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最新章节。
“聪明人的选择。“谢一扬将两箱现金推到徐世明面前,“下周香港郑氏集团会来看地,你知道该怎么做。“
一周后,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景象。
曾经的垃圾场已经被平整,表层覆盖了新鲜的草皮,几棵刚移植的银杏树点缀其间。谢一扬亲自陪同香港郑氏集团掌门人郑裕昌考察“生态住宅示范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生,这块地当真无污染?“郑裕昌狐疑地看着手中的评估报告,“我听说这里以前是...“
“垃圾填埋场?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谢一扬笑着指向远处的湿地公园,“经过我们三年生态修复,现在这里的空气质量比市中心还好。环保局的检测报告您也看到了,完全符合最高标准。“
郑裕昌蹲下身,抓起一把土闻了闻,只有青草和泥土的清香。他哪里知道,谢一扬提前三天就派人用香水喷洒了整个场地。
“价格呢?“
“八亿,比市价低30%。“谢一扬叹了口气,“要不是集团资金链紧张,我真舍不得卖。“
郑裕昌眼睛一亮——这块地按正常价值至少值十二亿。他故作矜持地思考了几分钟,最终伸出手:“成交!“
签约仪式在扬帆大厦隆重举行。武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桩“生态修复典范工程“,谢一扬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企业的环保责任“,而郑裕昌则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而沾沾自喜。
签约当晚,谢一扬的私人办公室里。
“老板,都安排好了。“张铁柱递上一份文件,“这是郑氏集团内部反对这笔交易的工程师名单,其中李兆基已经收了我们的钱,会在三个月后'意外发现'土壤污染问题。“
谢一扬满意地点点头:“法院那边呢?“
“周院长已经打过招呼,一旦郑氏集团以欺诈为由起诉,武汉中院会立即驳回,并强制执行合同。“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冰冷的光,“根据合同第37条附加条款,买方如因'自身判断失误'要求撤销交易,需支付相当于地价50%的违约金。“
谢一扬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长江夜景。四亿违约金加上八亿地款,郑氏集团将为这块垃圾场支付十二亿——正是这块地的实际价值。
“对了,马局长那边...“
“已经处理妥当。“张铁柱调出一段监控视频,画面中马国栋正在家中烧毁那份环保检测报告原件,“他儿子明天会'意外'获得加拿大绿卡,永远不会回国了。“
谢一扬轻轻摇晃着红酒杯,深红色的液体在灯光下像血一样鲜艳:“让我们为武汉未来的'生态豪宅'干杯。“
三个月后,正如谢一扬所料,郑氏集团的工程师在施工时挖出了未处理的污染土壤。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根本不适合住宅开发。
郑裕昌暴跳如雷,当即带着律师团赶到武汉,指控谢一扬商业欺诈,要求撤销合同并赔偿损失。
然而,当他的律师仔细研究合同时,脸色变得煞白——那份由谢一扬精心设计的合同中,明确写明“买方已充分了解地块历史并认可现状“,所有检测报告都被标注为“仅供参考“,最关键的是,争议解决条款规定必须在武汉法院审理。
开庭当天,郑裕昌亲眼见证了什么叫“法律黑洞“。法官只用了二十分钟就驳回了他的所有诉求,并当庭宣布强制执行合同——郑氏集团不仅拿不回八亿地款,还要额外支付四亿违约金。
“这是抢劫!“郑裕昌在法庭上咆哮。
谢一扬坐在旁听席上,铂金袖扣闪着冷光。当法官的法槌落下时,他轻轻对张铁柱说:“通知徐世明,该他'自杀'了。“
第二天,《长江日报》刊登了一则小新闻:华中评估公司老板徐世明因公司破产跳楼自杀,留下遗书承认在多个地产评估项目中造假。
而那块“生态住宅用地“,在谢一扬的操作下,很快被转手卖给了一家不知名的外资企业——实际上是他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空壳公司。十二亿资金通过复杂的跨境交易洗净,最终流入了他在瑞士银行的账户。
扬帆大厦顶层,谢一扬看着最新的财务报表,嘴角微微上扬。窗外,1993年的武汉正在飞速发展,而没人知道,那些看似光鲜的“生态工程“下面,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