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而江宁对花魁大赛毫不在意,此刻已率老魏、郭允厚、朱由检等人乘船南下,直奔南京而去。
他立在船头,望着青山落日,轻笑道:“青山落日,春月秋风,当真是朝如青丝暮成雪,是非成败转头空。”
如今各方注意力全被扬州花魁大赛吸引,苏州两大学派疯狂内斗,南京的勋贵在他眼中不过待宰羔羊,收拾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等南京方面察觉不对,江宁已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魏国公府内,徐弘基刚收到下人禀报“钦差率兵马继续南下”,手中茶盏“哐当”落地,满脸不敢置信。
扬州花魁大赛动静那么大,谁都以为江宁会等赛事结束再来,没成想大赛刚开场他就动了身。
徐弘基急忙让人去请各家勋贵来府中议事。
片刻后,除怀远侯常明良外,各家勋贵齐聚魏国公府,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吵了半天也没个对策。
没等议出结果,又有消息传来,江宁已率大军停船靠岸,开始登陆。
徐弘基咬咬牙,只得让众人准备迎接钦差,然后见机行事。
江宁率领大军尽数登陆,朝着南京城进发。
望着近在咫尺的城池,他不禁感慨:“当真是日出紫金、日落西峡,这虎踞龙盘之势,尽显帝王气派。”
朱由检望着城池,亦是心绪万千。
这里曾是太祖老朱的根据地,大明开国之都。
自成祖朱老四迁都顺天之后,近二百年间,除宣宗为太子时曾在此暂居,再无皇帝、太子等皇族成员踏足南京。
江宁转头问身旁的郭允厚:“老郭,你给说道说道,为何历朝历代那么多人选南京建都,偏偏除了我大明,其余王朝无一例外都短命得很?”
郭允厚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侯爷,这说法有正史有野史,您想听哪一种?”
江宁挑眉笑道:“自然是野史,正经人谁耐烦听正史?
不过你这野史,得够野才行。”
郭允厚嘿嘿一笑:“侯爷放心,九成九是稀罕说法。
话说当年秦始皇巡狩天下,见南京有虎踞龙盘之气,经高人勘舆,说此地王气已生,龙脉渐显。
始皇大怒,当即下令开凿秦淮河,斩断龙脉,又命人铸造金人,深埋城下镇压王气。
此举虽有逆天而行之嫌,却当真伤了南京的龙脉。
可天意难测,王气未绝,只是再难支撑王朝长久。
所以历朝建都于此者,多是偏安一隅,短命而亡,毕竟龙脉受损,没了气吞天下的帝气。”
江宁听得津津有味,身旁众人也都凝神细听。
郭允厚又道:“我大明开国时,太祖在应天创立基业,扫平群雄、驱逐蒙元,登基后定都于此。
后来诚意伯刘伯温曾上书,说应天可暂作过渡,不宜久为都城。
六朝以来,定都于此者,多是偏安短命,且江南繁华易让人沉溺,消磨意志。
再者,历朝威胁中原者多是北方胡马,大一统王朝定都北方,方能以御敌戍边为要。
加之应天城池屡经变迁,开挖填塞之间,地脉泄尽,王气难收。”
他顿了顿,续道:“当年太祖也有迁都之意,先后派人考察洛阳、西安,懿文太子更是亲赴西安,可惜返回后便病逝了。
太祖年事已高,已经无力进行迁都之事了,只得将此事托付后世之君。
所幸成祖靖难后迁都顺天,不然如今大明的局面,还真不好说。”
江宁点头道:“太祖老朱与成祖朱老四的眼光,确实非常人能及。
他们看问题更全面,考量也更深远。”
当年太祖派懿文太子考察西安,本是迁都的关键一步,奈何太子骤逝,太祖老朱心力交瘁,只得搁置。
若非成祖后来力排众议迁都,大明的根基,或许真会因偏安江南而动摇。
江宁等人也开始停步,南京城门口早已肃立着一众文武官员,只是神色复杂,尤其那些留守的勋贵武将,脸色更是沉得能滴出水来。
文官们则大多面无表情,毕竟南京六部本就是安置闲职之地,能在此任职者,不是被排挤至此养老,便是失了圣心的外放之人,权力稀薄,倒也犯不着跟江宁等人硬刚,打不了卷铺盖回家,总好过平白担上罪名。
江宁抬手示意停下仪仗。
钦差仪仗的幡旗骤然展开,“五省总督”“忠义侯”的字样在日光下刺眼夺目,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高文彩快马前驱,勒住缰绳立于官员们面前,居高临下地冷声喝道:“朝廷钦差、五省总督、忠义侯驾临,南京文武官员速出城门十里迎接!”
话音落下,不等众人反应,他已调转马头返回,留下满场愕然。
魏国公徐弘基攥紧了拳,怒火暗涌,往日钦差至此,他们出城迎接已是给足颜面,这位江侯爷竟如此摆谱!
可转念一想,江宁此次前来,架势本就不同寻常,真被扣上不敬钦差、藐视天使的帽子,谁也担待不起。
众人无奈,只得稀稀拉拉地继续前行,又挪了数里地,才终于到了江宁马前。
徐弘基强压怒火,率先躬身行礼:“臣魏国公徐弘基,恭迎钦差大驾。”
南京兵部尚书魏养蒙紧随其后,率六部官员齐齐躬身:“臣南京兵部尚书魏养蒙,携南京六部官员恭迎钦差大驾。”
江宁端坐马背,目光如冰刃般扫过众人,一言不发。
他身后,朱由检、老魏、杨廉三人手按刀柄,指节泛白,只需江宁一声令下,便要拔刀出鞘,将眼前这些人就地斩杀,干净利落。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官员们被江宁的沉默压得心头发紧,勋贵们额头隐隐冒汗,文官们也暗自屏气,这位钦差的气场,比他们想象中要凌厉太多,看来南京的平静日子,怕是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