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3章 我的目的是尽善尽美(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最新章节。

这一幕,让诸葛亮肝肠寸断。

回想当年,大哥早入江东,姐弟四人随叔父到荆州,没过多久,叔父便因病撒手人寰,诸葛氏姐弟们只得相依为命。

长姐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所幸,长姐嫁入荆襄名门蒯家,成了蒯祺的夫人。

长姐出嫁后被夫家宠爱,家庭幸福美满,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二姐和两个弟弟也因此受到了荫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

然而,多年后的入川之战,毁了长姐的一切!

孟达擅作主张,途经房陵时,竟将房陵太守蒯祺杀死,强夺了房陵。

蒯祺本就是刘表任命的房陵太守,又是诸葛亮的亲姐夫,归降刘备本应顺理成章的事。

却被孟达杀了。

这不禁让诸葛亮怀疑孟达的动机。

一但蒯祺投降,必为荆州派注入一支强大的力量,刘备也必使其为三郡之主。

可孟达眼看法正李严等同僚皆受重用,自己能力平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不禁心有不甘。

他也想成为三郡之主,于是便玩弄了一点小手段。

但这岂能逃过刘备的眼睛?

刘备因此大怒。

立派刘封接管孟达部队。

蒯祺既死,诸葛亮的长姐瞬间沦落成寡妇,一对侄儿侄女也瞬间没了父亲。

看着长姐穿着白衫,与两个的侄儿女跪在灵堂前哭泣的画面,诸葛亮心如刀绞。

“孔明,你告诉阿姊,阿姊如何做,方能让你杀死狗贼孟达,为你姐夫报仇?”

诸葛亮默然垂泪,无奈的摇摇头。

诸葛亮明白,孟达有献益州之功,虽然房陵之事他犯了错,但其声称遭遇抵抗,才率军杀入,理论上罪不至死。

强行定罪,恐惹等东州士族不满。

其时也正是主公立天下之时,万不能公报私仇使炎汉集团陷入内耗。

那是主公的基业,不是他自己的。

长姐看出了他的为难,只说道:“既如此,我不让你为难!然,若有朝一日,孟达叛汉,阿姊请你,务必将其碎尸万段,将其首级祭于你姐夫陵前!”

诸葛亮含泪郑重抱拳:“小弟承命!”

事情果如长姐所料,孟达怂恿刘封不救关羽,然后叛国降魏了。

这时候,处死孟达似乎有了正当的理由!

尤其是刘备伐吴失败驾崩后,诸葛亮身为托孤丞相和辅政大臣,也成了蜀汉集团最有话语权的人。

他亦拥有了攻打和处决孟达的权力和能力。

可偏偏这个时候,局势又变得扑朔迷离。

而在这扑朔迷离的局势中,他发现了胜机。

孟达有心叛魏,若能拉拢过来,便可兵不刃血重夺上庸三郡,使炎汉重新握住北伐的另一条交通要道。

大姐之仇,他不是不想报。

但他现在是一国之相,受陛下倾国相托,他必须站在国家的立场和高度权衡利弊,做出最利于国家的选择。

若攻打,或诱降,能杀死孟达,但不能夺回上庸三郡。

若收降,留下孟达,则有很大机会可兵不刃血夺回上庸三郡。

他为了北伐大业,最终选择了后者,派使臣去联系孟达。

而这,却是大姐所不能接受的。

面对大姐的质问,此时的诸葛亮羞愧难当,无言以对。

“孔明,同为荆州之士,大公子生前且能仗义执言,你身为一国之相,怎却什么都做不了?”

大公子……

诸葛亮一怔!

忽然想到姐姐说的大公子不是别人,正是主公的养子——刘封。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

先有孟达袭杀蒯祺,后有刘封欺凌孟达,此皆非没有缘由,实乃派系之争。

刘封和蒯祺都是荆州派的代表,孟达却是东州派的领袖。

他诸葛亮也是荆州派。

理论上当与他们并肩一道,一同压制东州派和益州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异世穿越者林峰降临行尸末日,成为点燃文明火种的关键。从亚特兰大营地崛起,他凭借军事智慧组建自由联盟:驯服暴徒莫尔,智破总督阴谋,终结人肉工厂,击溃救世军奴役,在低语者的尸潮中守护人性微光。莫尔与达里尔的刀弩羁绊、尼根从暴君到囚徒的救赎、卡罗尔的蜕变,共谱末日史诗。当联邦——这座拥有电力与军队的“复兴堡垒露出獠牙,等级压迫与吞并野心昭然若揭。林峰率军死守边境,莫尔双刀撕裂敌阵,尼根献上攻心毒计。敌
娴来娴往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架空历史+权谋诡辩+甜过初恋!不可能,押寨夫人是女帝?她不是山贼吗?绝对不可能,二夫人是魔头?她不是侠女吗?万万不可能,三夫人是敌国公主?还说要吊死我?美人如玉,轻声腻语,温柔似刀:小成子,没有什么不可能。小成子,这天下送你可好?
我是踏脚石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秦明穿越大周,成为了一名猎户,深山打猎肉满仓,领着全村奔小康,在这充满了战乱,饥荒,苛捐杂税的乱世,秦明却一步步站上了皇城之巅……
刀削面加蛋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撤出洪湖的红三军,由川入黔,在黔东创建了以印江为中心的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本书根据部分史料加走访撰写而成。
南岳清水湾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