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

第153章 惩罚(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最新章节。

说话间,金羽卫副统领走了进来。

与文德帝汇报了一下镇国公府的情况。

并提及镇国公夫人与小姐差点当众被刺客偷袭。

文德帝一拍桌案,怒道:

“这些贼人真是猖狂,余爱卿可找到什么线索?”

余副统领想起那些被打晕的刺客,遗憾地摇了摇头,沉声道:

“回皇上,那些刺客都是死士,末将抓了些活口,但如今全死了。”

“什么线索都没有查到,唯一清楚的便是他们是冲着镇国公儿女去的。”

“末将以为这件事定与那突然而起的流言有关!是有人想要借此置镇国公于死地。”

文德帝头疼扶额,命令道:

“这件事余爱卿不用再插手,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保护镇国公府的安全,如今日这般的袭击再不可发生。”

余副统领俯首领命。

等人走后,文德帝叹了口气。

宁儿啊宁儿,镇国公府遭此劫难,到底是因你之故……

你别怪父皇!

想到这里,文德帝不再犹豫,提笔写下诏书,落笔,盖印。

“王喜,去宣旨吧!”

“是,皇上。”

王总管双手接过圣旨,缓缓退了出去。

刚到御书房外,便迎上了脸色灰败,目光难言忐忑的二皇子。

“王总管,我想见见父皇……”

王总管暗叹一声,看来二皇子已听到余副统领的话了。

他摇了摇头,拒绝道:

“二皇子,接旨吧!”

萧老将军跪地听旨,而楚以宁因有伤在身,只能一动不动地坐在轿椅之上。

王总管打开圣旨,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二皇子楚以宁暗杀使臣,欺君罔上,德行有愧于镇国公府,但感念其孝心,故罚其于皇陵前思过三年,无召不得回京,钦此!”

楚以宁怔愣了片刻,才红着眼眶道:

“儿臣,接旨!”

“二殿下,皇上说了,您需得三日内启程。”王总管说道。

楚以宁猛地瞪大双眼,一脸受伤地望向御书房内。

“父皇、父皇,便如此狠心……”

萧老将军闻言,也不由白了面色。

“王公公,二皇子的伤势如此严重,这怎么使得啊?”

王总管笑了笑,避而不答,只说道:

“二殿下的衣摆都被雨水打湿了,贵妃娘娘见了怕是要心疼的。”

“二殿下随老奴去偏殿换一身衣衫,再去见纯贵妃最后一面吧!”

话说得好听,但看着王总管的表情……

楚以宁又怎会不明白,父皇这是要他安抚好母妃,不要让母妃闹起来。

楚以宁抿了抿唇,扯出一丝僵硬的笑容。

“好,麻烦王总管了!”

“二殿下,随奴才来吧!”

话落,他招呼着两个小太监,看着二皇子的轿椅被抬进偏殿,转头道:

“萧老将军且回吧!”

萧老将军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看了楚以宁一眼,这才转身离开。

到了偏殿,待楚以宁换好衣物,王总管甩甩拂尘,将宫人赶了出去。

而后,从袖中拿出一卷圣旨交给楚以宁,低声道:

“二殿下,这是皇上赐与您的密旨,还请您回府后再看,切记!”

楚以宁这次是真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忙接过密旨,欣喜道:

“多谢王总管!”

说罢,他忽而露出一个愧疚的表情,说道:

“是我让父皇为难了!我走后,劳烦王总管多费心些,莫让父皇总与朝臣们置气。”

王总管笑着道:“二殿下能理解皇上的一片苦心,皇上也定会欣慰的,父子同心同德,是大楚的一大幸事。”

说完,他后退一步,深深下拜,恭祝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着)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着)
她,21世纪被家族遗弃的天才少女;他,傲娇腹黑帝国太子,一怒天下变的至高王者;她扮猪吃虎坑他、虐他、刺激他、每次坑完就跑。是个男人就忍不了!他只能猎捕她,宠溺她,诱惑她为他倾心,谁知先动心的人却变成了他。——君临天下的少年,凤舞江山的少女,一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爱情追逐游戏。
苏小暖
寻龙校尉
寻龙校尉
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莫测风水盗墓世界的大门,在风水秘术与冒险传奇的交织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令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书中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对神秘莫测寻龙分金定穴秘术的极致呈现。作者以深厚的传统风水知识为基石,将罗盘定向、山川形势判读、天星卦象推演等古老秘术的原理与操作细节娓娓道来。从解读山川走势中仿若灵动巨龙的脉络,到依据星象变化确定墓穴吉位,复杂晦涩的风水理论在作者笔下变得鲜活。读者仿佛跟随
艾时
我在地窟无限复活
我在地窟无限复活
一场车祸,来到了鬼神地窟,还能无限复活!不断探索,不断变强。曾拯救万千,也曾毁灭众生,和刑天喝过酒,也和宙斯打过架。当我站在众神之巅,大剑所指,即是众神心之所向!
熊仔寿司
仙源道
仙源道
我道尽万灵,以此身入仙路,追逐本源之尽头。一个拥有神秘身世的弃婴,经脉根基被残忍摧毁,后被老人将其带回村中抚养长大。十几年后婴儿长成少年,随着一道青色光芒的到来,少年再次被命运所眷顾,意外获得了禁忌般的修炼根基。但与此同时,小山村却在这一刻被血夜笼罩...
徜星夜
三更讲鬼
三更讲鬼
此书叙述八零年代一些离奇之事。一个地方,何止百件故事。我应当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听众更加合适。听过的故事,写出来,也是为了缅怀过去。里面的人或事,你可当作玩笑一听就罢。也可作为一部自我反省的故事来观。说不准……里面的人物,会带有你的影子。也或者是,你身旁人的写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终有一形,与你无二
卜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