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第36章 北朝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最新章节。

我记得那是个飘着槐花香的清晨。父皇的咳嗽声突然断了,永寿殿里的铜漏还在滴滴答答地响。太医令跪在龙床前发抖,手里攥着的药碗泼出褐色汁液,在青砖地上洇出个奇怪的形状,像极了上月猎到的那头瘸腿鹿。

那年我十二岁,掌心死死攥着父皇临终塞给我的半块虎符。冯姑母——就是后来的冯太后——把我推到群臣面前时,我闻到她衣襟里透出的沉香味。她指甲掐进我肩膀的力道,和八岁那年我背不出《劝学篇》时一模一样。

乙浑大将军的朝靴踏进殿门时,我正踮脚去够案上的镇纸。他的影子先扑到御案上,把阳光切成两半。"陛下该下旨追封先帝嫔妃了。"他说话时拇指摩挲着剑柄,剑鞘上的铜钉在青砖上划出细痕,像毒蛇游过的痕迹。

我转头去看珠帘后的冯姑母,她腕间的佛珠突然断了线。象牙珠子蹦跳着滚过丹墀,有一颗正巧停在乙浑靴尖前。他弯腰拾起来,咧开嘴笑的时候,我瞧见他后槽牙镶的金牙。

那天夜里我蜷在龙床上数更漏,听见值夜的宦官低声议论:"听说乙浑将军收了独孤家三车貂皮。"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得案头未批的奏折惨白。我突然想起上月秋狩,那只被围困的幼虎也是这样伏在笼中喘气。

乙浑大将军第一次朝会就带着佩剑上殿,剑鞘上的铜钉刮过青砖地,发出让人牙酸的声响。他奏请加封自己为丞相时,我偷眼去看冯姑母。她垂着眼睛转动手里的佛珠,象牙珠子碰在翡翠镯子上,叮的一声。

"准奏。"我的声音又尖又细,像春冰裂开时的脆响。那天散朝后,我在后苑摔了传国玉玺。青玉螭纽磕在太湖石上,冯姑母却笑着捡起来:"陛下可知,和氏璧当年也是摔不坏的?"

我开始明白,这座洛阳城就像棋盘,每个人都是棋子。冯姑母教我读《汉书》时,总在"外戚传"那几页折角。永寿殿的铜漏滴到卯时三刻,她会突然合上书问我:"若是霍光要废帝,当如何?"

建安三年的蝗灾来得蹊跷。蝗虫像黑云压过邙山,羽林军的马蹄声都被啃噬声盖住。我在太庙前跪了三天,膝盖浸在雨水里,听着大臣们争吵该不该开常平仓。最后是冯姑母带着禁军砸开粮库,她握着我的手在赈灾诏书上按玺印时,我才发现她的掌心全是冷汗。

十五岁亲政那日,我在明光殿摆了全羊宴。乙浑喝得满脸通红,说要给我献上西域舞姬。我端起鎏金酒樽走到他面前,酒液泼在他脸上时,满殿的烛火都晃了晃。羽林卫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时,这个曾经权倾朝野的老将军突然像孩子似的哭起来。

处理完乙浑党羽那夜,冯姑母在永宁寺点了长明灯。我站在檐下看雨,听她低声诵经。供桌上的青瓷瓶里插着新折的梨花,忽然"啪"地断成两截。她转身时眼角的泪光,不知是为超度亡灵,还是祭奠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推行俸禄制那年,平城的雪下得特别早。独孤尚书在朝堂上梗着脖子说:"鲜卑男儿向来靠战功取富贵,何需汉人那套官俸!"我摘下冠冕上的东珠砸过去,血顺着他的白须滴在獬豸纹地衣上。后来听说他绝食而死,我让太医往他嘴里灌参汤——要死也得等《均田令》颁布之后再死。

灭佛诏书颁下去那日,永宁寺的铜钟响了一整天。僧人们举着经幡跪在宫门外,梵唱声像潮水拍打着朱红宫墙。我站在角楼上,看士兵们拆毁佛塔。金箔从空中飘落,有个小沙弥突然撞向禁军的枪戟,血溅在《金刚经》石碑上,把"如梦幻泡影"几个字染得通红。

退居崇光宫那年秋天,我常在露台上看大雁南飞。冯姑母送来的汤药总是温的,银匙碰在碗沿的声响,让我想起当年她教我写字时,笔洗里晃动的涟漪。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重华殿的梅林。她鬓角的白发比雪还刺眼,我们隔着满地落花,谁也没提当年她教我念的第一句诗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那天早晨我咳出血来,染红了正在批的军报。羽林卫刚报说柔然犯边,墨迹在血渍里晕开,像极了那年蝗灾时的黑云。我最后望了眼案头的青铜朱雀灯,火苗噗地灭了。恍惚间听见孩童的笑声,转头却只看见永寿殿的纱帐在风里飘荡,龙床底下那双沾满泥水的靴子,原来一直没离开过。

崇光宫的青砖地总泛着潮气,我把奏折摊在膝上批阅,墨汁顺着纸缝洇开,像极了当年冯姑母教我临帖时故意打翻的砚台。那年她握着我的手写"制衡"二字,笔锋在"衡"字的最后一捺突然发力,生生戳破了宣纸。

"陛下可知,这满朝文武就像秤杆上的星子?"她抽走我手里的紫毫,在砚台边沿轻轻刮着,"重了这边,就轻了那边。"我当时盯着她腕间的翡翠镯子出神,那抹绿莹莹的光,后来总出现在我杀乙浑党羽的噩梦里。

推行俸禄制前夜,我在太庙跪了整宿。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烛火中忽明忽暗,拓跋什翼犍的鎏金牌位上落着灰,我想起史官说他当年用马鞭指着中原说"彼可取而代之"。如今他的子孙却要学汉人发俸禄,不知这位鲜卑雄主在地下作何感想。

独孤老尚书撞柱那日,血溅了三尺远。他临死前瞪着我嘶吼:"陛下是要断了鲜卑儿的脊梁!"我攥着染血的《均田令》草案,突然想起十二岁那年秋狩,他手把手教我拉弓时说过:"鹰隼折了翅膀,不如草鸡。"

冯姑母在长秋宫设宴那晚,特意让膳房做了奶酥烙。我嚼着熟悉的甜味,听她漫不经心地提起:"听说陛下要把独孤家的牧场分给汉人士族?"银匙碰在越窑青瓷碗上,发出玉磬般的清响。我盯着她发髻间的金步摇,那凤凰嘴里衔的东珠,正是我及冠时赐的贡品。

走出宫门时下起细雨,黄门侍郎举着伞追出来。我摆摆手,任雨丝打在滚着貂绒的朝服上。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泛着水光,倒映着两侧新栽的槐树影子。这些树苗是从河东迁来的,等它们长成时,不知这洛阳城里还有几人记得平城的白桦林。

灭佛诏书颁布后第七日,永宁寺的主持慧远求见。老和尚的袈裟补丁摞补丁,捧着化缘的钵却镶着七宝琉璃。"陛下可知,当年太武帝灭佛,最后落得什么下场?"他浑浊的眼珠盯着我案头的青铜朱雀灯,火苗突然爆了个灯花。

我让羽林卫把他架出去时,经卷散了一地。有张《地藏本愿经》飘到脚边,朱砂批注写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突然想起冯姑母礼佛时总爱念这段,不知她此刻在长秋宫焚的什么香。

退位诏书是我亲手写的。笔尖悬在"禅位"二字上良久,墨滴在明黄绢帛上,像极了那年独孤尚书溅在獬豸纹地衣上的血。五岁的宏儿被抱来按手印时,哇地哭出声。冯姑母掏出块糖塞给他,那糖纸是我小时候集过的波斯银箔。

住进崇光宫那夜,我在露台摆了盘残棋。黑子被白子围得水泄不通,就像当年我被困在乙浑府邸。忽然想起第一次杀人的情景,那个告密的黄门令喉咙里喷出的血,居然和御膳房的樱桃毕罗一个颜色。

最后一次咳血染红了柔然战报,我想召镇北将军入宫,喉咙却像塞了团棉絮。烛火摇曳中,似乎看见冯姑母站在纱帐后,还是我六岁那年穿的那袭月白襦裙。她伸手要抱我上龙椅,袖口的檀香味混着血腥气,熏得我睁不开眼。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关于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洼子村,又叫美女寡妇村,因为村中寡妇美艳绝伦而得名。村中男丁大多战死,导致寡妇居多。项幍只要提高美女寡妇们的好感度,就能获得各种武功秘籍变强。他把寡妇村作为战略根据地,打造了一支震惊世人的特种现代化部队。开启了美女妻妾如云,逍遥快活的大秦人生。====片段======路人甲:“听说,项韬力大无穷,犹如蛮牛!对手:“无妨,色是刮骨刀,那项韬身旁美女如云,寡妇成群,
我爱吃生芒果
终极一班之我为999
终极一班之我为999
关于终极一班之我为999:[半系统+半幕后+半娱乐]孤影年仅20,便是全球500强,龙腾集团董事长,被人称为全球最年轻的董事长。某天,在家浏览视屏的影仔一拳打爆了电脑,从而上至新闻。下到小巷,全国皆知的风云人物,半幕后流,第一卷没有多大存在感第二卷,第三卷等等才是主场简介无力,看之有力。
串串烧
仙秦:祖龙觉醒
仙秦:祖龙觉醒
关于仙秦:祖龙觉醒:陆长安握着青铜碎片跌入秦始皇陵,眼前浮现血色文字:「系统激活——当前任务:用张良之血重绘山河社稷图」沙丘宫内,赵高妖爪正撕扯始皇龙躯;骊山深处,十二金人机关阵吞吐周天星辰;九幽冥河,蒙恬三十万英灵被困杀阵...
墨森张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从攻略太后开始:身穿异世界的张小凡成了一个小太监。一开始他只想苟且偷生存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他被太后选中进宫……太后:“小凡子是我的人,谁动谁死!”皇后:“小凡子,听说你又给别的狐狸精作诗了?”贵妃:“你这个讨人厌的小太监,本宫真想咬死你!”淑妃:“小凡子,本宫对你念念不忘,以后记得每天这个时辰来看望本宫!”公主:“小凡子,我有了…”皇帝:“为什么在朕的后宫?小凡子在说话比朕还好使?朕要砍了他!”
松子a
三国之杨家天下
三国之杨家天下
关于三国之杨家天下:这是本人第二次写三国题材。第一次因为个人时间问题,有些仓促。希望大家原谅。这也是本人最后一次写三国题材了。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同为汉末的高门望族,但袁家有袁绍、袁术两兄弟参与了群雄逐鹿。而杨家呢?可以说文不成,武不就。最出名的还是一个因为“聪明而送掉自己性命的杨修。但,谁说杨家无人呢?
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