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公元747年十月,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六载。
勤政务本楼。
李隆基最近遇到了两件开心事。
第一件喜事是陈希烈从天竺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了天竺的使者。陈希烈之所以能出使天竺都是李倓的举荐之功,
去年李倓推托没有去陇右,而是举荐了陈希烈。
李隆基让李倓去陇右也不是真的想查王忠嗣什么,其实说实话他还是很信任王忠嗣的,他之所以让李倓去陇右就是敲打王忠嗣一下,赶紧给我打石堡城。
陈希烈是什么样的人李隆基很清楚,当初李林甫举荐陈希烈为相的用心,李隆基也知道但是他并没有多说。所以李倓举荐陈希烈是李隆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后来选派天竺大使的时候,李倓又举荐了陈希烈,一开始李隆基还不太相信陈希烈的能力,但是经不住李倓力荐,只能算勉强同意。
李隆基没想到陈希烈是个辩才,直接把天竺忽悠住了,并且天竺的大使竟然不远万里跟着陈希烈来了大唐。
第二件喜事是高仙芝已经平定了小勃律(帕米尔高原西北部),并且还俘获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只不过安西四镇内部争权夺利比较严重,从边城令送回来的消息,高仙芝和夫蒙灵察矛盾重重。
安西将领和高仙芝关系也都不好,对于此事李隆基也是忧心忡忡,他害怕这些会影响他的整个战略布局。
李隆基回身看了看身后大唐的舆图,吐蕃现在基本上处于四面围困的状态,东南边有剑南道、南诏、天竺,西北有河西道、安西四镇,东边是陇右道。
虽然围困之势已成,但是李隆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想这围困局势有什么瑕疵,但是偏偏如此完美的围困之局有两个瑕疵,一个是充满变数的大食国,还有一个是陇右道。
特别是陇右道的石堡城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的心窝里让他彻夜难眠。
去年王忠嗣虽然打退了吐蕃对河州、海晏的进攻,但是今年年初吐蕃又对贵德的屯垦区进行了大规模进攻。
大唐现在睥睨天下,从来都是打别人,现在被吐蕃打,李隆基受不了。
上个月李隆基又派人去陇右询问战备情况,可是没想到王忠嗣竟然给李隆基上了一份避战奏折。李隆基看完奏折对于王忠嗣可以说失望至极。
李隆基将视线从大唐舆图上移开,然后在殿内来回走动。
思量半晌,李隆基停住脚步。
“高力士!”
“老奴在!”
“传建宁进宫!”
“老奴遵旨!”
李隆基看到高力士即将离开,突然觉得不妥于是连忙喊住高力士。
“高力士!”
高力士听到李隆基的声音连忙停住脚步,转身说道:“陛下!”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不用叫他了,传李林甫吧!”
高力士听李隆基说完一愣,随即又说道:“老奴遵旨!”
李林甫进了勤政务本楼就看到了大唐舆图,然后在舆图上轻轻扫了一眼,发现舆图上陇右和安西的位置做了红色的标注,李林甫心里基本了解了李隆基的心思。
“臣李林甫拜见陛下!”
李隆基从龙椅上起身问道:“天竺使团的情况现在如何?”
李林甫连忙回道:“回陛下!天竺苦吐蕃久矣!对于此次和大唐的盟约诚意十足,现在礼部正在草拟盟约条款。”
李隆基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只要天竺愿意和我们达成盟约,盐我们可以多让些利益无所谓。”
“臣遵旨!”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朕听说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和南诏王皮逻阁之间有些不愉快,因此朕想派个使臣去一趟南诏国,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李林甫立刻应道:“陛下!陈希烈不是回来了吗?臣推荐陈希烈出使南诏国!”
李隆基听到李林甫推荐陈希烈瞬间笑了,说道:“好是好!只是他这样不停的来往奔波,朕于心不忍啊!”
李林甫说道:“陛下!所谓人尽其才,陈相有此才能,如果不用就太可惜,更何况陛下如此重用陈相,陈相自然也会感念圣恩的。”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朕也不能亏待了陈希烈。”
李隆基转向李林甫说道:“让中书省拟旨:迁陈希烈左相、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即可出发出使南诏国。”
李林甫连忙说道:“臣遵旨!”
李隆基说完走到大唐舆图前面,指了指陇右的石堡城,说道:“此地!朕的心病!”
李林甫心中微微一喜说道:“王大夫(王忠嗣)智勇双全,区区一个石堡城难道拿不下吗?”
李林甫提到王忠嗣就让李隆基心中一股怨气。
李隆基走到龙案上拿起一本奏折递给李林甫沉声说道:“你自己看看!”
李林甫恭敬的接过奏章打开一看发现是王忠嗣给李隆基上的奏本,内容是: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
李林甫看完心中大喜:“好家伙!正没机会除去这个心腹之患呢!圣人给了王忠嗣那么多机会,这王忠嗣现在竟然明着抗旨,这不是找死吗?”
李林甫想了想说道:“陛下!臣就是一文臣!不懂行军打仗!王大夫所说的臣不敢断言,这事需要问问诸位将军才是!”
李隆基看了看李林甫问道:“你觉得朕找谁可以给朕除去此心病?”
李林甫回道:“镇西军兵马使董延光和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此刻就在长安。”
李隆基听完微微一笑说道:“董延光和胡儿(安禄山)恐怕不行吧!”
李林甫说道:“他们确实不如陛下,但是他们总比臣强吧!”
李林甫很会夸人,让李隆基心里美滋滋的。
“哈哈哈!”李隆基笑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