里,无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嗯。"敏珠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我能有什么事?"我故作轻松地笑了,"每天海鲜啤酒,快活着呢。"
广播里开始催促乘客办理登机手续。敏珠深吸一口气,突然上前一步抱住了我。这个拥抱很用力,我能闻到她发丝间的洗发水香气,混合着一丝海风的咸涩。
"???."她在我耳边轻声说,然后迅速松开手,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向安检口。
我站在原地,像个傻子一样。那句话的意思我知道——"我爱你"。简单三个音节,却让我胸口一阵发烫。
直到她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人群中,我才慢慢转身离开。机场大厅的玻璃映出我的样子:头发乱糟糟的,眼睛红得像熬了通宵。
回到市区,我直接去了餐厅。老板老张正在门口抽烟,看到我挑了挑眉:"哟,今天不是休息吗?"
"闲着也是闲着。"我抓起围裙系上,"有什么要帮忙的?"
老张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没多问,只是指了指后厨:"去帮小王剥虾吧,今天婚宴要用的。"
后厨里,小王正对着一大盆基围虾发愁。看到我进来,他如释重负:"欢喜哥!快来救命!"
我拉过凳子坐下,机械地开始处理虾线。往常这种工作我最烦,今天却感谢它能占据我的双手和大脑。一只接一只,虾壳在指尖碎裂的声音清脆而有规律。
"欢喜哥,你手机在震。"不知过了多久,小王提醒我。
我擦擦手,掏出手机。是敏珠发来的照片——机舱窗口外的云海,配文:"起飞了。想你。"
简简单单三个字,让我的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我回了个"注意安全",想了想又加上个爱心emoji。发完自己都觉得肉麻,赶紧锁屏继续剥虾。
晚上回到家,我盯着手机上的Kakao Talk研究了半天。敏珠的头像是一只白色小狗,状态显示"飞行中"。我点开她的个人资料,发现她生日是下个月15号。
"得准备个礼物..."我自言自语,突然想起什么,翻出抽屉里的存折。数字不算多,但买张去首尔的机票应该够了。
手机突然震动,是视频通话请求。我手忙脚乱地接起来,屏幕里出现敏珠的脸。她似乎刚下飞机,背景是仁川机场的指示牌。
"能看到吗?"她问,声音有些断续。
"能!"我大声回答,然后意识到自己太激动,压低声音,"呃...一路顺利吗?"
"嗯。"敏珠笑了笑,把手机拿近了些,"我到家给你看我的公寓。现在要去坐机场大巴。"
"好,注意安全。"我笨拙地说,突然不知道该聊什么。前两天面对面时有说不完的话,现在隔着屏幕反而词穷了。
挂断后,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手机又震了一下,是敏珠发来的语音消息。我点开,她轻柔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欢喜,我到家了。首尔今天下雨了,让我想起遇见你的那天..."
我反复听了三遍,才按下录音键:"青岛今晚星星很多。我...有点想你。"
发出去后立刻觉得太直白,想撤回又不会操作,只好把手机扔到一边,用枕头捂住发烫的脸。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发展出了一套奇怪的远程恋爱仪式:每天早上敏珠会发一张首尔的天空照片,而我则回一张青岛的海;晚上我们视频,她教我简单的韩语,我则给她讲餐厅里的趣事。
一周后的深夜,我正在整理敏珠寄来的韩语学习资料(她居然给我买了全套教材),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敏珠视频通话",但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
我赶紧接起来,屏幕那端的敏珠脸色苍白,眼睛红肿,明显哭过。
"怎么了?"我立刻坐直身体。
"公司...项目出了问题。"她抽了抽鼻子,"我收集的青岛素材被总监否了,说不够商业化..."
原来敏珠的公司接的是韩国最大旅行社的青岛推广项目,她的实地考察报告被批评"太个人化"、"缺乏卖点"。
"他们想要什么?购物指南?网红打卡清单?"敏珠越说越激动,"青岛明明不止这些!"
我想起她镜头下的青岛:清晨渔船归港的码头,八大关雨后湿漉漉的梧桐,老城区转角处卖糖球的老人...确实不像旅行社宣传册上的样子。
"你做得对。"我坚定地说,"青岛就该是你拍的那样。"
敏珠破涕为笑:"你当然这么说。"
"我是认真的!"我抓过手机翻出相册,"看,我按你教的方法拍的餐厅后厨,连老张都说有生活气息。"
我们就这样隔着屏幕讨论到凌晨三点,最后敲定了一个折中方案:保留敏珠的人文视角,但增加一些实用信息。我负责提供青岛本地人才知道的小众景点和餐馆。
挂断前,敏珠突然说:"欢喜,我好像更想你了。"
屏幕这端的我心跳加速:"我也是。"
"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她问得很轻。
我盯着书桌上那张刚到的韩国签证,笑了:"很快。"
第二天上班时,我明显心不在焉。老张把我叫进办公室,神秘兮兮地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