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2章 诸葛亮的应对之策(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最新章节。

黄月英眼中的夫君几乎无所不能,无论遇见什么样的困难都一向谈笑风生,从容不迫,轻描淡写间便能将问题解决得妥妥当当。

她从未见过诸葛亮这般惊乱,赶紧抚背安慰。

“夫君,何故如此慌乱?”

诸葛亮拭干眼角的泪水,摇摇头没说话。

黄月英也没继续问,她给丈夫披上了衣服,下了床掌了烛,又倒了一杯暖茶。

“夫君,明天还是去乡里看看医郎吧,这样不是办法。”

“我……没事。”

黄月英关心道:“你看看你的样子,哪像没事。”

“放心吧,我真的没事。”

黄月英一手拿着蜡烛,一手递来了茶,诸葛亮没有接过茶杯,而是接过了烛火,然后也下了床,穿上木屐,就着烛光,在桌案上铺开了地图。

脑海中不断复盘着梦中的局势。

防住了江东,关羽也不会死,关羽不死,张飞也不会死,张飞不死,刘备自不会亲征江东!

那些优秀的二代将领们也不用死。

炎汉的国力才会更加强大!

复兴汉室才真的有望。

可如何才在打赢曹军向北扩张的同时,还能防住江东背刺……

他的脑海里出现了无数构想和方案,但还是找不出一个可靠合理的办法。

“一定有办法,一定有办法……”

黄月英看诸葛亮这个样子,不禁忧心忡忡:

“夫君,你今次出游,去哪家入仕了吗?”

“没有。”

她看了看地图:“那为何如此执着于此?”

“这只是一个梦?”

“梦?既是梦,你又何必当真?”

一句话点醒了诸葛亮。

“梦……是啊,既是梦,又何必当真……”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忽然摇头苦笑一声,坐了下来。

最近做了很多梦,弄得自己都难辨真假。

可梦终究是梦!

还这么认真的分析梦中的局势到底为哪般?

再这样下去,可能自己真就得了臆症。

他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妥协了:“可能是最近想得太多了,明日我便去乡间医郎那里看看。”

“对了,要寻医郎,不用去别处,原长沙太守仲景先生就暂住南阳,距此地不远,他是咱们荆襄之地最有名的医官,又与父亲有旧。可让他帮你看看。”

“张仲景……”

诸葛亮眼睛一亮,他好像看到了什么契机。

“如此甚好,明日便去!”

寻常小病,诸葛亮自己便能采药自医,但如此癔症非得专门的郎中医治不可。

翌日,诸葛亮与黄月英便去张机(张仲景)那里看病。

张机为诸葛亮诊脉瞧病,未发现什么异常。

又闻其半夜惊起,便问诸葛亮:“公子最近可有心事?”

诸葛亮凝重点头。

“可否一问,是何心事?”

诸葛亮看着张机:“乃荆州百姓生死存亡之事。”

“哦?此话怎讲?”

诸葛亮便将徐州之事说与张机。

“曹操南下,徐州之殇,荆州恐难逃也!无力救荆州之民于水火,故而心忧。”

张机叹了一口气:“曹操屠城之名在下已有耳闻,然天命难违,不如顺天应时。你还应该知道,曹操除了屠城,还广发求贤令,贤侄有卧龙才名,若得举荐,必能于朝中谋取一官半职。”

诸葛亮点点头,他知道,当今荆州,和张机一般想法之人不在少数。

而以现在自己的身份,很难将其说服。

索性不说。

但自己说不动,他知道有人能说动。

回到草庐,小童告诉他:“前几天,那个刘皇叔又来了,我说二公子寻医看病去了。”

他点点头,没说什么。

但眼中闪过的那一丝光华,却被黄月英看在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异世穿越者林峰降临行尸末日,成为点燃文明火种的关键。从亚特兰大营地崛起,他凭借军事智慧组建自由联盟:驯服暴徒莫尔,智破总督阴谋,终结人肉工厂,击溃救世军奴役,在低语者的尸潮中守护人性微光。莫尔与达里尔的刀弩羁绊、尼根从暴君到囚徒的救赎、卡罗尔的蜕变,共谱末日史诗。当联邦——这座拥有电力与军队的“复兴堡垒露出獠牙,等级压迫与吞并野心昭然若揭。林峰率军死守边境,莫尔双刀撕裂敌阵,尼根献上攻心毒计。敌
娴来娴往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架空历史+权谋诡辩+甜过初恋!不可能,押寨夫人是女帝?她不是山贼吗?绝对不可能,二夫人是魔头?她不是侠女吗?万万不可能,三夫人是敌国公主?还说要吊死我?美人如玉,轻声腻语,温柔似刀:小成子,没有什么不可能。小成子,这天下送你可好?
我是踏脚石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秦明穿越大周,成为了一名猎户,深山打猎肉满仓,领着全村奔小康,在这充满了战乱,饥荒,苛捐杂税的乱世,秦明却一步步站上了皇城之巅……
刀削面加蛋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撤出洪湖的红三军,由川入黔,在黔东创建了以印江为中心的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本书根据部分史料加走访撰写而成。
南岳清水湾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