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史

第34章 儒光耀汉的董仲舒(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世界名人史》最新章节。

另一位大臣反驳:“但其他学说也有可取之处,一概罢黜,实在可惜。”

董仲舒道:“并非完全摒弃,而是以儒学为主导,兼容各家之长。如此,既能统一思想,又能汲取百家精华,为大汉所用。”

汉武帝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后,最终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为国家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董仲舒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若要让儒学真正深入人心,培养大批精通儒学的人才至关重要。于是,他又向汉武帝奏请兴办太学。他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太学乃培育贤才之地,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精心教导,可培养出众多德才兼备的治国栋梁。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让天下有志学子皆有机会研习儒学,领悟圣人之道。如此,儒学方能在大汉的土地上发扬光大,为我大汉所用,为百姓谋福祉。太学培养的人才,入朝为官可推行仁政,教化百姓可传播道德,使大汉处处沐浴儒学之光。”

汉武帝欣然应允:“先生所言极是,兴办太学一事,就交由先生负责,朕相信先生定能办好。”

不久,太学在长安落成,各地学子听闻,纷纷慕名而来。董仲舒亲自授课,站在讲台上,他目光坚定而温和,旁征博引,将晦涩难懂的儒家经典讲解得生动有趣。

他拿起一卷《论语》,高声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位学子,学习儒学,切不可死记硬背,要勤于思考,将儒学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与治国理政之中。遇到疑惑,不要害怕,大胆提问,我们共同探讨。”

台下一位学子起身问道:“先生,儒学中的‘仁’,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践行?”

董仲舒微笑着回答:“‘仁’乃儒学之核心,在生活中,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遇到纷争,要以仁爱之心去化解。为官者,要心系百姓,为百姓谋福利,此乃践行‘仁’道。比如,在灾年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平日里公正断案,维护百姓权益。”

又有学子问:“先生,那‘义’又该如何理解与践行?”

董仲舒答:“‘义’者,正义、道义也。在面对抉择时,要坚守正义,不做违背良心之事。商人不欺不诈,学者不剽窃学问,此皆为‘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董仲舒的悉心教导下,太学的课堂气氛热烈,学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从这里走出,他们带着儒学的智慧,奔赴大汉各地,或入朝为官,为国家出谋划策;或教书育人,传播儒学思想,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董仲舒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先后担任江都王相和胶西王相,在任期间,始终致力于传播儒学,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辅佐诸侯王治理封国。

在江都王相任上,有一年,江都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赤日炎炎,大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然而,江都王却不顾百姓的艰难处境,执意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董仲舒心急如焚,立刻前去劝谏。

他见到江都王,诚恳地说道:“大王,如今旱灾肆虐,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苦不堪言。此时大兴土木,无疑是加重百姓的负担,这绝非明君所为。儒家倡导‘节用而爱人’,当务之急,应是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与民共度难关。待百姓生活安定,再做其他打算也不迟。”

江都王听后,面露不悦,沉默片刻后说道:“本王修建宫殿,也是为了彰显江都的威严,况且这工程已经开始,中途停下,恐惹人笑话。”

董仲舒再次进谏:“大王,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若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何来国家之威严?此时若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百姓必将感恩戴德,更加拥护大王。反之,若不顾百姓死活,恐失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还望大王三思。历史上因不顾百姓疾苦而失国的例子比比皆是,大王不可不察。”

江都王有些动摇:“话虽如此,但工程已耗费大量钱财,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董仲舒道:“大王,钱财乃身外之物,若能救百姓于水火,赢得民心,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江都王虽表面应承,但心中已对董仲舒心生不满。不久后,因一些琐事,江都王借机将董仲舒贬谪。

被贬期间,董仲舒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传播儒学的决心。他在简陋的居所里,依旧日夜研读儒家经典,笔耕不辍。当地的学子听闻他的遭遇,纷纷前来求学。

董仲舒不顾生活的清苦,热情地教导他们。他常常对学子们说:“儒学之道,乃光明之道,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可放弃对它的追求。困境是磨砺,能让我们对儒学有更深的领悟。”

他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考,对新儒学进一步整理完善,最终完成了《春秋繁露》这部重要着作。

他将书稿展示给学子们,感慨地说:“此书凝聚了我多年的心血,希望你们能好好研读,传承儒学,将来为国家、为百姓做一番事业。儒学的智慧无穷无尽,它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子们纷纷表示:“先生放心,我们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先生期望。”

时光流转,董仲舒逐渐步入晚年,他选择辞官归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广川。虽已远离朝堂,但他的心依旧紧紧牵挂着国家的命运。听闻朝廷推行新政,他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修书给朝廷。

他在信中写道:“陛下,新政推行,应以民为本,遵循儒学之道。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弘扬仁义,使社会和谐有序。如此,大汉方能繁荣昌盛,永享太平。新政实施过程中,需警惕各级官员阳奉阴违,切实保障百姓利益。”

最终,董仲舒在广川家中安然离世。出殡之日,当地百姓自发前来送行,队伍绵延数里。人们神情悲痛,纷纷落泪,感念他一生为儒学发展与百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
快穿: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
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半废新手系统007(小七),前期靠宿主,后期沉迷于饲养宿主的乐趣无法自拔~无固定CP+女主逐渐成长时安,985金融高材生,恋爱脑卷王,渣男简单诉苦,放弃跨国集团offer,把渣男小工作室发展成大公司,累死累活七年,一朝猝死,发现渣男真面目,死后黑化意外绑定新手007打工系统,在与打工系统一番友好(威胁)交流下,时安开始自己打工(浑水摸鱼)时空之旅~拟态是狗子的007,从
明月问酒
换江山
换江山
(坚定强大将军妹妹&病弱阴郁女扮男装姐姐)(非传统爽文,越强才会越爽)(存在少量纯单箭头感情描写,姐妹都无cp)宁安侯府有双生子,她们的父亲要选一人带去边境时,妹妹留在京城,最终嫁给花天酒地的闲王,在后院争斗中惨遭毒手。而女扮男装的姐姐在边境与奉命守关的肃王相识相知,一步步坐上了王妃、皇妃、皇后的位置。一朝重生,二人做出和上一世相反的选择,妹妹以女儿身征战沙场,姐姐女扮男装进入朝堂。既然
巫山傅狸
不谈情,只复仇,娘娘一路到太后
不谈情,只复仇,娘娘一路到太后
母死族灭,这是宋挽歌幼时的前半生。幼年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家母亲悬梁自尽。看着外祖一家血流成河,无一人存活。宋挽歌隐忍十多年,只为查清当年真相报了这血仇。她步步谋划,顶替嫡妹入宫。从一个被人拿捏在手心的棋子,成为了掌控全局的幕后黑手。在血仇已报,仇人皆死之时。那个曾经高高在上视她为玩物的男人,竟捧着一方凤印到她的跟前。“歌儿,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只要你。”
春困秋乏
位面商铺:开局一块破布
位面商铺:开局一块破布
开局一块破布:周萌是一名美术原画设计师,将老板开了后,就在家躺尸。躺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找下一家公司,没办法,再不找就要饿死了。不想刚出门就被位面商铺赖上,坑爹的是,这家伙还是一间快破产的商铺。绑定就绑定了,可你给一块破布是啥意思。什么?这块布就是她的摊位?好家伙,这是打算让她绝地翻盘!心里骂了八百遍,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翻了下自己还有啥东西,一箱泡面,冰箱里还有一个馒头。给热了热,又带上一瓶
芊芊子君
钟焉战纪
钟焉战纪
人类社会是一座金字塔,每一级台阶都沾染着鲜血。只要人类还存在,它就不会消失。凝视过去与未来,兴盛与毁灭中普通人创造了什么,他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人性是善还是恶?格格不入的钟焉必须做出选择:是毁灭世界,还是毁灭自己?或许有第三种结局——钟焉战纪
书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