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志11之三国的幽灵》最新章节。
襄平郡守府的青铜灯树在风中摇曳,将公孙度的身影投在《禹贡》残卷上。这位辽东太守的狼毫笔悬在“冀州“二字上方,墨迹在羊皮地图上晕开,恰似未干的血迹。
“父亲,袁绍的使者已在驿馆滞留三日。“公孙康的声音从廊下传来,这位日后割据辽东的少主,腰间的环首刀还沾着征讨乌桓的血锈。
公孙度猛然抬头,烛火在他眼角的皱纹里跳跃:“竖子安敢以势压人!“他抓起案头的袁氏盟书掷于地上,“当年我在董卓帐下时,那袁家小儿还在洛阳街头斗鸡!“
堂下突然传来兵器碰撞声。公孙恭的青铜甲胄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位以谨慎著称的次子,正用雁翎刀削着辽东木牍:“父亲,袁本初坐拥四州之地,我等...“
“住口!“公孙度的狼毫笔杆重重敲在地图上,“你可知建安五年,我若肯借粮五万石与袁绍,此刻河北已姓公孙!“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易水,“当年错过的战机,今日绝不再犯!“
突然,一阵狂风卷着砂砾拍打着窗棂。公孙度的目光落在北墙上的《平胡图》上,那是他二十年前随董卓征讨羌胡时的战图。图中密密麻麻的朱砂标记,恰似此刻跳动的战火。
“传我将令!“他的声音如辽东磐石般沉重,“即日起,辽东全境戒严。康儿领五千精骑,沿辽西走廊布防;恭儿督造投石机三十架,三日内务必完成。“
二、三箭楼记
襄平东北三十里的险隘处,公孙度正用玄铁剑丈量土地。此处两山夹峙,中间仅容单骑通行,正是兵家必争之地。
“主公,此处距襄平城太远,恐难呼应。“谋士柳毅的话被山风撕成碎片。
公孙度冷笑:“当年韩信背水一战,靠的便是死地求生。“他将玄铁剑插入土中,“三座箭楼呈倒品字排列,每座相距百步,互为犄角。“他转身望向东南方的北平城,“当年我在此处设伏,赵子龙的白马义从都成了刺猬。“
工匠们开始挖掘地基时,突然挖出一具匈奴骸骨。其颈骨上套着青铜项圈,项圈内侧刻着“天汉二年“字样。公孙度抚摸着斑驳的文字,突然想起上一世在北平城下的血战时,那支射穿自己护心镜的高句丽箭镞。
“加大地基深度!“他突然喝道,“每座箭楼须能抵御三石弩的攻击!“
三、国渊遁走
襄平城的市井间流传着一首童谣:“辽东有麒麟,不入公孙门。“国渊站在市楼之上,望着公孙康的骑兵队绝尘而去,袖中的《潜夫论》被冷汗浸透。
“先生真要投袁?“书童的声音带着哭腔。
国渊轻抚腰间的汉节:“袁本初四世三公,乃汉室正统。“他的目光扫过城墙上新贴的《招贤榜》,“公孙度不过一董卓旧部,安能成大事?“
就在此时,街角突然传来骚动。一队鲜卑商队正在与汉兵争执,为首者腰间的琥珀刀饰引起国渊注意——那正是袁绍密使的信物。
“快走!“国渊扯着书童混入人群。他的青衫在风中飘动,如同一片不愿落地的枯叶。
四、乌桓寇边
蹋顿单于的狼头大旗在柳城上空猎猎作响。这位乌桓首领望着襄平方向,手中的骨制酒杯盛满人血:“汉人在修箭楼?“
“单于,公孙度此举是要效仿当年的李广。“左贤王蹋顿的弟弟乌延献上辽东地图,“不过三座箭楼,何足道哉!“
蹋顿突然将酒杯砸在地上:“你懂什么!“他的青铜面具在火光中泛着幽光,“当年公孙度在北平用此阵,赵子龙的白马义从都成了刺猬!“他抽出腰间的骨刀,“传令各部,趁其未完工,踏平襄平!“
乌桓三万铁骑如黑色的潮水漫过辽西平原。公孙康的五千骑兵在白狼山隘口与之遭遇,这位少将军的虎头枪挑落第十七个敌将时,突然发现箭矢已尽。
“撤往箭楼!“他的狮盔上沾满了敌人的脑浆。
三箭楼的梆子声在暮色中响起。公孙度亲自操弩,三棱透甲箭洞穿乌桓骑兵的皮甲。但见他突然勒马,将弩机对准自家士兵:“后退者,立斩!“
五、箭楼喋血
袁绍的十万大军在易水河畔滞留了七日。这位河北霸主望着前方的箭楼群,手中的玉如意突然折断:“当年公孙瓒都没能奈何这三座土堡!“
谋士许攸趋前半步:“主公,可效仿官渡之战时的霹雳车。“
袁绍冷笑:“霹雳车需投石机百架,而此处山道狭窄...“
话音未落,东北方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公孙度的改良版投石机抛出的火油罐在袁军阵中炸开,这种混合了辽东松脂的燃烧弹,瞬间将三百步内化为火海。
“报——!“斥候滚鞍下马,“乌桓蹋顿单于率五万骑兵抄我后路!“
袁绍猛然站起:“竖子敢尔!“他抽出腰间的七星宝刀,“传令张郃、高览,率两万精兵断后!“
此时的三箭楼前,公孙康的虎头枪已卷刃。他望着如蚁的袁军,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箭楼如人,需有死志“。他解下狮盔抛向敌阵,“随我死战!“
六、诛杀袁绍
襄平城头的公孙度望着易水方向的火光,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的战袍下,当年北平之战留下的箭伤正在溃烂。
“父亲!“公孙恭的声音带着哭腔,“袁绍大军已至城下!“
公孙度猛然抬头,玄铁剑在月光下划出半道弧光:“打开城门!“
袁绍的青铜车驾碾过襄平的青石板路,突然被三道铁索拦住。他的七星宝刀刚刚出鞘,便见公孙度的弩机对准自己咽喉。
“本初公别来无恙?“公孙度的笑声中带着血沫。
袁绍的瞳孔猛然收缩:“你敢弑君!“
“弑的便是你这伪君子!“公孙度扣动弩机,三棱透甲箭洞穿袁绍的护心镜。这位河北霸主的鲜血染红了车驾上的“四世三公“锦旗,恰如当年董卓被杀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