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高欢环视一圈,缓缓道:“孝文帝乃一代明君,岂能无后?
如今唯有汝南王悦尚在江南,不如派人迎回,继承大统。”
众将哪敢反驳,纷纷点头:“谨遵高王之命!”
于是,高欢立刻派使者南下,迎接汝南王悦。
斛斯椿压低声音对贺拔胜说:"眼下这天下大势,全在你我二人手中。若不先下手为强,迟早要被人所制。如今高欢刚到洛阳,正是除掉他的好时机。"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贺拔胜却连连摇头:"不妥。高欢刚立下大功,此时害他,恐遭天谴。"他边说边搓着手,显得十分不安。
两人同住的那几日,每到深夜,斛斯椿总要提起此事。
烛火摇曳中,贺拔胜苦口婆心劝道:"高欢在军中威望正盛,贸然动手只会引火烧身。"
"你太优柔寡断了!"斛斯椿拍案而起,"等他站稳脚跟,你我还有活路吗?"
贺拔胜长叹一声:"至少现在动手,名不正言不顺。"
就这样反复争论数日,斛斯椿终究没能说服贺拔胜,计划只得作罢。
此时的高欢,正借着迎接魏主的名义,在洛阳城里作威作福。
他每日锦衣玉食,出入都有大批随从前呼后拥。
短短两个月,这个曾经的边关将领就尝尽了权贵的滋味。
但最让他得意的,还是另一桩“美事”。
说起高欢的好色,在军中早已不是秘密。
原配夫人娄氏确实才貌双全,夫妻二人也曾恩爱非常。
可岁月不饶人,再美的容颜也会老去。
常年在外征战的高欢,早就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心。
“听说相州长史游京之有个女儿,生得貌美如花?”
一日宴席上,高欢醉醺醺地问左右。
“回丞相,确实如此。”
侍从谄媚地笑道,“那姑娘今年刚满十六,在相州一带颇有名气。”
高欢眯起眼睛,手指轻敲案几:“去,给游大人递个话,就说本相想纳他女儿为妾。”
消息传到游京之耳中,这位正直的官员气得浑身发抖:“我游家世代清白,岂能将女儿送给这等好色之徒!”
当天夜里,一队士兵突然闯进游府。
为首的将领冷着脸说:“奉丞相之命,请小姐过府一叙。”
“你们这是强抢民女!”
游京之挡在女儿房门前,“我要上奏天子!”
“游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
将领阴森森地笑道,“得罪了丞相,您这官位怕是保不住了。”
士兵们粗暴地推开游京之,闯进闺房将哭喊的游小姐强行带走。
老父亲瘫坐在地,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塞进轿子。
高欢的寝殿里,烛火通明。
游小姐瑟瑟发抖地跪在地上,泪水打湿了衣襟。
“抬起头来。”
高欢命令道。
少女颤抖着抬起惨白的脸,果然如传言中那般明艳动人。
高欢满意地点头:“从今往后,你就住在这里。”
“求丞相开恩...”
少女声音细若蚊蝇,“民女...民女已有婚约...”
“婚约?”
高欢大笑,“在洛阳城里,我的话就是王法!”
次日清晨,游京之接到女儿留在丞相府的消息后,当场吐血昏厥。
等他醒来时,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
“老爷,您要保重身体啊!”
管家哭着劝道。
游京之目光呆滞地望着房梁:“我游家...完了...”
三天后,这位刚正不阿的老臣在悲愤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至死,他的眼睛都没有闭上。
而高欢的府邸里,依旧夜夜笙歌。
游小姐终日以泪洗面,却不得不强颜欢笑,侍奉这个毁了她一生的男人。
高欢从邺城杀进洛阳,原本是想斩草除根,把尔朱家的两个皇后一并除掉。
可一见到她们,发现两人都是绝色美人,顿时杀心变作色心。
他每天派人嘘寒问暖,极尽讨好。
渐渐地,两位皇后放下戒心,高欢便顺理成章地留宿宫中。
大尔朱后本就不是什么贞烈女子,先嫁肃宗元诩为妃,后又改嫁庄宗元子攸,如今再跟高欢,对她来说不过是换个男人罢了。
更何况高欢在她面前,全无平日威风,一口一个“下官”,甜言蜜语,赌咒发誓绝不辜负。
大尔朱后半推半就,便任由这老狐狸爬上自己的床榻。
小尔朱后更是随波逐流,见姑母都顺从了,自己哪还矜持?
索性跟着一起寻欢作乐。
高欢正值壮年,精力旺盛,一夜应付两女,游刃有余。
没过多久,大小尔朱后便都成了他的枕边人。
尔朱家这姑侄俩,真是丢尽了脸面。
而高欢呢?一箭双雕,快活似神仙。
光阴似箭,转眼二十多天过去。
汝南王元悦从江南风尘仆仆赶到了洛阳。
高欢却不愿推举他称帝,私下对心腹说:“这位王爷素来喜好男色,从不亲近妃嫔。
性情又暴戾无常,至今未改,实在不是继承大统的人选。”
于是决定另寻孝文帝的嫡系血脉,拥立新君。
当时北魏宗室诸王大多藏匿民间。
唯独孝文帝的孙子平阳王元修,作为广平王元怀的第三子,隐居在乡间农舍,竟被高欢的探子找到了踪迹。
高欢派心腹斛斯椿前去拜访。
斛斯椿打听到员外散骑侍郎王思政与元修交好,特意邀他同行。
两人来到农舍,见到元修后恭敬行礼,说明来意。
元修闻言脸色骤变,一把拉住王思政的衣袖:“先生莫不是来卖我的?”
王思政摇头:“绝非如此。”
“那你能保证我的安全吗?”
元修追问道。
王思政苦笑:“世事难料,臣不敢妄下断言。”
这话说得实在,却也让人心惊。
斛斯椿见状连忙解释:“高公一片赤诚,绝无加害之意。”
元修将信将疑,支吾着不肯表态。
斛斯椿只得先行告退,回去复命。
高欢得知后,当即派出四百精骑,浩浩荡荡迎接元修入京。
两人在军帐中相见时,高欢突然跪地痛哭:“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以社稷为重!”
元修慌忙搀扶:“我德行浅薄,恐难当大任。”
高欢再拜恳请:“殿下乃孝文嫡脉,天命所归。”
元修不得已,只好回礼应允。
当晚,侍从们准备了香汤为元修沐浴,又奉上崭新的龙袍。
帐外士兵彻夜警戒,火把将营地照得通明。
元修望着摇曳的烛火,对身旁的王思政叹道:“这一步踏出,就再难回头了。”
次日清晨,文武百官齐集帐外。
斛斯椿捧着劝进表,恭敬地跪呈上来。
元修示意王思政接过表文,仔细阅读后苦笑道:“看来今日起,我不得不自称‘朕’了。”
与此同时,高欢派人快马加鞭赶往河阳,逼迫现任皇帝元朗写下禅位诏书。
使者带着诏书火速返回,呈给元修过目。
洛阳城东的祭坛早已搭建完毕。
元修在高欢陪同下出城祭天,完成了登基大典。
回到太极殿时,他望着跪伏满殿的群臣,心中五味杂陈。
高欢站在丹墀之下,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场权力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