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长安,黄昏,东宫
今天李建成的书房周围显得格外安静,不相干的人已经被赶的远远的,书房外只有薛万彻、冯立两人守门。这是李建成众多跟随者中,为数不多的两个猛将。
书房内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魏征和王珪都不在场,因为有些事情不能让魏征和王珪知道。
前有尉迟恭被告谋反,结果李元吉画蛇添足,让尉迟恭捡回了一条老命。好在程咬金虚报军功之事证据确凿,即将要去康州上任。
但是李世民手上良将众多,还有秦琼、段志玄、张公瑾、侯君集、张亮、屈突通等众多能征善战的武将,这些人有的在长安、有的人在洛阳。
总不能一个一个告发,然后一个个贬出京城,这有些不现实,而且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再说毕竟基本都是诬告,有个差错反而弄巧成拙,说不定还会受到反噬。
再说李建成就算得了皇位,也需要众多武将的支持,否则将来什么人为他征战?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正在偷偷谋划一件大事,一件歹毒又不能让旁人知道的大事。计策简单而且歹毒,甚至有些不要脸。
原来李建成早就遣人与东突厥接洽,希望获得东突厥的一些支持,最终选定了处罗可汗之子郁射设。双方约定郁射设带兵南下,李元吉带兵对抗,双方只需演上一场戏,都可以获得足够的好处。
许诺事成之后赠送郁射设大批金银财宝,郁射设觉得无非带兵南下而已,反正每年都要到大唐抢上几波,要的不过是金银财宝而已,现在假装带兵南下,一点损失都没有,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那这场戏对李建成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带兵,可以都督各路军马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这样就有足够的借口抽调秦王府的人马,不管是兵还是将都可以尽量抽走,这样李世民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也就在没有实力跟自己争皇位了。
至于抽调的秦王府将军,愿意投降的就升职加薪,不愿意的就看李建成的心情了。心情好就拿去送死,也算为国捐躯,心情不好随便按个罪名杀了也就是了。
这种事要是魏征和王珪知道了肯定是反对的,魏征和王珪是李建成的人不假,但是两人都是能臣,帮着李建成谋划皇位没问题,到那时出卖大唐的事情还是做不出来的。
但是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在大唐建立之初,李渊就跟突厥不清不楚,这几乎就是遗传。
当年晋阳起兵时,李渊就跟始毕可汗订立了合约,目的在于获得突厥的支持,以免平灭诸多反王时腹背受敌。至于合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后来突厥还送来了不少的战马,在李渊剿灭各家反王的时候突厥果然没有背后捅刀子。
但是后人从很多细节上能做个大致的推测,首先是旗帜的颜色,李渊起兵时旗帜的颜色是绛白旗,起兵的旗号是讨伐后主杨广,匡复隋杨正统。隋朝的旗帜是红色,突厥的旗帜是白色,所谓绛白就是一半红色一半白色,这就让后人有了无限遐想。
还有就是大唐建立之后,突厥人虽然不大举南侵,但是动不动就来勒索,李渊也尽可能满足突厥人狮子大开口的要求,总之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前,大唐在突厥面前还是比较憋屈的。
或者憋屈的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所以对待突厥的事情上李建成确实少了骨头。
李建成小声对李元吉说到:“四弟,突厥那边的事情已经办成了,不日就能南下,到时候只要包围乌城,孤王就上奏父皇推荐你带兵救援。”
李元吉苍蝇一样搓着双手,难掩饰心中的激动,兴奋的说到:“大哥,到时候尉迟恭必须调到我的帐下,嘿嘿嘿,到时候让他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李元吉对尉迟恭的恨,简直如同分手的恋人一般,执着而又畸形。
李建成听罢面色一沉,说到:“四弟,再也不可胡闹。尉迟恭不过一个莽夫,翻不起多大风浪,死不死不伤大雅,程咬金、秦琼等人才是最大的威胁。”
李元吉赶紧说到:“是是是,都听大哥的,管叫他们全部吃不了兜着走。”李元吉虽然嘴巴上这么说,但是最想弄死的还是尉迟恭,其他人死不死的自己根本就不关心。
我们的历史非常长,里面又全都是阴谋诡计。这种假装有外族入侵,然后带兵出征的经验,几百年之后会被一个叫做赵老二的人学会。
这家伙刚吃过了年夜饭就带兵应敌契丹,走到陈桥驿的时候喝多了,然后被属下盖上了黄袍,然后就成了皇帝,自己还装无辜,迫不得已。
人家李建成好歹是真的勾结了突厥,演戏都是全套的。赵老二就不同了,契丹南下完全就是假消息。可见前世之人不能胡来,不然后人就有样学样了,而且越发的过分。
果然没多少天,边关就有消息传来,东突厥兵马有异动。其实大唐跟突厥的摩擦,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次,朝堂之上本来也已经习以为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这次显得有些不同,因为草原民族经常会在秋天选择南下,北方游牧民族受不了中原地区的炎热,更关键的是秋天才是战马膘肥体壮的时候,过冬之前抢一把,也好舒舒服服过个肥年。正热的时候突厥人南下,这就显得跟以往完全不同,甚至有些不合情理。
太极殿上,兵部尚书李靖最先发言。在武德、贞观年间,不少功臣都有兵部尚书衔,但基本都是虚职,算是一种奖赏,此时真正的兵部尚书就是李靖,这才是管兵部事的一个人。
李靖双手抱着护板,站起来对着李渊施礼,说到:“启奏陛下,北方边关来报,东突厥兵马异动,三万骑兵已经靠近长城,臣请陛下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