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东汉三国:重生我之郭奉孝》最新章节。
夏日的蝉鸣穿透雕花木窗,在青石地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郭嘉赤着脚踩在冰鉴旁,青铜兽首吞吐的凉气在脚踝处萦绕。
作为一个投机商人的他展开最新送来的密报,羊皮纸上还沾着信鸽的羽毛。
“陈国粮价已涨至斛米八百钱。”
戏志才捧着竹简从回廊转来,腰间玉佩与算筹相撞发出清脆声响,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
“宛城铁器坊的订单又加了三百具札甲。”
典韦抱着酒坛经过庭院,闻言咧开嘴笑:“那些游侠儿买不到正经兵器,倒把俺们改装的农具抢购一空。前日送去汝南的犁头,刀刃都是淬过火的。”
铁塔般的身影在日头下投出浓重的阴影,惊得树梢的麻雀扑棱棱飞走。
郭嘉指尖抚过案头堆积的账册,洛阳桑皮纸特有的纹理在指腹下沙沙作响。
他忽然轻笑:“让宛城把犁铧尺寸再改小半寸,就说是新式农具。让徐州的商队走淮水时多带些硫磺——广宗那边云梯造得急,硝石怕是要不够了。”
此时的郭嘉,利用各地的战况大发横财。
他屈指敲了敲案几:“让并州的人把囤积的冬衣抛售五成。等雪落太行山,这些粗麻可比丝绸金贵。”
郭嘉看着窗外在雨中若隐若现的城墙,突然轻声问道:“邺县粮价几何了?”
“斗米千钱。”
戏志才继续说道,“昨日陈氏又收了两车五铢钱,说是要筹措云梯木料,转头就把钱存进了咱们的商队钱庄。”
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事捧着漆盒跪在廊下:
“家主,这是徐州刚到的货样。”
掀开的锦缎下,二十支箭簇泛着诡异的蓝光。郭嘉拈起一支对着烛火细看,箭头上细密的血槽里凝着暗褐色药膏。
“告诉糜家的掌柜,这种淬过乌头的箭矢要单独装箱。”
他随手将箭矢掷回盒中,金属相撞的声响惊醒了蜷在梁上的黑猫。
“用樟木匣分装,每匣附上解药。冀州的游侠首领们,最吃这套把戏。”
郭嘉执棋的手悬在半空,白玉棋子映得指尖近乎透明。
他望着棋盘上胶着的战局,忽然将黑子投入白子的包围:
“让会稽分号明日挂牌收购沉香木。等各世家急着筹钱抢购胡椒时...”
棋子落枰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夜枭,“我们的船队该到林邑国了。”
随着商队贸易的繁忙运转,商队总管戏志才接到了郭嘉的命令,随后他带领着商队驶出城去。
晨雾未散时,二十辆牛车悄悄驶出侧门。典韦扛着陌刀站在门楼上,看着车辙在官道上碾出深痕。
颍川笼罩在细雨里,青石板街道上马蹄声碎。
郭嘉站在自家药铺二楼,看着远处蜿蜒而来的赤色旌旗,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那些绣着“皇甫”、“朱”字样的军旗被雨水打得半湿,却仍倔强地招展,仿佛在向这座千年古城宣告中央权威。
颍川城外的官道上扬起漫天黄尘。
左中郎将皇甫嵩勒住战马,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郭轮廓,伸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在他身后,四万大军如一条蜿蜒的黑龙,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且看这颍川城。”
皇甫嵩转头对随军谋士说道,“听闻此地世家盘根错节,此番征讨黄巾,恐怕少不了一番周旋。”
话音未落,一骑快马自前军奔来。
右中郎将朱儁策马至近前,玄铁甲胄上还沾着露水:“义真兄,颍川太守已率众出城二十里相迎,还备了二十车粮草。”
皇甫嵩眉头微皱,正要开口,朱儁已抢白道:“某已命人将粮草尽数充公,那些金银珠宝都退回去了。”
他虬髯戟张,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滚圆,“某平生最恨这些蠹虫!平日吸食民脂民膏,如今倒想拿钱粮买平安!”
荀府正堂内,十二扇雕花木门紧闭。
颍川各大世家的家主们围坐在紫檀木案几旁,空气里飘着沉水香的青烟。
辛家家主辛评猛地拍案而起,白玉扳指在案几上磕出清脆的响声。
“那朱儁实在欺人太甚!”他指着案几上退回的礼单,“我辛氏奉上三百石粟米,他竟当众斥我等'资敌之财'!”
上首的荀氏家主轻咳一声,指尖在青瓷茶盏边缘摩挲:“诸君稍安。朝廷要剿黄巾,我等自当鼎力相助。”
他目光扫过众人,话锋突然一转,“只是这征调物资的数目......怕是得重新合计。”
堂中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陈氏家主陈纪捻着山羊须道:“听说波才那边,一石粟都能换三匹蜀锦”角落里传来几声压抑的轻笑。
几人面面相觑。
当夜子时,颍水河畔的芦苇荡中,十余艘乌篷船悄然靠岸。
陈氏管家举着火把照亮船舱,成袋的粟米在火光下泛着金黄。
对岸树丛里钻出个包黄巾的汉子,腰间别着把豁口的柴刀。
“陈管家够爽快!”那汉子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门牙的豁口,“这船粟米,波帅说能换三百把环首刀。”
他转身冲芦苇丛吹了声口哨,十几个黄巾力士扛着捆扎整齐的兵刃钻了出来。
烛火在青铜灯树上摇曳,映得满堂金紫晃眼。
颍川太守第五次举杯时,主座上的皇甫嵩终于放下犀角筷。
银甲与青瓷相撞的脆响让满座寂静,郭嘉看见邻座的荀氏家主捏紧了酒樽。
“本将奉天子节钺,”
皇甫嵩的声音像他的铁甲一样冷硬,“明日辰时,各家需再出私兵两千。”
他指尖敲打案几,目光扫过堂下垂首的士族们,“平乱之后,自有封赏。”
突然有瓷盏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