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此去直上青云路》最新章节。
乾安二十四年,八月初九。
八月初九是个吉祥的日子,这日是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这一日古代帝王会祭祀天地,民间百姓也会组织祭祖、扫墓,以示对天地祖先的敬重与孝顺。
人们会进行登高望远的活动,文人墨客也会赏菊品茗,还会制作重阳糕等传统习俗。
今天还有一个节日名称叫元成节,是青华帝君(太乙救苦天尊)的诞辰,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拜,祈求平安和健康?。
在农耕社会中勤劳且有智慧的古人,还会在这天仔细观察天气的变化,预测未来的气候和收成。
今日更是举行院试的日子,更是成为生员的最后一关。
今日太阳公公也格外给脸面,让人觉得暖洋洋的同时又并不觉得热,想必也是怕热着未来的文曲星们。
李瑜望着尚且还紧闭着的考棚大门,握着考牒的手忍不住捏了又捏,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当年跟着母亲进了李家,那是靠着继父与母亲改变命运。
可今日进了考棚,再出来命运是否改变就得全靠自己了。
吴景诚没心没肺的倒是丝毫不慌,宁源学富五车、稳得一批甚至直接在地上打起了坐。
情敌于光眉头紧锁,偶尔视线扫过来都是敌视。
待琢磨着贡院门口将要打开,宁源这才慢悠悠地站了起来。
果然在宁源站起来后不久,考棚的门便被打开,书吏与学政监考官们也早已准备好自己的工作。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李瑜轻车熟路地找到自己的考位。
院试正试只有一场,然后还有一场覆试便结束了。
考试内容与县试府试差不多,都是需要考生通过默写、解释和论述等方式来展示对经典的理解。
说白了,就还是考察你的基础知识够不够扎实。
主考官陈据陈学政来自贵阳府,还有御前红人巡按御史王知秋,与别省的书院山长。
全省共五十名生员,将从这数十名监考官手中诞生。
今日考题共六类,只一天时间答题,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李瑜觉得晚饭都可以不吃了。
第一道是写八股文,题目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章,试阐发其微言大义,并论述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实践此道,要求五百字。
第二道是作诗。
以“春日游园”为题,赋五言律诗一首,要求意境清新,用词雅致。
第三道则是考策论:
试析我朝科举制度之利弊,如何改善?要求五百字以上。
看到这个李瑜有些绷不住了,他要是当了大官儿首先就要把八股文和作诗,这种让自己深恶痛绝的东西给取消。
第四道则是考经义: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试结合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阐述其现实意义,要求五百字以上。
第五道是史论题:
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其对后世文化思想之影响,要求五百字以上。
第六道就是考文学造诣: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试选取一处名胜古迹,描绘其景致,并抒发游览之感,要求五百字以上。
以上均不可以有错字、涂改,否则成绩全部无效。
这些文章对李瑜来说都是小意思,特别是第六道写名胜古迹的,在谢先生的毒打下就没难倒他的文章。
“记雁荡山奇景。
雁荡山,东南之名岳也,其峰峦叠翠,溪流潺潺,云雾缭绕,若仙境焉。余闻其名久矣,心向往之……”
吧啦吧啦四五百字的赞美之词,直接在李瑜的笔下倾泻而下,仿佛是他自己亲去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