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五郊乐章之一
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
既长六律,兼和五声。
毕陈万舞,乃荐斯牲。
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五郊乐章·黄帝宫音》作为唐代礼乐文化的璀璨明珠,以凝练典雅的笔触构建起宏大庄严的祭祀图景。魏徵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匠心,将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崇、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祈愿,熔铸于精妙的诗行之中,成为研究唐代宫廷礼乐制度与精神信仰的珍贵文本。
首联“黄中正位,含章居贞”如洪钟巨响,奠定全诗尊崇肃穆的基调。“黄中”二字直指黄帝作为华夏文明轴心的崇高地位,以“中正”喻其德行不偏不倚,象征着中华文明承天地之正气、立万物之根本的特质。“含章居贞”则深入刻画黄帝的内在品格,“含章”彰显其蕴藏天地至理、仁德内敛的王者风范,“居贞”凸显其坚守正道、德行不移的圣君气度。短短八字,既勾勒出黄帝作为华夏始祖的威严形象,更揭示了以德治国、以礼安邦的治国理念,为整首诗确立了精神核心。
次联“既长六律,兼和五声”由德行赞颂转入礼乐描绘,展现出黄帝宫庭的文化盛景。“六律”为古代定音器具所产生的六个标准音,“五声”即宫商角徵羽的音阶体系,二者共同构建起古代音乐的和谐韵律。诗中“长”字赋予音律悠长绵延之感,“和”字则凸显五声音阶交融相生的美妙,描绘出乐声悠扬、余韵绕梁的宫廷雅乐场景。这和谐的音律不仅是艺术享受,更象征着天地有序、人伦和睦的理想社会图景,暗喻黄帝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气象,体现了礼乐文化“以乐化民”的深层功能。
三联“毕陈万舞,乃荐斯牲”将视角从乐声转向祭祀仪式,呈现出庄严肃穆的礼仪场景。“毕陈万舞”以全景式笔触,展现祭祀舞蹈的盛大场面:舞者队列整齐、舞姿繁复,或刚健有力,或舒缓优雅,万千姿态汇聚成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舞蹈终了,“乃荐斯牲”的祭祀环节随之展开,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将祭品恭敬奉上。这一过程严格遵循礼制规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仪式感,体现出古人对祖先神灵的无限崇敬,更折射出古代祭祀文化“敬天法祖”的核心精神。
尾联“神其下降,永祚休平”直抒胸臆,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虔诚的祈愿,呼唤黄帝神灵降临人间,庇佑江山社稷。“永祚”二字寄寓着对王朝永续、帝业长存的殷切期盼,“休平”则描绘出国家安宁、百姓和乐的理想境界。这一祈愿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凝聚着古代士大夫阶层对国泰民安的共同愿景,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以及对天人合一、神民共佑的精神信仰。
纵观全诗,魏徵以雄浑庄重的笔调,将黄帝的神圣地位、宫廷礼乐的繁盛、祭祀仪式的庄严与治国安邦的理想熔于一炉。诗歌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德行赞颂到礼乐描绘,再到祭祀仪式的呈现,最终落脚于对国家昌盛的祈愿,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在艺术手法上,对仗工整的句式、象征隐喻的运用,使诗歌节奏铿锵有力,意象丰富深远。其庄重典雅的语言风格,既契合祭祀乐章的功能需求,又彰显出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堪称唐代宫廷雅乐诗歌的典范之作,为后世研究古代礼乐文化、政治理想与精神信仰提供了生动而珍贵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