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最新章节。
1993年2月7日,武汉郊区一处废弃的垃圾填埋场。
谢一扬站在小土坡上,锃亮的意大利皮鞋踩在泛着油光的黑土上。他俯身捏起一撮泥土,在指尖捻开,刺鼻的化学气味立刻钻入鼻腔。
“老板,检测结果出来了。“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递上一份刚打印的报告,“重金属超标47倍,有机污染物超标89倍,还有二恶英残留。“
谢一扬嘴角微微上扬,铂金袖扣在冬日阳光下闪着冷光:“完美。“
身后跟着的几位西装革履的男人面面相觑。其中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谢、谢总,这块地根本不适合任何开发,连工业用地标准都达不到...“
“徐总,你们华中评估公司去年做了多少单生意?“谢一扬突然问道,目光依然盯着远处武汉市区的轮廓线。
评估公司老板徐世明喉结滚动:“十、十二单...“
“听说你儿子在加拿大留学?学费不便宜吧?“谢一扬转过身,从张铁柱手中接过一份文件,“多伦多大学商学院,每年学费加生活费至少五万加元。“
徐世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谢一扬微笑着走近他,将文件拍在他胸口:“我需要这块地变成'生态住宅示范区',评估报告上土壤质量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你做得到,今年扬帆集团所有土地评估都交给你,外加两百万现金。“他顿了顿,“做不到,明天税务局就会收到你过去五年偷税漏税的证据。“
徐世明双腿发软,差点跪在地上。谢一扬伸手扶住他,声音轻柔得像在安慰孩子:“别紧张,我会告诉你具体怎么做。“
三小时后,扬帆大厦地下三层实验室。
林振华教授盯着培养皿中变异的土壤样本,眉头紧锁:“谢总,这种程度的污染至少需要十年自然降解,人工修复成本每平方米要两千元,整块地...“
“谁说我们要真的修复?“谢一扬打断他,从保险柜取出一瓶淡蓝色粉末,“这是2030年才发明的化学掩蔽剂,能暂时中和重金属离子,在检测时制造'净化'假象。“
林振华震惊地看着那瓶粉末:“这...这是...“
“有效期三个月,足够我们完成交易了。“谢一扬将粉末交给实验室助手,“按照1:1000的比例混合到表层土壤中,重点处理即将采样的区域。“
张铁柱的机械臂突然亮起警示灯:“老板,环保局的人到了。“
谢一扬整了整领带:“正好,带马副局长去看看我们的'生态修复技术'。“
大厦会议室里,武汉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国栋正不安地喝着茶。他是三天前通过周明远的关系被引荐给谢一扬的,当时这位年轻的商业巨子只说有“环保项目“要谈。
“马局长,久等了。“谢一扬大步走进会议室,身后跟着两个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环保科技成果。“
投影仪亮起,播放着经过剪辑的“土壤修复“视频。画面中,原本漆黑的土壤在喷洒某种蓝色液体后,迅速变成了肥沃的棕褐色。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生态修复剂X-7号,能在72小时内降解土壤中95%的污染物。“谢一扬脸不红心不跳地介绍道,“计划在郊区那块试验田进行大规模应用。“
马国栋瞪大眼睛:“这...这简直是奇迹!如果真能达到这种效果...“
“当然可以。“谢一扬微笑,“事实上,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处理。明天想请环保局的检测团队去取样,如果达标,希望马局长能签发一份'生态修复合格证明'。“
会议结束后,马国栋被“客气“地送上一辆奔驰车,座位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礼盒。当他回到家打开,发现里面是儿子在澳门赌场欠下三百万赌债的借条原件,以及一张五百万的支票。
第二天中午,垃圾填埋场。
环保局的检测团队在指定区域取了二十份土壤样本。谢一扬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明显被“特殊处理“过的区域——那里表层半米的土壤都混合了蓝色粉末,检测数据会漂亮得像公园绿地。
“谢总,初步检测结果令人振奋!“检测组长兴奋地跑来,“重金属含量全部低于国家标准,有机污染物也未检出,这简直是环保奇迹!“
谢一扬微笑点头:“科技改变生活。“
当晚,华中评估公司的豪华办公室里,徐世明颤抖着手在评估报告上盖章。报告显示,这块曾经的垃圾填埋场现在已达到“生态住宅用地一级标准“,建议开发高端低密度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