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几天之后,温体仁又火急火燎地来了:“侯爷,各项事宜都差不多了,可邀请的文坛泰斗没一个愿来当评委,全找理由推脱,连凤阳、徐州的大儒也不肯来。”
江宁闻言大怒,脸色铁青,一掌拍在桌子上骂道:“他娘的,一个个给脸不要脸!
老温,你再去传话,限他们十日内到扬州,不来的满门发配缅北!”
“下官试过了,”温体仁叹气,“可这些人全都是犟种,宁愿全家发配缅北,也不愿意来扬州。”
江宁脸色一沉,嘴角勾起冷笑:“你再派人去传话,他们要是不给面子,老子就把孔夫子定为头号反贼,让老郭去刨了孔老二的坟!”
温体仁惊得嘴巴都合不上,却也横下一条心:“下官这就去办!”
很快这话传到各地大儒耳中,众人顿时炸了锅。
他们原想硬扛到底,可万万没想到江宁这个王八蛋,竟然要拿孔夫子开刀,谁也不敢赌他是不是玩真的。
毕竟江宁凶名在外,加上郭允厚那要钱不要脸的名声,真把他派去曲阜,读书人最后的体面怕是都保不住。
于是乎,各路大儒连夜收拾行李,马不停蹄往扬州赶。
一时之间,花魁大赛的消息传遍天下。
应天、苏州的学子结伴而来,说是要带着批判的目光来审视。
京城的朱由校看着奏折,也忍不住心痒,只恨政务缠身,没办法去凑热闹了。
扬州城内的各大青楼、花船更是摩拳擦掌,都想在大赛里拔得头筹。
一时间,大江南北的学子、文人、商人闻风而动,纷纷朝着扬州赶来。
就连南京城里的怀远侯府小侯爷常延龄也动了凑热闹的心思,收拾行装赶往扬州。
这些人中,商人是嗅到了商机,朝廷这是要力推扬州经济,正是入局的好时候。
文人墨客则想借此扬名立万,毕竟如今朝廷暂停科举,改为保举制,此次若能得到江宁等大佬的赏识,那可就是弯道超车,可比十年寒窗来的快多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憋着劲要声讨江宁。
毕竟江南他们一路南下的所作所为,可谓是把江南文人士子的脸踩在脚下反复摩擦,这次一定要让江宁见识见识江南读书人的才情风骨。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的勋贵们频繁聚在魏国公徐弘基府上。
江宁把扬州盐商一锅端了,也断了他们的财路,众人正私下商议对策。
其中有开国东瓯王汤和之后灵璧侯汤国祚、岐阳王李文忠之后临淮侯李弘济,还有怀宁侯孙维城、隆平侯张拱日、忻城伯赵之龙等人。
至于南京的富商士绅早把江宁骂了千百遍,也曾想联合勋贵对抗,却被直接晾在了一边。
在徐弘基等人眼里,江宁是朝廷钦差、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超品侯爵,是同级别的对手。
而这些士绅富商不过是一群土财主,不配与他们相提并论。
没了勋贵撑腰,富商们虽不敢正面硬刚,却有的是钱。
他们雇人编排了江宁的各种谣言,沿街说唱,甚至把他的事迹编成话本售卖。
一时间,南京城风雨欲来,人人都知道江宁此次代表朝廷南下,绝不会止步扬州,下一站便是南京。
以他的行事风格,南京怕是又要掀起腥风血雨,各方都在调集资源,准备与他一较高下。
另一边,坐镇苏州的南直隶巡抚王绍徽,这段时间为江宁南下出了不少力。
如今苏州学子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张溥、张采为首的东林背景文人。
另一派是新兴学派李贽的女弟子梅澹然、徒孙汪自牧,以及阳明心学公安派代表袁中道等人。
自江宁领兵南下,两派就为他的所作所为激烈辩驳,从江宁山东兖州刀劈孔圣牌位,到血洗徐州、清洗凤阳两淮。
双方人马都争执也从文斗升级到了武斗,数千学子在苏州城内外数次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
如今双方见面,简直是仇人相见,非打一架不可。
当然这背后少不了王绍徽煽风点火。
在他看来,只有让新兴学派压制复社的张溥、张采等人,让双方内斗,才无力给江宁添堵,否则这些人拧成一股绳,便是江宁南下的大麻烦。
为此,他特意把闲居的前国子监祭酒朱国祯请来,为梅澹然、袁中道等人助威。
张溥、张采见对方摇人,也发动关系,请来东林派仅剩的大佬惠世扬、房可壮,还有好友金圣叹助阵。
王绍徽见状,索性亲自下场为袁中道、梅澹然站台,甚至偷偷派了两千巡抚标兵加入混战,把张溥、张采等人打得鼻青脸肿。
经此一事,王绍徽在江南名声扫地,却也成功拖住了复社一脉的精力。
此时的江宁正坐在扬州知府衙门里,翻看着各方情报,趴在桌上笑得前仰后合。
朱由检见状,好奇问道:“二哥,什么事这么高兴?
说出来也让我乐乐。”
江宁笑着把信件递过去。
朱由检看完,满脸震惊:“二哥,这也太夸张了吧?
他们都是文人,怎么跟泼皮似的街头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