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离开小店小学时,天已经黑了。林小华想起走访时看到的那些孩子,有的怯生生地躲在爷爷奶奶身后,有的则早早承担起家务,稚嫩的脸上写满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回到家已是晚上九点多,林小华已经很饿了。
“又这么晚?”陈雪儿起身去厨房热饭,“你这几天比我还忙。”
林小华疲惫地倒在沙发上:“没办法,田坝小学的工程马上要开工,大走访的总结也得抓紧。”
陈雪儿端出热好的饭菜:“先吃饭吧,别把身体累垮了。”
林小华狼吞虎咽地吃着,他感觉今天的饭实在很香。
4月30日,林小华终于完成了对各校走访情况的全面梳理。他的汇报材料既有详实的数据支撑,又有深入的问题分析,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何校长看后连连点头:“小华啊,这份材料写得好,问题抓得准,建议也切实可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小华松了口气:“何校长,田坝小学那边明天开工,我需要准备什么?”
“明天县里领导都来,你负责接待和记录。”何校长想了想,“对了,带上相机,多拍些照片,特别是学生和家长的反应,这些素材以后宣传用得上。”
五一这天,林小华早早来到田坝小学,和老师们一起布置会场。校园里彩旗飘扬,主席台上方挂着“田坝小学扩建工程开工仪式”的红色横幅。
九点整,一辆辆轿车驶入校园。县政府徐县长、新任分管教育的王副县长、县教育局王局长,还有刚升任西江镇党委书记的孙镇长先后下车。林小华快步迎上去,一一问好。
“这位就是负责监督工程进度的林小华书记。”何校长向领导们介绍道。
徐县长五十多岁,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林书记!这个工程关系到近千名学生的未来,一定要把好关。”
林小华郑重地点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尽职尽责。”
开工仪式正式开始。徐县长在讲话中强调:“田坝小学扩建工程完成后,将造福两个镇8个村900多名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掌声雷动。林小华站在一旁,看到前排坐着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几位家长正小声讨论着新校舍的设计图,眼中满是憧憬。
“现在,请各位领导为田坝小学教学楼奠基!”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徐县长、王副县长等领导拿起系着红绸的铁锹,铲起第一铲混凝土,倒入奠基坑中。林小华赶紧按下快门,捕捉这历史性的一刻。随后,她又将镜头转向围观的学生和家长,记录下他们喜悦的表情。
仪式结束后,林小华找到孙镇长:“孙书记,我想写一篇关于今天开工仪式的报道,能不能请您审阅一下?”
孙镇长爽快地答应:“好啊,你写好后先发给我看看,我再联系县政府办把关。”
当晚,林小华在电脑前忙碌着,将白天拍摄的照片导入电脑,精心挑选了五张最具代表性的:领导奠基的瞬间、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家长认真查看设计图的专注表情、老教师欣慰的泪光、校园全景与施工机械的对比。
他的文章标题是《西城县乡村教育资源整合再出实招》,内容详实生动,既有领导重视的描述,又有群众反响的记录,还穿插了工程的具体细节和对未来影响的展望。
写完已近午夜,林小华拨通了孙镇长的电话:“孙书记,抱歉这么晚打扰您,稿件我已经写好了,现在发给您过目?”
电话那头孙镇长的声音带着笑意:“小林啊,工作这么拼?好,你发过来吧,我明天一早就处理。”
第二天上午,孙镇长打来电话:“稿子写得不错,县政府办也审核通过了,你可以投稿了。”
林小华立即照办。令她惊喜的是,稿件在第三天就见报了,虽然报社对标题做了调整,但五张照片全部刊登,并配以详细的解说文字,报道了全市乡村教育资源整合最新进展。
林小华拿着报纸仔细阅读窗外,春日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梧桐树上,新叶嫩绿,生机勃勃。林小华想起昨天在田坝小学看到的那群孩子,他们眼中的期待像星星一样闪亮。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但为了这些孩子能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所有的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