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志11之三国的幽灵》最新章节。
七、河北震变
邺城的铜雀台在暴雨中颤抖。袁谭望着父亲的灵位,手中的《孟德新书》突然起火。他的目光扫过阶下的袁尚、袁熙,突然将火盆踢翻:“父亲尸骨未寒,你们便想争位!“
袁尚的佩剑划出半道弧光:“兄长若能守住冀州,何至于此!“
突然,殿外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曹操的使者郭嘉捧着汉献帝的诏书步入殿内,他的青衫在风中飘动,如同一片不祥的云。
“袁谭接旨!“郭嘉的声音如冰锥刺骨,“朕念袁绍旧功,特封谭为青州刺史,尚为幽州刺史,熙为并州刺史。“
袁谭猛然抬头:“曹孟德这是要分而治之!“
郭嘉轻笑:“明公若肯归附,曹公愿结秦晋之好。“他的目光扫过殿外的曹军铁骑,“否则...“
八、国渊反噬
辽东的三箭楼前,国渊正用《魏书》残卷擦拭甲胄。他的目光扫过城头的“汉“字大旗,突然将书卷投入火盆。
“先生这是...“书童的声音带着颤抖。
国渊冷笑:“公孙度不过一冢中枯骨!“他从怀中取出袁绍密信,“袁谭已许我为冀州别驾,待我...“
话音未落,一支弩箭突然穿透他的护心镜。公孙度的玄铁剑从阴影中划出,将密信斩成两段。
“你以为朕不知你的小动作?“公孙度的声音如九幽寒风,“当年你在北平城,便曾私通乌桓。“
国渊猛然跪地:“明公明鉴!臣...“
“不必多言。“公孙度的断剑架在他颈上,“去把袁谭的动向告诉绣儿。“他突然剧烈咳嗽,鲜血溅在国渊的进贤冠上,“告诉她...箭楼可以被毁,但人心不能失。“
九、绣娘初现
襄平的东市突然传来骚动。十三岁的公孙绣身着素纱襦裙,正用匕首削着辽东木牍。她的腰间挂着父亲送的玄铁匕首,刃上刻着“定北“二字。
“小姐,老爷有请。“老仆的声音带着哽咽。
公孙绣抬头,目光扫过城墙上的箭楼:“告诉父亲,我要先看完《六韬》的'豹韬'篇。“她的手指划过“选锋“条目,“当年祖父用此计,三千死士破匈奴十万。“
老仆猛然跪地:“小姐,老爷快不行了!“
公孙绣的匕首突然断裂。她望着城楼上猎猎作响的“汉“字大旗,突然想起五岁那年,父亲抱着她登上北平城头,教她辨认匈奴的狼头大旗。
“备马!“她的素纱襦裙在风中飘动,如同一片不愿落地的雪。
十、易水悲歌
易水河畔的芦苇荡中,张郃的两万精骑正在演练“雁行阵“。这位河北名将望着对岸的辽东水军,突然将手中的青铜剑插入泥土。
“将军,袁谭已降曹。“裨将高览的声音带着绝望。
张郃猛然抬头:“我等食袁氏俸禄,安能背主?“他的目光扫过士卒们疲惫的面容,“传令各部,准备夜袭襄平!“
高览突然扯住他的战袍:“将军三思!公孙度的三箭楼...“
“箭楼虽险,难挡死士!“张郃抽出腰间的环首刀,“当年文丑将军在延津...“
话音未落,东北方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公孙度的改良版投石机抛出的火油罐在袁军阵中炸开,这种混合了辽东松脂的燃烧弹,瞬间将三百步内化为火海。
“撤!“张郃的声音被火浪吞没。他的战马嘶鸣着跌入易水,甲胄上的“袁“字军旗在火焰中卷曲。
十一、最后的训诫
襄平郡守府的病榻前,公孙度的玄铁剑已断成三截。他望着女儿公孙绣,突然想起上一世临终时的场景——绣儿在乱军中接过帅印,背后是燃烧的北平城。
“绣儿,“他的声音如游丝,“记住,箭楼可以被毁,但人心不能失。“
公孙绣点头,素纱襦裙下藏着半卷《孙子兵法》。她的目光扫过病榻前的公孙康、公孙恭,突然取出玄铁匕首割断一缕青丝:“女儿愿为父亲守孝三年。“
公孙度突然剧烈咳嗽,鲜血染红了枕巾:“不必...去把国渊带来。“
国渊被拖进来时,进贤冠已歪斜。他望着公孙度的惨状,突然伏地叩首:“明公若肯放臣一条生路...“
“朕要你去邺城。“公孙度的断剑突然刺入他的右肩,“告诉袁谭,朕的箭楼随时恭候。“
十二、海东青之死
襄平城头的海东青突然坠地。公孙绣捧着它的尸体,突然发现其爪中抓着半片高句丽箭镞。她的玄铁匕首突然出鞘,在城墙上刻下“定北“二字。
“小姐,袁绍首级已送往许都。“老仆的声音带着颤抖。
公孙绣点头,目光扫过辽东全境。她的素纱襦裙在风中飘动,如同一片即将燃烧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