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东方朔毫不示弱,与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舌战。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言辞之犀利,让周围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最终,汉武帝被东方朔的机智和口才所折服,下令让倡监鞭打郭舍人。
经此一事,东方朔名声大噪,被汉武帝拜为常侍郎。
建元三年,汉武帝为了满足自己游玩打猎的喜好,打算修建上林苑。
这一消息传出后,东方朔心急如焚,他深知修建上林苑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损害百姓的利益。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篇奏章,第二天一早便跪在汉武帝面前,神情严肃地进谏:“陛下,臣听闻国君谦逊静穆,天象就会呈现福祥;国君骄奢靡丽,天象就会出现灾异。如今陛下想要修建上林苑,这片土地肥沃富饶,百姓们在这里耕种收获,以此为生。若在此修建林苑,不仅会断绝百姓的生计,引发民怨,还会让国家陷入劳民伤财的困境。当年,殷商纣王因修建奢华的宫殿,引得诸侯纷纷背叛;楚灵王因建造章华台,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秦朝因兴建阿房宫,最终引发了天下大乱。这些惨痛的教训,陛下不可不引以为戒啊!”
说着,他呈上《泰阶六符》,希望汉武帝能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来调整国家的政策。
汉武帝听后,沉默良久,他虽对东方朔的直言进谏感到有些不悦,但内心也不得不承认东方朔说得有道理。
最终,汉武帝还是下令修建了上林苑,但对东方朔的胆识和见识更加赞赏,拜他为太中大夫,赐黄金百斤。
元光六年,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的男宠董偃,深得汉武帝喜爱。
一日,汉武帝为馆陶公主在宣室设酒宴,并派谒者去请董偃赴宴。
东方朔得知后,手持戟站在台阶下,坚决阻拦董偃进入宣室。
他义正言辞地对汉武帝说:“陛下,董偃有三条死罪,绝不可进入宣室。其一,他身为臣子,却私下侍奉公主,严重违背了君臣之礼;其二,他败坏男女之间的教化,搅乱婚姻礼制,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尊严;其三,他怂恿陛下崇尚奢侈享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阻碍陛下专注于国家大事。宣室乃先帝正殿,是处理军国大政的地方,非重大事务,不得入内。若让董偃进入,淫乱之风将逐渐蔓延,国家必将陷入危机!”
汉武帝听后,脸色一阵白一阵红,沉默片刻后说:“我已经设好酒宴了,这次就先让他进来,以后我会注意的。”
东方朔却不肯罢休,他继续说道:“陛下,春秋时期,竖刁自宫、易牙烹子,迷惑了齐桓公,最终导致齐国大乱;庆父不死,鲁国永无宁日。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啊!陛下若不及时制止,恐重蹈覆辙。”
汉武帝被东方朔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他沉思良久,最终下令停止引董偃进入宣室,改为在北宫设宴,并将东司马门改名为东交门。
事后,汉武帝赐给东方朔黄金三十斤,对董偃的宠幸也日渐衰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武帝身边人才辈出,卫青、霍去病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主父偃、张汤等在朝堂上大展宏图,备受重用。而东方朔虽才华横溢,却始终未能得到汉武帝的真正重用。
元朔三年的一天,东方朔从殿内经过,一群郎官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嘲笑他是个狂人。
东方朔苦笑着摇头,对他们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朝’。古时之人,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隐居于深山之中;而我,在这繁华的宫殿里,同样能避世全身。”
说罢,他独自来到酒席间,借酒消愁,唱道:“隐居于尘世中,避世于金马门。宫殿里尚可避世全身,又何必隐居于深山茅舍之中。”
歌声中充满了无奈与自嘲。
元封元年,国家事务繁忙,公孙弘、司马迁等人都奉命出使国外,有的还担任了郡守、诸侯相,职位升到了公卿。
东方朔虽曾一度升到太中大夫,但后来又长期担任郎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不甘心就此埋没,多次上书汉武帝,陈述耕战强国之策,希望能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重用。
然而,汉武帝始终只把他当作一个诙谐调笑的弄臣,对他的建议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每次东方朔满怀期待地呈上奏章,得到的却只是汉武帝的几句敷衍之词,这让他感到无比失望。
天汉三年,东方朔因醉酒在殿堂小便,犯下大罪,被免为庶人,只能在宦官署待诏。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东方朔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他整日借酒消愁,回忆着自己曾经的辉煌与抱负,心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
一年后,隆虑公主之子犯下死罪,汉武帝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将其处死。
东方朔抓住这个机会,巧舌如簧地赞扬汉武帝公正无私,处理得当。
汉武帝听后,龙颜大悦,又重新拜他为中郎。
东方朔晚年,身体每况愈下,疾病缠身。
临终前,他一改往日诙谐幽默的形象,变得严肃而庄重。
他把家人和亲信叫到床前,嘱咐了一番后,又让人将汉武帝请来。
汉武帝来到床边,看着形容枯槁的东方朔,心中感慨万千。
东方朔挣扎着坐起来,对汉武帝说:“《诗经》云:‘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陛下应远离小人,不听信谗言,任用贤能,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汉武帝听后,默默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伤感。
不久后,东方朔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岁。
东方朔一生,博学多才,机智诙谐。他虽未能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以独特的方式,在西汉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后世之人,每当提及东方朔,都会想起那个在朝堂上妙语连珠、在宫廷中嬉笑怒骂的智者,他的智慧和风采,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