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最新章节。
“我知道四位今日都是为了解两部经书的秘密,并询问如何穿越时空?”
老者目光平静而深邃,凝望着慕容垂、慕容轩叔侄,林浩、林婉清父女四人,缓缓说道。
“四位先请落座,此事说来话长,贫道今日定将所知道的都告诉四位。”
老者让慕容垂、慕容轩叔侄,林浩、林婉清父女四人先请落座,目光缓缓扫过他们,眼中透着深深的无奈与感慨。
随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沉重,悠悠不绝,宛如古老的钟声在岁月深处回荡。
“今日之局面,犹如一张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大网,而四位的命运,恰恰被紧紧缠绕其中。”
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犹如从远古传来的深沉回响,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
慕容垂拱手问道:“先生,这究竟是怎样的命运之网?还望您能为我等解惑。”
慕容垂的目光中充满了急切与期待,犹如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明亮。
老者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继续说道:
“我深知你们心中有着诸多的疑问和渴望,也明白这两部经书对你们意味着什么。在这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希望与救赎,而你们,更是将希望寄托在了这神秘而强大的经书之上。
但这背后的秘密和代价,或许你们还并未完全知晓。这其中的奥秘,宛如深藏在无尽黑暗中的星辰,若隐若现,难以捉摸。”
林浩紧接着问道:“先生,愿闻其详。”
林浩的神色庄重而专注,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将老者的每一个字都镌刻在心底,铭记不忘。
老者说道:
“这一切,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久到如今的世上,再也找不到那个时代的一丝痕迹。
一千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华大地仿若蒙受天道的钟爱,在短短三百年间,涌现出无数的伟大思想家。
这些思想家对人类的过往、宇宙的运转、四季的更替、万物的生长,乃至我们人类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人类的未来、人类的精神、人类的价值属性,都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并留下了无数的伟大着述。”
慕容轩好奇地问:“春秋时期定是精彩纷呈,先生快讲讲。”
慕容轩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那光芒炽热而急切,迫不及待地想要聆听那段传奇的岁月。
老者答道:
“而在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中,有两位更是凌驾于众思想家之上的巨人,老子和孔子。
他们的智慧仿若浩渺星辰,辉映了那个时代,亦泽被了后世万代千秋。
此二位思想巨匠,对于天地间的运行法则见解各异。
老子主张顺其自然,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力不应强行干预,而应顺应自然的节奏。
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恢复礼乐。
他坚信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可以重建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两种思想各有千秋,都有众多的追随者,两边的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各自坚守着自己所信奉的理念,形成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最后事态发展几近失控,两边支持者中不乏有君王将相,由于观念不合,最终冲突从市井斗殴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林婉清轻声说道:“那后来怎样了呢?”
林婉清的声音轻柔,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丝丝细腻的涟漪。
老者说道:
“为了平息这场争论,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伤亡,老子和孔子相约进行一场辩论,来消弭这场由思想引发的冲突。
不过由于当时老子比孔子年长些,后世之人将这场辩论称为孔子求学于老子。
加之,孔子自身的思想也主张,不耻下问,因此孔子本人也把老子当作自己的老师。
既然两人的思想是由对天道和人道的理解分歧开始,双方就选定了代表天地之力、天地之美的黄河之滨来举办这场辩论会。
那日,黄河水滔滔奔腾,汹涌澎湃,似要将世间的一切都卷入其无尽的洪流之中。
岸边观者如潮,人们怀着敬畏与期待,前来聆听这两位智者的高论。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平民,有的是官员,都渴望从这场辩论中获得启示和智慧。”
慕容垂感慨道:“此景定是震撼非常。”
慕容垂的脸上流露出对那壮观景象的向往和感慨,那神情仿佛已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场景之中。
老者接着描述:
“老子,这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圣人,衣袂飘飘,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宛如那浩渺的宇宙,包容万物却又洞察一切。
他凝视着奔腾的黄河水,缓缓开口,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四周:
‘诸君且看这黄河之水,浩浩汤汤,东流入海,此乃千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水往低处流,这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规律,任谁也无法改变。
正如这世间万物,皆有其既定的轨迹和命运,太阳东升西落,四季轮回交替,朝代兴衰更迭,皆是顺应天道而行。
人力若妄图强行扭转,无疑是逆水行舟,不仅难以成功,反而会引发无尽的灾祸,使天下陷入大乱,百姓遭受涂炭之苦。’
言罢,老子双手抱胸,神色安然,似乎他所说的一切皆是既定的真理,不容置疑。
他的神态中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自信,仿佛他所阐述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理解,更是对宇宙和人生的终极领悟。”
林浩说道:“老子之见,深不可测。”
林浩微微皱眉,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仿佛在努力探寻那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无尽奥秘。
老者又道:
“孔子,身姿挺拔如松,身着一袭整洁的儒服,那庄重的气质仿佛承载着天下的道义。
他的脸上满是对苍生的悲悯和对社会秩序的深切关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他恭敬地向老子拱手行礼,随后挺直身躯,不卑不亢地说道:
‘夫子所言,固然有理。然而,当下之世,礼崩乐坏,人心惶惶,战乱频仍,百姓深陷水火之中,苦不堪言。
此皆因世人忘却了仁义之道,道德沦丧,致使社会秩序崩坏。
若我们能坚定信念,复兴周礼,以礼义规范众人之行,让百姓明辨是非善恶,以仁爱之心相待,何愁战乱不息,天下不宁?
且人力之伟大,不可小觑。
古有愚公,面对巍峨高山,毫不退缩,率领子孙后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挖山不止。
其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感天动地,最终山神相助,移山开路。
又如精卫,虽身形渺小,却以弱小之躯,衔石填海,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其志可嘉,其行可赞。
这皆表明,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方法得当,何事不可为?
这黄河之水虽汹涌奔腾,但众人齐心,亦有可能使其改道。’
孔子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荡在黄河之畔,令在场的众人无不心潮澎湃。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激情和使命感,仿佛要以自己的力量唤醒沉睡的人心,重建美好的世界。”
慕容轩说道:“孔子也是心怀天下之人。”
慕容轩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孔子的敬佩之情,那敬佩犹如清澈的溪流,真挚而深沉。
老者继续讲述:
“老子微微摇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的黄河水,那眼神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无尽的未来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