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

第152章 投诚(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最新章节。

镇国公闻声转头,他面容异常冰冷。

吓得金羽卫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齐齐后退一步。

直过了片刻,他仿佛才回过神来,说道:

“抱歉了,余副统领!方才那刺客要袭击本国公的妻女,本国公太过愤怒,下手重了些!你看……”

余副统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附和道:

“啊!没事没事!是那刺客袭击池夫人与池小姐在前,镇国公杀了他也是应该的,应该的。”

刚才那刺客出现的突然,被踹飞的又太快,其实他什么都没看清,镇国公已经将人杀了。

但他看了池夫人与池九瑜一眼。

那个方向,应该是要刺杀镇国公妻女没错了。

这样也算是给皇上一个交代。

——

皇宫。

议政殿里的朝臣都散了,只有楚以宁与萧老将军坚持等在御书房外。

楚以宁压低声音道:

“外公,京城里的谣言是你……”

萧老将军摇了摇头,同样压低声音道:

“老夫确实让人散播了消息,却是为了暗中引出黑市的人,但昨日谣言突然闹得满城皆知,可不是老夫的手笔。”

“那你为什么那么做?”楚以宁皱眉。

“待过了今日这关,回府后,老夫自会给你解释。”

“还有,宫外出了些事情,你想办法回府养伤,莫要再留宿宫中。”

萧老将军话落,宫墙的拐角处,一道青衣身影撑伞而来。

等他收伞,楚以宁才认出这人是与池慕修一届的榜眼。

如今池慕修已是翰林学士,供职御前,而这人还是个小小编修。

他移开目光,看向廊外的漫天大雨。

“下官林宣,见过二皇子,见过萧老将军。”

得到回应后,林宣刚一起身,不想一本古籍突然从身上掉了出来。

夹在古籍中的纸张,随即散落一地。

楚以宁无意中扫了一眼,眼皮猛地一跳。

“这是……”

“二殿下这是臣借来的孤本与做的一些记录。”

林宣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去将纸张与古籍捡了起来。

他笑着道:“微臣还要给皇上送刚撰写的新册,这便告退了。”

“嗯好,你去吧!”

楚以宁的态度与初见林宣时,已经截然不同。

林宣转身,嘴角勾起一抹得逞的笑意。

都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今这个时机却是恰好。

二皇子与池家彻底撕破脸,却被压制得不能翻身。

而他拿池慕修的命作为投诚的敲门砖,简直再好不过。

楚以宁望着林宣离开的背影,陷入沉思。

萧老将军问道:“怎么?那人有问题?”

“何止有问题!”楚以宁紧锁的眉头,轻轻舒展,“那人手中可握着池慕修的命!是个狠角色!”

最后一句,乃是楚以宁对林宣的评价。

“此次不论池家有无伤亡,父皇必然不会轻饶了我……”

楚以宁说着,抬眸望向萧老将军,叮嘱道:

“外公,但凡他所求,帮他安排好!”

萧老将军叹了一声。

“你放心,外公一定帮你!”

“好!谢谢外公!”

将东西送到御前后,林宣离开御书房。

外面大雨倾盆,却丝毫不影响他轻快的脚步。

这世上没有人知道纯贵妃盛宠不衰的秘密。

除了皇上与纯贵妃本人,而他恰恰是那第三个。

只要除掉池家,拿捏了纯贵妃最大的把柄,未来他的青云路只有一片坦途。

将来也能护恩人一二,以报当日她仗义执言、雪中送炭的恩情。

公主殿下,你等等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着)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着)
她,21世纪被家族遗弃的天才少女;他,傲娇腹黑帝国太子,一怒天下变的至高王者;她扮猪吃虎坑他、虐他、刺激他、每次坑完就跑。是个男人就忍不了!他只能猎捕她,宠溺她,诱惑她为他倾心,谁知先动心的人却变成了他。——君临天下的少年,凤舞江山的少女,一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爱情追逐游戏。
苏小暖
寻龙校尉
寻龙校尉
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莫测风水盗墓世界的大门,在风水秘术与冒险传奇的交织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令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书中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对神秘莫测寻龙分金定穴秘术的极致呈现。作者以深厚的传统风水知识为基石,将罗盘定向、山川形势判读、天星卦象推演等古老秘术的原理与操作细节娓娓道来。从解读山川走势中仿若灵动巨龙的脉络,到依据星象变化确定墓穴吉位,复杂晦涩的风水理论在作者笔下变得鲜活。读者仿佛跟随
艾时
我在地窟无限复活
我在地窟无限复活
一场车祸,来到了鬼神地窟,还能无限复活!不断探索,不断变强。曾拯救万千,也曾毁灭众生,和刑天喝过酒,也和宙斯打过架。当我站在众神之巅,大剑所指,即是众神心之所向!
熊仔寿司
仙源道
仙源道
我道尽万灵,以此身入仙路,追逐本源之尽头。一个拥有神秘身世的弃婴,经脉根基被残忍摧毁,后被老人将其带回村中抚养长大。十几年后婴儿长成少年,随着一道青色光芒的到来,少年再次被命运所眷顾,意外获得了禁忌般的修炼根基。但与此同时,小山村却在这一刻被血夜笼罩...
徜星夜
三更讲鬼
三更讲鬼
此书叙述八零年代一些离奇之事。一个地方,何止百件故事。我应当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听众更加合适。听过的故事,写出来,也是为了缅怀过去。里面的人或事,你可当作玩笑一听就罢。也可作为一部自我反省的故事来观。说不准……里面的人物,会带有你的影子。也或者是,你身旁人的写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终有一形,与你无二
卜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