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第153章 蒸汽启新元,工业化先声(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最新章节。

为支持这一宏大计划,朱雄英设立了海外事务部,专门管理殖民地事务和对外关系。他亲自任命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学士担任海外事务部尚书,负责统筹殖民地的行政、经济和军事事务。

与此同时,朱雄英也清醒地意识到与欧洲列强的潜在冲突。他密令军事科学院加速研发远洋防御武器,包括更先进的火炮、火箭和水雷。"我们在新世界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他对军事科学院院长朱棣说,"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确保我们的军事优势。"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朱雄英独自站在皇宫的天文台上,仰望星空。那片浩瀚的宇宙中,有多少未知的领域等待人类去探索?而今,大明帝国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一个地理大发现将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时代。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朱雄英喃喃自语,"大明若能包容并蓄,兼收并采,必能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

明仁宗十三年夏,京城外的通惠河畔聚集了数千人,朝中大臣、匠造学堂师生、京城百姓争相目睹一场历史性的时刻。河面上停泊着一艘外形奇特的船只——它没有巨大的风帆,却有两个高耸的烟囱,不时冒出白色蒸汽。这就是大明帝国首艘蒸汽动力船"腾云号"。

朱雄英立于岸边高台,神情专注地望着这艘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船只。机械坊的总工张元济向他详细汇报着第二代蒸汽机的改进:

"陛下,这第二代蒸汽机采用了全新的高压设计,动力输出比第一代提高近一倍。我们还改进了连杆和活塞系统,大大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朱雄英点头赞许:"这些技术突破皆源自匠人们的智慧与坚持,实属不易。"

随着一声长哨,"腾云号"的烟囱冒出浓浓白烟,船轮开始缓缓转动,激起层层水花。船只逐渐加速,竟然逆流而上,航行速度远超传统风帆船。岸边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就连一向沉稳的大臣们也掩不住兴奋之情。

"神乎其技!这简直是奇迹!"礼部尚书不禁感叹道。

"腾云号"在河上来回穿梭,展示着令人惊叹的机动性和速度。最令人震撼的是,它可以不受风向限制,随时改变航向,灵活自如。试航圆满成功后,朱雄英亲自登上了"腾云号",详细考察了蒸汽机的运作原理。

"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我大明的交通运输。"朱雄英对随行的王守仁说,"想象一下,当我们的河流和运河上都航行着这样的船只,货物和人员可以更快速地流动,全国将真正连为一体。"

回到宫中,朱雄英立即下令在全国主要河流和大运河部署蒸汽船队。短短一年内,江南造船厂日夜不停,建造出数十艘蒸汽船,投入商业运营。水运效率因此提高了三倍以上,大大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交流。

蒸汽技术的应用很快扩展到其他领域。在苏州,一座试点蒸汽纺织厂建成投产,引起了轰动。这座工厂内,数十台由蒸汽机驱动的纺织机同时运转,噪声震天,却创造出惊人的产能。

"这座工厂的日产量相当于三百名纺织工人的工作量。"负责人向朱雄英汇报,"而且质量更加统一,成本降低了近四成。"

纺织女工周淑华曾是一名传统手工纺织工,如今她操作着新式纺织机,见证了这一巨变:"以前我一天最多织两匹布,现在可以织六匹,而且不那么累了。工钱也高了,我现在一个月能挣三两银子,比以前多了一倍。"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变革感到欣喜。一些传统工坊主担心被新技术淘汰,暗中散布蒸汽机危险、不可靠的谣言。

对此,朱雄英既理解又坚定:"变革之路必然坎坷,但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对那些传统工匠,朝廷将提供培训和补贴,帮助他们适应新技术;对恶意破坏者,则绝不姑息。"

与此同时,冶金工业也迎来重大突破。河北曹妃甸引入了改良高炉技术,炼铁产量和质量双双提升。这些高品质的铁料为蒸汽机和其他精密机械的制造提供了可靠保障。

"陛下,新式高炉温度更高,冶炼出的铁料纯度更好,强度也更大。"冶铁工匠杨铁生自豪地介绍,"用这种铁打造的蒸汽缸和活塞,经久耐用,不易损坏。"

随着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煤炭作为蒸汽机的主要燃料,开采规模迅速扩大。山西、河北等地的煤矿产量激增,源源不断地向各大城市供应着这种"黑色金子"。

然而,煤矿开采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的矿难引起了朱雄英的高度关注。一次视察山西大同煤矿时,朱雄英亲眼目睹了矿工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工作状况,当即下令工部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

"煤炭固然重要,但人命更可贵。"朱雄英严肃地说,"立即推广先进的通风设备和安全灯具,确保矿工安全。所有煤矿必须配备医师,建立医疗点,对伤亡矿工家属要给予妥善安置和补偿。"

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了河流和空气,引起当地居民不满。明察秋毫的朱雄英很快注意到这一问题,命令在城市周边建立专门的工业区,远离居民区。同时,要求工坊处理废水废气,减少污染。

"我大明追求的是长久繁荣,而非竭泽而渔。"朱雄英在朝会上强调,"工业发展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否则终将自食其果。"

这一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工匠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他们不再像传统手工业者那样独立工作,而是集中在工厂内,按照统一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生产。这种变化既提高了效率,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关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木叶修长生
我在木叶修长生
携带修真功法,穿越木叶42年6岁宇智波一族宇智波尘。成长于三战前,崛起三战,藏身木叶修真求长生。
创造时光
任务:从安陵容开始
任务:从安陵容开始
关于任务:从安陵容开始:慢穿,慢穿,慢穿。。。重要事情说三遍本书非无脑爽文,也并非那种主角凭借金手指一路大杀四方的类型,金手指没什么用,至少不能害人,都是主角自己害人。主角人设为白莲花加高级绿茶婊。升级宫斗文,也可以说是阴谋诡计版或者人均长脑子版。主角前期苟,所以出场不多,之后凭借各种小算计,步步攀登。作者给所有角色都安排了行为逻辑,就导致本文有一点偏群像,那些嫌弃啰嗦的就真的照顾不到了。最后最
吃不瘦的它
镜名为梦
镜名为梦
无系统,纯爱,无敌,无刀,剑与魔法从醉梦中醒来后,年轻人发现自己多了个名字,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他在醉梦中迷迷糊糊地给自己起了个名字,算了,从今天起他就叫做酒了。
空度年华
沉塘后,我靠石磨发家了!
沉塘后,我靠石磨发家了!
我穿成了古代农家女,开局就被绑着石磨沉塘。村民围着池塘冷笑:“克死全家的丧门星,就该喂鱼!水底我摸到石磨裂缝,突然想起——这玩意儿在现代叫古董砧板。当夜我拖着石磨爬回村,用它在破庙开了家深夜食堂。“酸辣粉一文管饱!
只是岛岛而已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魂穿民国28年,高凌宇发现自己成了新政府旗下,76号特工总部,情报处的一名小情报员,简而言之便是投靠了小本子的狗汉奸。而除了特工汉奸这个身份,他发现自己,居然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是军统的一名内线,是受到上海站站长陈恭树的命令,才潜伏在76号。虽然成了名间谍,但高凌宇却丝毫不慌,因为魂穿后,他如愿获得了一种超凡能力,他竟可以做到,将自己的灵魂一分为二。而另外一半灵魂,可以附身在任何动物体内,随后便可
白色茶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