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32章 火焚魏垒烟涛烈 旗卷钟离捷报长(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此刻梁军旌旗在朝霞中猎猎作响,矛尖凝结的露水折射出冷光,竟比魏军多出一倍不止。

对岸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万胜!万胜!”

魏军士兵从帐篷里蜂拥而出,却个个举着裤腰带怔在当场。

他们看见梁军阵前,十二辆包铁木闸静静矗立,闸口对准的正是魏营心脏。不

知谁先扔了兵器,跪坐在地喃喃:“我的娘!这阵仗……”

杨大眼是杨难当的孙子。

这后生浑身是胆,带着上万骑兵就跟野马群似的直扑傅睿大营。

傅睿倒是稳坐钓鱼台,早让士兵把战车首尾相连扎成铁王八阵。

眼瞅着魏军骑兵跟黑云压顶似的围上来,傅睿突然抄起鼓槌“咚咚咚”擂得震天响。

您猜怎么着?

战车缝隙里“嗖嗖嗖”蹿出上万支弩箭,就跟蝗虫过境似的!

铠甲跟纸糊的似的,当场捅成刺猬倒下一大片。

杨大眼这猛人右臂插着几支白羽箭,龇牙咧嘴带着残兵败将就往回溜。

可惜箭头偏了半寸,没射爆他那对招子,真是老天不开眼呐!

“这老狐狸够阴!”

杨大眼捂着胳膊上的血窟窿直嘬牙花子。

第二天元英亲自披挂上阵,傅睿倒是悠闲,坐在木头轿子上晃悠,手里白角如意跟指挥棒似的划拉。

两军杀得昏天黑地,元英愣是啃不动这块硬骨头.

最后黑着脸收兵时,马鞍都被剑气砍出三道口子。

过了两日,魏军又跟疯狗似的来咬营寨。

傅睿往寨墙上一杵,箭雨泼水似的往下倒。

“爹!避避吧!”

儿子傅黯嗓子都喊劈了。

“怂包!”

傅睿一鞭子抽在木柱上,“老子还没咽气呢!”

底下将士腿肚子打转,硬是让他的眼珠子瞪了回去。

这老将就跟定海神针似的,愣是守得固若金汤。

杨大眼伤刚好点,又带着人满山遍野掐梁军粮道。

曹景宗是条硬汉,招了一千敢死队,愣是在魏营眼皮底下垒起新城墙。

“赵草!你给老子把城门焊死!”

曹将军跺着脚吼。

赵副将“嗬嗬”应着,白天带着人搬石运木,晚上挑灯巡城。

杨大眼气得眼珠子发红,带着人冲了七八回,硬是没啃动这铜墙铁壁。

等新城墙落成那天,曹景宗拍着赵草肩膀笑:“好小子!

你这倔劲儿,活脱脱就是石缝里蹦出来的野草!”

如今梁军粮车打着赵草城的旗号,在山谷里走得那叫一个踏实。

杨大眼在城下望着新垒的土墙直嘬牙花子,赵草带着人在城头叉腰大笑。

要说这军民齐心筑城的劲头,真可谓是坚韧不拔的劲草啊!

春末的淮水泛着浑浊的浪花,朝廷的军令如箭矢般刺破战局。

火攻之令既下,曹景宗与韦睿这两位名将便成了悬在北魏脖颈上的双刃剑。

军令状前,韦睿抚着战船舷窗沉吟:“火借风势,可焚天地,然水火无情,须得掐准时辰。”

曹景宗闻言将酒囊往甲板上一摔,铜铃眼瞪得通红:“等不得天时,便抢出地利!”

军令既至,冯道根率精兵驾楼船突进,船头铁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放箭!”

庐江太守裴邃的吼声震得桅杆发颤,火箭如蝗虫群扑向洲岛。

魏军都督那跋奇仰天长叹:“南朝水师竟学得鲛人驭浪之术!”

话音未落,洲岛已化作火海。

当第一艘载满油草的小船撞上浮桥时,曹景宗在岸上急得直搓手。

韦睿却稳坐胡床,手指蘸着茶水在沙盘上画着:“火起三刻,浮桥必断。”

果然,顺风火舌舔舐着百年桥木,噼啪爆裂声里,桥板如焦骨般坠入淮河。

老卒王二蹲在芦苇丛中看得真切:“这火里怕是有雷公助阵,烧得魏狗子哭爹喊娘!”

浮桥一断,曹景宗立刻擂起牛皮鼓,那鼓声闷雷似的在淮水两岸滚来滚去。

先锋李文钊挥刀砍断最后一段栅栏,转头对冯道根笑道:“曹将军这鼓,比当年张飞长坂坡还震人心魄!”

冯道根抹着满脸烟灰:“莫耍嘴,中山王元英的帅旗还在三里外晃悠呢!”

魏军营中早乱作一团。元英金丝甲都穿反了。

杨大眼抡着丈八蛇矛断后,吼声震得营帐布幔簌簌直抖:“撤!撤往八公山!”

可溃兵如决堤洪水,哪里还刹得住?

淮河水面浮尸漂橹,竟把下游的渔船都堵得动弹不得。

打渔的张老汉蹲在岸边直念佛:“造孽哟,这哪是打仗,分明是煮饺子!”

捷报传到钟离城头,昌义之正嚼着半块馊饼,闻言饼渣喷了亲兵满脸:“当真?!”

待看到韦睿信使呈上的焦黑桥板,这位守城三月未尝笑颜的将军,突然抱着烧焦的城砖又哭又笑:“天不亡我!天不亡我!”

转身抄起铁枪就往外冲,铠甲都未来得及系紧。

从钟离到濊水四十里,魏军尸体铺成血路。

韦睿勒马立在俘虏堆前,看着那些被缴获的辎重摇头:“五万俘虏,十车粮草,这哪是胜仗,分明是接了烫手山芋。”

曹景宗却大笑解下酒囊:“烫手便好,正好温酒!”

春末的淮风卷着焦土味掠过战场,不知何处传来的童谣在残阳里飘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奈何淮水尽染红……”

且说曹景宗奉旨班师回朝那日,建康城飘着细雪。

华光殿内,觥筹交错,文武百官济济一堂。

尚书左丞徐勉与右卫将军周舍并肩而坐,沈约独坐案前,正提笔为武帝润色诗稿——这位左仆射的文采,连梁武帝都戏称“半部朝堂文墨,皆出沈郎袖中”。

酒过三巡,武帝忽命人取来文房四宝:“今日当赋诗颂功,诸位卿家且展才学。”

曹景宗在席间听得分明,指节轻叩案几。

这位刚在战场上杀得北魏铁骑人仰马翻的虎将,望着满殿舞文弄墨的官员,浓眉微挑:“末将愿献拙作。”

“景宗啊,”武帝抚须而笑,“你阵前斩将搴旗的本事,朕是知道的。

这舞文弄墨的活计……”

话音未落,沈约已搁笔起身,袖中飘落半阙残诗。

武帝拾起诗笺,见尾句空着“竞病”二字韵脚,忽生促狭之意:“你若能用此二字成诗,朕便准你赋诗。”

满殿目光齐刷刷聚在曹景宗身上。

只见他单脚踏案,三指捏起狼毫,墨汁甩出漂亮弧线:“出征儿女哭,归来笳鼓竞。百姓若相问,霍去病复生!”

笔走龙蛇间,宣纸已染尽豪气。

侍从忙将诗笺呈上,武帝击掌大笑:“好个‘霍去病复生’!

曹卿家这诗,比陈思王当年‘白马饰金羁’还要痛快!”

殿角忽有官员低语:“霍骠骑封狼居胥时,年方二十一……”

话音未落,曹景宗已叩首道:“末将不敢比先贤,只愿再为陛下取北魏五城!”

这番豪言引得武将们轰然应和,文官们却悄悄交换眼色——这位曹将军,分明是借着诗韵表忠心呢。

宴罢回宫,武帝当即拟旨。

次日早朝,曹景宗跪接圣旨时,铠甲上的雪粒簌簌而落。

“领军将军曹景宗听封——”

随着内侍拖长的尾音,韦叡抚须而笑,昌义之抱拳贺喜,连素来寡言的冯道根都露出八分笑意。

当“永昌侯”“青冀二州都督”等封赏逐一念罢,沈约突然轻咳一声:“诸位且慢,这庆功酒尚欠半阙诗呢。”

武帝闻言大笑,命人取来沈约昨夜补全的整首诗。

众人这才惊觉,曹景宗那即兴之作,竟与沈尚书精心雕琢的残章浑然天成。

金銮殿上,诗韵与铠甲相击,奏出别样的凯旋曲——文臣的机敏,武将的爽直,都在这一阙合璧诗中,化作了盛世梁朝的堂堂正气。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