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第154章 巾帼风采,女学兴盛(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最新章节。

朱雄英敏锐地认识到这一深刻变化,命令编撰《工艺章程》,规范工厂管理,保障工人基本权益。

"工厂主不得强令工人连续工作超过十二个时辰,必须安排休息日;童工不得从事危险工种;女工产前产后应有休养期;工伤必须得到及时救治和合理赔偿..."这些规定虽然在今天看来或许仍有不足,但在当时已经是极为先进的劳工保护措施。

明仁宗十四年初,朱雄英召集内阁和科学研究院的主要成员,讨论工业化发展策略。

"蒸汽技术的应用已经证明了科技对国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朱雄英环视众人,"接下来,我们要在更多领域推广机械化生产,尤其是军工、矿业和交通运输。此外,科学研究院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下一代技术革新做好准备。"

王守仁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陛下,工业化进程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变革。如何确保在这一过程中,维护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朱雄英沉思片刻,答道:"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法律法规,防止资本过度剥削劳动者;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普及,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地位。工业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民共享繁荣,而非少数人牟利。"

会议结束后,朱雄英独自站在皇宫高处,远眺京城。曾几何时,这座古老的城市只有袅袅炊烟;而今,工厂的烟囱正在改变着城市的天际线。他明白,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大明帝国正以惊人的速度驶入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雄英喃喃自语,"我大明若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必将屹立于世界之巅,千秋万代!"

明仁宗十五年春,京城紫禁城内,朱雄英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一份来自钦天监的报告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

"冯湘云精确推算了未来五年内所有日食、月食的发生时间,误差不超过一刻钟,且成功预测了去岁十月的流星雨,实乃难得人才..."

朱雄英满意地点点头。冯湘云,这位当年他亲自破例提拔的女性天文学者,如今已成为钦天监的中坚力量。她主持编纂的《天文新术》一书,不仅系统整合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还融入了西方最新天文观测方法,成为一部划时代的天文学着作。

"传旨,加封冯湘云为钦天监副使,赏银五百两,并将《天文新术》列为官方天文学教材。"朱雄英对身旁的王守仁说,"冯湘云的成就,再次证明了女子智慧不输须眉。朕决定,进一步扩大女子教育规模,在全国主要城市增设女学二十余所。"

王守仁欣然应命:"陛下圣明!女子教育实乃国家之幸、社稷之福。微臣愿亲自督办此事。"

不久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新的女学。与早期的尝试不同,这些女学不再仅限于贵族女子,而是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开放。课程设置也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诗词书画外,还增加了算术、医学、天文、地理等实用学科。

杭州女学中,一位名叫李清芳的年轻女子正在专心研究显微镜下的蚕卵。她出身于杭州一个普通的蚕农家庭,因聪颖好学被选入女学深造。凭借在学堂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她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筛选出更健康的蚕种,并改良了养蚕环境,使丝绸产量显着提高。

当地官府将此法推广至周边地区,效果显着。江南丝绸产业因此焕发新生,产量提升近三成。朱雄英闻讯后,特意下旨嘉奖李清芳,并任命她为苏州丝织研究所助理,负责蚕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工作。

与此同时,扬州才女徐芷兰也凭借出色的医术崭露头角。她自幼跟随医术高明的父亲学医,后入扬州女学系统学习西方医术。她将中西医学知识融会贯通,针对妇科疾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编着了《妇科方剂》一书,详细记录了数百种妇科疾病的诊治方法。

这本书问世后,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解决了无数女性难以启齿的健康问题。朱雄英得知后,亲自召见徐芷兰,任命她为太医院女医师,专治宫中女眷的疾病。这在大明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时成为朝野热议的话题。

冯湘云、李清芳、徐芷兰等女性的成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渴望知识的女子心灵。各地女学报名人数激增,一些家境殷实的家庭开始主动送女儿入学,希望她们也能有出彩的人生。

然而,社会变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随着女学规模的扩大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保守势力的反弹也愈发强烈。一批守旧大臣联名上书,指责女学有违礼教,动摇家庭伦常。

"自古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天经地义。如今女子大量入学,有的竟与男子争夺官职,实乃乱象,有悖三纲五常!"礼部侍郎陈鼎在奏疏中写道,"更有甚者,部分女子因读书明理,变得桀骜不驯,不尊丈夫,不孝公婆,家庭失和者比比皆是。若任其发展,恐国本动摇!"

这封奏疏引起了朝野震动。一时间,女学存废之争成为各级官员和士绅的热议话题,甚至波及民间,形成了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

朱雄英在随后的朝会上与保守派展开了正面辩论。

"诸位爱卿所忧,朕心知肚明。然而,变革之道,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朱雄英沉稳地说,"自古就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说,我中华女子向来刚毅坚韧。汉代蔡文姬精通音律,唐代上官婉儿才华横溢,宋代李清照诗词冠绝古今。她们无一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却也无一不懂得家庭伦理。"

他环视朝堂众臣:"如今天下变局,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我大明若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女子占我国人口半数,若能妥善教育,使之皆成有用之才,国力必将大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神:嗨,养老吗?
斩神:嗨,养老吗?
关于斩神:嗨,养老吗?:正文已完结~原书名女主很强,很强,非常强,微成长流????**姜昭觉得没人比自己更倒霉,历练的途中一脚踩空,一落地,穿越了。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在修真界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出门历练顺便和隔壁宗门打架。原本准备找个地方养老躺平,没想到是从普通世界迈进了超高危世界,姜昭两眼一黑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姜昭:哈哈,死了算了。***
尤一鱼
在蜡笔小新世界的悠闲生活
在蜡笔小新世界的悠闲生活
本是新时代的三无青年的泽平,意外成为小新的舅舅,看着眼前熟悉的马铃薯小鬼,主角会和他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本书剧场版,都市传说都会写,主要还是偏日常一点,最后本文是有女主的(娜娜子),但戏份不多。)
江河湖海的天魔心
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关于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林默,年方十二,于北平和平解放之际,数度为组织立下赫赫战功,更凭自身系统空间,将四九城国军财物,飞机尽皆收走。解放后,他成为国家情报部门之编外人员,在清除敌特行动中,屡献重要情报。此后,更于轧钢厂出任保卫处处长,一路追缉敌特,进而掌管整个东城区之所有保卫部门。而四合院之邻居们,在他影响之下,是否会有别样之结局呢!
变异大米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架空历史+权谋诡辩+甜过初恋!不可能,押寨夫人是女帝?她不是山贼吗?绝对不可能,二夫人是魔头?她不是侠女吗?万万不可能,三夫人是敌国公主?还说要吊死我?美人如玉,轻声腻语,温柔似刀:小成子,没有什么不可能。小成子,这天下送你可好?
我是踏脚石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魂穿民国28年,高凌宇发现自己成了新政府旗下,76号特工总部,情报处的一名小情报员,简而言之便是投靠了小本子的狗汉奸。而除了特工汉奸这个身份,他发现自己,居然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是军统的一名内线,是受到上海站站长陈恭树的命令,才潜伏在76号。虽然成了名间谍,但高凌宇却丝毫不慌,因为魂穿后,他如愿获得了一种超凡能力,他竟可以做到,将自己的灵魂一分为二。而另外一半灵魂,可以附身在任何动物体内,随后便可
白色茶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