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葛明后世虽然农村长大,但是从小也不爱干农活,小时候跟着父母下田都是意思意思,至于出来捡麦穗自然也是意思意思,其他人都在忙,自己好歹也不能闲着不是?
出了庄子东边,就见麦田里一群人一字排开,戴着草帽弯着腰,挥舞着镰刀。这时代的庄户人家,干农活果然是专业的,这比后世的农村人厉害太多了。
葛明、小猴子年纪小,丁香年纪稍大,所以负责背着小篓子。三个孩子跟着后面拾麦穗,要捡起一个麦穗就需要弯腰一次,这个劳动强度实在太大了,片刻功夫葛明就汗流浃背。今天是个大日子,所以早上丁香服侍葛明穿的周正,虽然只是作为吉祥物出现,也意味着这身衣服实在太热了。
袁老道倒是云淡风轻,葛明心里嘀咕着,难怪古代不少皇帝都说佛道不事生产,要灭佛灭道呢。袁老道有夏练三伏的功夫,这么热都不出汗。
太辛苦了,葛明敲了敲有点肥肉的小腰,突然想起一首诗,不觉背诵起来: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袁老道走南闯北多年,见多识广,自然知道冒着烈日劳作有多辛苦。听到葛明的这首诗先是吃惊又是欣慰,吃惊的是葛明诗才,不禁心里想要叫好。欣慰的是悯农,这孩子心善。不过一股遗憾之意又油然而生,这小子好像真的不想做道士。
“小子,好诗句,比那首男儿当自强更好。”
葛明听到袁老道说话,便停止了拾麦穗的行为。
“袁先生,为何这首诗更好呢?”
“那首自然也是不错,人是需要有志向的,可是有志向的人如果心怀不正,反而会害更多的人。”
葛明自然听得懂袁老道的话,看来在袁老道的眼中,为人善良正直,远比有志向、有才华更加重要。葛明深深施了一礼:“小子受教了。”
袁老道很欣慰,不住的点头,感觉葛明确实听懂了。
葛明又接着说到:“小子还认为,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所以小子不打算拾麦穗了,打算去河边钓鱼,今天要钓很多鱼,中午让大家都有碗鱼汤喝。”说完转身就跑了,丁香和小猴子一看也赶紧跟着跑了。
袁老道心里嘀咕着:这小子看来是怕吃苦的,拾了一点麦穗就跑了。不过说的也对,扬长避短没有任何不对,无奈的跟在葛明身后走了。
葛明带着丁香和小猴子回到葛家老宅,放下篓子里的几根麦穗,带着鱼竿、酒米出门钓鱼。刚要出大门时,看到墙角有个小不大的锄头,应该是春来大哥在院子里侍弄豇豆、黄瓜留下的,让小猴子拎着锄头。
今天没有鸡蛋麦粉做饵料,但是不要紧,挖点蚯蚓做饵料也行。昨天钓鱼遇上不少鲫鱼,鲫鱼其实比较爱吃蚯蚓,关键是河里鲫鱼很多,虽然草鱼个头大,但是上钩比较慢,而且弄上来一条都需要很长时间,想要钓更多的鱼,还是钓鲫鱼比较靠谱。
出门时看到袁老道正在往回走,葛明冲着袁老道大喊了一声:“袁先生,今天带三个篓子。”说完就想起后世有个叫钓鱼的相声,里面那句“二他妈妈,今天带三块糖饼。”
袁老道无奈的冲着葛明摇摇手,表示知道了。
三个娃子来到河边,还是上次的位置,据说经常有人钓鱼的地方,鱼会养成过来觅食的习惯,这就是老钓位的魅力。先不着急钓鱼,用锄头随便找块荒地挖挖,蚯蚓这东西到处都有,不过用来钓鱼的蚯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女孩子见到这东西黏糊糊的东西没有不害怕,丁香也是如此,只有小猴子和葛明没心没肺挖的兴起。等挖好了蚯蚓,袁老道也带着三个篓子来了。
葛明在河边先把手洗了洗,然后打开坛子挖出了一点酒米,随便抛洒在上次钓鱼的位置,然后又洗洗手。这要是后世钓鱼佬看到非要鄙视不可,酒米打窝居然不用打窝器,一抛全撒脚面上,可是葛明不在乎,资源好你管不着。
袁老道也从坛子里捏了一点小米出来,还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酒味直冲鼻腔,顿觉稀奇。
“小子,这小米好像加了烈酒,白白糟蹋了好东西。”
“袁道长,这可是钓到鱼的关键哦。食物在水底发酵,就跟酿酒有点类似,会产生酒味,所以有酒味的地方代表有食物,久而久之对于鱼来说酒味就是食物的味道。没这东西,估计钓不到几条鱼。”葛明说起钓鱼经来自然头头是道,摇头晃脑好不得意。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道理的?怕是当今会钓鱼的都比不上你。”
葛明自认为大唐朝钓鱼技术天下第一,至少理论头头是道。可是让葛明说如何得知的,却又难以回答。
“小子浑浑噩噩很多年,几乎不言不语,但好像在另外一个世界待了很多年。很多东西小子也不知道如何得知,道长就当小子做了足足十年的长梦吧。”
葛明偷眼瞄了袁老道一眼,赶紧补充到:“要不是道长前段时间救了小子,小子怕是会一直浑浑噩噩下去。”
当时袁老道来看,这小子已经尽了阳寿,只是拗不过葛三爷的请求随便施救了一番,至于葛明为何没死,还变得聪慧,实在想破脑壳也想不出来。只能感慨:这小子有奇遇。
袁老道最近对葛明兴趣越发浓郁,本想再打听打听,奈何见到葛明专心钓鱼,也就算了。不为别的,又怕葛明给他作诗。才华是有的,就是这小子有些小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