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容闳,今年二十六岁,广州府香山县南平村人。七岁随父去澳门,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由郭实腊夫人教导。
1842年,学校迁往香港,容闳随之继续学业。
1846年底,勃朗校长夫妇因病返美,带容闳、黄宽及黄胜三人赴美。到达纽约后,三人入麻省孟松预备学校就读。
容闳1850年毕业后考入耶鲁学院,成为首位就读该校的中国人。1852年入籍美国,今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
同行其他两人,黄胜因水土不服,留美一年后回国;黄宽先入孟松学校,1849年夏毕业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此时正在该校攻读医学博士。
原本的时空里,容闳毕业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
回国后,他拒绝参与清廷官场腐败,坚守道德底线,宁愿从最基层的翻译、海关职员做起。
也曾到太平天国的天京城考察,认为洪秀全难成大事,辞谢洪秀全的官职赏赐后离去。
1872年,容闳促成清政府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中国近代公派留学先河。
虽然后续留学计划因清廷保守派阻挠夭折,但留学生中涌现出詹天佑、唐绍仪等中国近代化先驱人物。
1863年,他向曾国藩建议“先立制造机器之机器”,促成江南制造局建立,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基础。
甲午战争后,容闳向清廷提出设立国家银行、修筑铁路等方案,因清廷官僚腐败未能实施。
1898年戊戌变法,他积极参与维新派活动。变法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1900年参与自立军起义,晚年与孙中山密谋推翻清廷,成为革命党重要联络人。
1912年因病去世,享年84岁。
容闳是纯粹的爱国者。他放弃优厚条件毅然回国,在清廷屡遭挫折却初心不改,尽己所能从教育、实业等方面帮助中国。
在上海租界,他因洋人侮辱华人公开抗议,迫使对方登报道歉,引发“华人维权事件”。
美国《纽约时报》称他“每一根神经纤维都是爱国的”。
其实当时的中国给予他的,只是一副躯体。
他自幼受西方的恩惠从而改变命运,但其一生都在为救国百折不回、终生不渝。
后世那些享受祖国培养却为绿卡背叛、污蔑祖国的人,见之应无地自容。
穿越而来的萧云骧,自然不会错过容闳这样的人才。
他写了封情真意切的邀请函,阐述自己对中国政治体制建设、民众教育、实业科技等方面的观点,委托克里斯带给容闳,最终打动了他。
虽然容闳一毕业就随克里斯来到重庆,但心中仍有疑虑。
此番见萧云骧用流利英语与克里斯交谈,以完全西式礼节迎接他们,容闳心中的疑虑稍有消解,当即也以西式礼节与萧云骧握手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