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第47章 心病难医(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既然你推荐他们两个,证明他们两个必然有过人之处。”

李隆基扭头喊道:“高力士!传董延光和安禄山进宫。”

高力士有点不愿意但是君命难违,只能去传唤董延光和安禄山。

安禄山气喘吁吁的进了大殿,看到李林甫也在现场,一双奸诈的小眼睛转了转,走到李隆基跟前说道:“陛下!”

李隆基笑道:“胡儿因何气喘?”

安禄山憨笑道:“见到陛下太激动了。”

“哈哈哈!”

李隆基忍不住笑了起来,

安禄山跟着傻笑了起来。

“坐!”

“谢陛下”

安禄山左右看了看,并没有去李林甫的对面坐,而是走到李林甫跟前拱手说道:“李相!”

李林甫眯着眼微微笑了笑,然后一声不吭。

安禄山一副谨小慎微的表情走到李林甫下边跪坐。

安禄山刚坐好,就从殿外进来一人。

董延光进殿扫了一圈,然后走到李隆基跟前拜道:“臣董延光拜见陛下!”

“董将军免礼!坐!”

“臣谢陛下!”

董延光扫了一下大殿,然后到李林甫和安禄山面前见了礼,接着挨着安禄山跪坐。

李隆基看人到齐了,于是说道:“刚才朕问李相陇右的军情,但是李相是文官不懂兵事,于是就向朕推荐了你们二位,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李隆基说完,安禄山和董延光看向了李林甫,他们实在不知道到底怎么个情况?这要是说错了怎么办?

两个人看李林甫稳住泰山,只能互相看了看谁都没动,都想着对方先出去试试水,免得第一个出去说错了就坏事了。

李隆基一看二人傻愣愣的坐着没动,于是问道:“谁先说?”

二人还没人动。

李林甫一看接道:“陛下想让二位将军讨论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拿下石堡城。”

李林甫说完安禄山和董延光终于明白了什么事,只不过这事有点蹊跷啊,不是应该问王忠嗣吗?

李隆基等李林甫说完补充道:“李相说的不错!石堡城是一把悬在陇右头上的一把剑,王忠嗣上言石堡城现在不可取,但是不取石堡城朕心难安,所以想让你们二人出出主意。”

安禄山和董延光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这是准备让王忠嗣一边凉快去呀,二人听完心中暗喜,只不过二人高兴的原因不一样。

安禄山之所以高兴是因为王忠嗣曾经向李隆基谏言他有不臣之心。

事情起因是安禄山以抵御奚族和契丹侵扰修建了雄武城。然后又以兵力不足为借口向王忠嗣借兵驻防雄武城,其目的就是想截留士兵。王忠嗣看出了安禄山的鬼把戏,于是亲自带兵提前去了雄武城,到雄武城发现雄武城内竟然囤积着大量的兵器铠甲,于是王忠嗣就向李隆基揭发安禄山有不臣之心,只不过李隆基对于此事根本就没放心上。

董延光之所以高兴是他曾经向王忠嗣谏言拿下石堡城,但是被王忠嗣拒绝了,并且还斥责董延光不懂兵事,董延光于是就投靠了李林甫。

董延光作为陇右将领自然是对陇右熟悉,于是起身说道:“只要陛下信任臣,臣愿意为陛下取了石堡城。”

李隆基心中一喜说道:“王忠嗣说取石堡城将会有数万伤亡,所得不如所亏呀!”

李林甫看向安禄山,安禄山连忙起身说道:“陛下石堡城只不过是一弹丸之地,如何会有数万伤亡?只不过是危言耸听而已。何况石堡城对于我大唐太重要了,岂能以伤亡大小来衡量得失!”

李隆基没有吭声。

李林甫起身说道:“陛下!兵事臣不懂,但是臣知道刮骨疗伤,我相信董将军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李隆基似乎是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然后起身说道:“好!既然如此,朕就下旨让王忠嗣全力配合你拿下石堡城。”

董延光一听立刻下拜说道:“臣定不辱使命,万死不辞。”

李隆基最大的心病解决了,心里轻松了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就是找一把杀人的刀而已,李隆基找李林甫,李林甫找董延光和安禄山。

安禄山和董延光走了,大殿内只剩下了李林甫。

李隆基说道:“安西高仙芝和夫蒙灵察不和,并且杂胡众多,今日归服明日叛,还有大食,如此这般我怕安西不稳影响了大局,你可有什么办法?”

李林甫想了想说道:“既然高仙芝和夫蒙灵察不和,就把他们分开好了,只是谁去谁留还需陛下裁决。”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朕想留下高仙芝,只是高仙芝得罪人太多了,朕总不能将所有安西将领撤换了,现在需要一个人在众将不服的时候可以协助高仙芝震慑他们才行。”

李林甫听摸着胡须陷入了思考。思考了很长时间突然他有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并且还能将李倓赶出长安。

pS1:王忠嗣除了节度使的武官官职,王忠嗣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文官官职御史大夫。这御史大夫可是个牛逼的官,从品级上相当于副宰相,古代如果没有宰相御史大夫可以直接升任宰相,并且御史大夫的主要责任是监察百官,特别是监督宰相,节度使虽然手握兵权,但是品级并不高。因此王忠嗣被人称作王大夫。

pS2:唐朝实行群相制,不管你任何种职务,只要你的官职后面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你就是相(常委)。但是在这所有宰相里面有三个相分别是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但在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曾担任过尚书令,因此该职位在唐代并未实授,而是虚置,尚书省实际长官是左右仆射,而左右仆射基本都有中书令和侍中兼任。陈希烈开始官职是门下侍郎加同平章事,李隆基在天宝中期将门下省长官侍中名字改为左相,中书令改为右相。

pS3:李隆基和李林甫的君臣关系关系,如果深挖你会发现他们两个的关系与乾隆和和珅的关系很像。

李隆基和乾隆年轻的时候都说的过去,都是到了晚年成了“老糊涂蛋”,并且二人都特别能活(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李亨把李隆基软禁起来折磨,说不定他真能做60年皇帝)。还有就是他们做皇帝的时候都是国力最强盛的时候。并且每个人都有一个“宠臣”,而且这个“宠臣”都特别能干,权力基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隆基和乾隆挥霍花钱能力差不了多少,乾隆甚至都掏空了国库,二人对于开疆扩土那不是一般的热衷。

李隆基很清楚李林甫是什么样的人,乾隆也很清楚和珅是什么样的人人,而李林甫和和珅都特别懂圣心,并且两个人都知道自己在皇帝身边充当什么角色。

李林甫和和珅一样都特别爱钱,猜测有很大可能是“自污”,毕竟权利大的吓死人。都知道和珅家里有很多钱,但是李林甫能把柜坊(银行)开到大食国,可以想想李林甫家里多有钱,就好比美联储是李林甫的私人财产。

以上只代表作者个人看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请摄政王赴死
请摄政王赴死
楚玉渊穿越成大雍帝国皇帝的废物四皇弟,阴差阳错又成了摄政王。内祛帝国疾忧,稳帝国庙堂。外平南疆、镇北原、定西胡,八荒宇内,四海来朝。摄政王楚玉渊已拥雄兵百万,身边谋士如云,权倾朝野。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元和十年,幼帝加冠典礼上,文武百官跪请摄政王赴死。
藏花主人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智渊闹大明:当现代宅男李智渊一觉醒来,竟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成了一个穷书生。本想在这古代混个小日子,谁知一不小心卷入了推翻朱元璋的大业。他凭借着沉着冷静的头脑和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与江湖之间李智渊将如何用他的智慧和幽默,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又能否在这古代的乱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爱吃私厨鸡腿的白如雪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好消息:朱权穿越到了大乾,成为了大乾王朝的第一继承人大皇子!坏消息:大乾皇帝,偏信妖后,想立二皇子为嗣,将朱权赶到了北地,修建长城,抵抗匈奴!好消息:被发配北疆的朱权,意外觉醒了名将召唤系统,开局就召唤了SSS级军队,西凉铁骑!坏消息:天崩开局,万余匈奴骑兵,悄然而下,在朱权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彻底围困了他所在的城池!西凉铁骑还没赶到,派出的使者,又被追杀,大皇子朱权,危在旦夕!
没事不取名
大梁逍遥王爷
大梁逍遥王爷
特种兵王李默穿越成大梁闲散王爷,面对新帝猜忌与官场腐败,他深入益州,揭露太守贪腐,肃清官场。从闲散王爷到铁腕权臣,李默凭借现代智慧与军事才能,步步为营,斗权臣、平叛乱、改革朝政,最终逆袭成为大梁王朝的中流砥柱。
蛋黄拌面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穿越成大周最惨九皇子,父皇忽视,兄弟阋墙,就藩在极北苦寒之地就要饿死。不怕!我有签到系统!“叮!签到成功,获得神物玉米种子!”种玉米,建良田,收流民,屯粮百万!世人皆笑我痴傻,殊不知,这极北之地,已成我手中最强王牌!父皇不疼?兄弟相轻?待我铁骑南下之日,便是这天下易主之时!
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