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军事都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服从经济。
就譬如农民起义说到底就是为了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这些都是经济财富。
大唐和吐蕃的战争的本质就是经济利益,大唐需要维护大唐西域的利益和对外贸易利益,而吐蕃需要更广阔的土地和财富。
杨悦满眼小小星星的看着李倓问道:“书上也没这些东西你从哪里学的!”
李倓呵呵一笑说道:“我这是天生的,并且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
“切!吹牛!不说算了!大半天你就和圣人说“割肉”这件事吗?”
“没说!”
“没说?”
“只说了前半段后半段没说!”
“为什么?”
“割肉这事我可不敢在他面前!说了我恐怕小命不保,更何况他都老糊涂了!他只会搞政治斗争,从别人身上割肉,哪像娘子你一样聪慧过人,一点就通,懂的从自己身上割肉。”
“滚!”
杨悦知道李倓不想说有他不想说的理由因此也就没有再问。
李倓和李隆基除了讨论内政,并且还讨论了陇右最近的战况。
李倓离开后吐蕃果然和李倓预料的差不多,吐蕃大规模进攻河州、海晏。由于王忠嗣的提前布置,吐蕃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还吃了亏。只不过王忠嗣没有趁机进军,李隆基对此似乎是有点不高兴,李隆基想让李倓去陇右一趟。
即便不去李倓也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王忠嗣不想进攻。
李倓本来不想去的,但是李倓又怕李隆基万一派个人去了,回来一通说王忠嗣绝对没好果子吃,因此李倓不得不应下,就是走个过场也得去转一圈。
只不过有一个地方李倓失算了,尚结赞这个小瘪三第二次回去后变聪明了,开始学着搞阴谋了,他给吐蕃高层出个主意,在吐蕃大军进攻陇右的时候,派人去沙洲游说迁居在沙洲的吐谷浑部众,因为事情太过突然河西的墨离军吃了大亏,并且玉门关差点被攻破吐谷浑叛军攻破。
“娘子!”
李倓喊了一声准备出门的杨悦。
杨悦听到李倓喊娘子脸立刻拉了下来,因为每次李倓开始喊杨悦娘子,就是李倓要做让杨悦不高兴的事了。
“干啥?又准备浪啥去里?”
李倓挠了挠头弱弱地说道:“我可能要出一趟远门!”
“多远?”
“陇右!”
“不行!”
“圣谕!”
“唉……”
杨悦长长出了一口气问道:“多久?”
“很快!”
“你别给我打马虎眼!到底要去多久?”
“我发誓不是去打仗,圣人派我去调查王忠嗣。”
杨悦一听立刻变的慎重了起来问道:“派你去调查王大夫,他这是犯了什么错了吗?”
李倓没法只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杨悦说道:“你咋不劝劝啊?”
李倓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劝了!但是他是一根筋我有什么办法!”
李倓也是恼火,你要是碰上一根筋、认死理的人真的没有办法,如果王忠嗣是那种好说话的人,他也不会被贬了以后自己想不开郁郁而终了。
杨悦想了想说道:“我觉得你去不合适?”
李倓说道:“为何?”
杨悦说道:“王忠嗣是你伯父,你去查算什么?就算是圣人让你的也未必没有闲言碎语,更何况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伯父随便编一个粮草不齐就能说的过去,再说现在是农时轻而易举就能糊弄过去,你何必跑来跑去的。”
李倓一听觉得也是,这种借口杨悦都能想的到谁能想不到呢?自己去查出来问题了别人说我大义灭亲,查不出来肯定有人闲言碎语,这很不符合自己置身事外的主张。
李倓说道:“对!你说的对!我去确实不合适,那推荐谁去合适呢?”
李倓有点头疼了,因为必须找一个圣人和李林甫那边都能接受的人,并且这个人还得是个老好人才行。
杨悦眨了眨眼睛说道:“文武百官那么多人,你自己不是号称天下第一聪明人吗?你扒扒捡捡都找不到一个人吗?”
突然李倓想到了一个人,于是看向杨悦说道:“让我老泰山去怎么样?”
“不行!”
杨悦直接否定了。
“为啥?”
“不为啥!他不行!”
“我说他行他就行!”
杨悦有点生气了说道:“既然我阿耶行!那李林甫和陈希烈也行。”
李倓一愣说道:“你说啥?”
杨悦瞪着眼睛说道:“我说李林甫和陈希烈也行!”
李倓抱着杨悦就亲了一口说道:“杨悦你真是太有才了!”
李倓说完放下杨悦就往门外跑。
杨悦一看连忙追了出去说道:“大晚上的你干嘛去?”
“面圣!”
“明天去不行吗?”
李倓早已经跑的没了影子,根本没有听到后面的话。
杨悦只能对着茫茫夜色说了一句:“这是又癔症了?”
杨悦回过头突然心里一惊自言自语道:“他不会真的推荐李林甫吧?”
杨悦说完撩起襦裙就准备出门去追李倓,不过杨悦到了门口又守住了脚退了回来。
不是杨悦提醒李倓真的把陈希烈这个大活宝给忘了,陈希烈满足了李倓的所有要求。
pS2:陈希烈是进士及第,门下侍郎、崇玄馆大学士,他在李适之罢相以后由李林甫推荐做了宰相。
李林甫之所以推荐陈希烈做宰相,是因为陈希烈这个人柔佞易制不和李林甫争权,说难听点陈希烈就是个舔狗、毫无主见。其次陈希烈经常玩神符天降祥瑞取媚于李隆基,李隆基特别喜欢他。
陈希烈对于权利政务什么的根本不再意,他最在意的是宰相这个职位、名号,别人见面了称他一句阁老或者陈相。
政事都是李林甫处理,而他所做的事就是每天坐在政事堂在公文上签他的名字。
不过陈希烈也不是没脾气,就因为李隆基和杨国忠无缘无故罢了他的相位,安史之乱时直接投降,并且跑到安禄山哪里去做宰相。也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不让我做宰相,有人让我做宰相。
陈希烈也有一个优点,就是特别能说,一般舔狗都能说会道,嘴里没货你也做不成舔狗。
根据太平广记记载:陈希烈进士及第后,曾为人撰写碑文。后此人获罪抄家,陈希烈也因碑文受到牵连,以为同党,送交河南尹衙门。陈希烈毫无惧意,自我辩护,洋洋洒洒百余言。河南尹薛季昶非常惊奇,把他请上厅来,道:“你将来能当宰相,我要把子孙托付给你。”
牛不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从阶下囚成为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