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用以河南灾区赈灾的救命钱,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刘观府中,这便是无可辩驳的铁证如山!
蹇义听闻此言,面色骤变,刹那间变得惨白如纸。他深知自己作为吏部尚书,对此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即毫不犹豫地起身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道:“皇上,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虽说问题的根源在于都察院的贪污腐化、徇私舞弊,但这些人的任职赴任也是经过吏部的审核与同意,河南按察使等封疆大吏更是需要吏部的举荐与审查。
如今闹出了这般严重、影响恶劣的贪腐大案,蹇义这位吏部尚书有着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
好在朱棣对他向来颇为器重,深知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此次失误或许也是一时疏忽所致。于是朱棣只是摆了摆手,大度地表示不再追究此事,就此将此事轻轻揭过。
“此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锦衣卫必须彻查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贪赃枉法的蛀虫,务必将他们一一绳之以法,以正朝纲,以安民心!”
“不过既然出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贪腐手段,那就必须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地加以遏制,绝不能让其继续蔓延,危害朝廷根基。诸位爱卿,对此可有什么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良策?”
朱棣话音刚落,诸位大臣面面相觑,皆是眉头紧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官员谎报灾情中饱私囊之事,本就错综复杂、棘手难办。
倘若地方上的按察使和监察御史能够坚守职责、刚正不阿,充分发挥其监察检举的作用,那还能够及时向朝廷检举揭发此类恶行。
否则朝廷收到地方上报灾情的奏疏,唯有第一时间派遣专人进行实地核实,如此一来,不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有可能导致灾民们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饥饿而死,流离失所。
除此之外,自大明开国以来,赋税征收一直存在一个令人头疼不已的难题,那便是欠税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源自于高皇帝制定的一项旨在关怀百姓、减轻百姓负担的福利政策:倘若一个地区出现欠税,那么欠至第二年,便可酌情打折,甚至大幅度减免。
当初太祖爷定下此福利政策,本意是为了让百姓们在遭遇天灾人祸、生活艰难之时能够得到朝廷的关怀与照顾,从而度过难关。
然而金忠、蹇义等人听了朱高煦的一番深刻剖析之后,这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发展至今,贪官污吏从中作梗,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无所不用其极。那些本有能力交税之人故意拖欠不交,待到第二年便可利用此项政策申请打折和减免,而减免的部分皆被这些贪官污吏收入囊中,中饱私囊。
这些道貌岸然、利欲熏心的地方官员,不但凭借此项政策赚得盆满钵满,还厚颜无耻地博得了一个为民请命的美名!
当真是无耻至极、混账透顶!
但也正因如此,这个由来已久的难题愈发难以解决,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朝廷和百姓的心头。
涉及到祖宗定下的制度,轻易删减改动那可是大不孝之举,必将遭受天下人的唾弃与指责!
朱棣原本便是通过造反成功夺得天下,所以他对于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向来谨遵,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违背。除非万不得已,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否则绝不轻易变动,唯恐被他人扣上不孝的罪名,从而影响自己的声誉和皇位的合法性。
但是现今,地方官员借助朝廷施恩给百姓的福利政策,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不但愚弄了百姓,使其对朝廷的信任大打折扣,还欺骗了朝廷,导致朝廷的税收大量流失,财政状况日益紧张。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棣眼见一众大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却始终未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主意,顿时大失所望,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自家老二朱高煦的身上。却见朱高煦正心不在焉地坐在小板凳上发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旁摆放的前朝精美瓷器,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对眼前的紧急局势毫不关心。朱棣当即怒不可遏地喝道:“汉王,既然此等严重的问题是由你率先察觉,那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莫要在此装聋作哑,给朕速速道来!”
朱高煦一听这话,顿时如遭雷击,傻了眼!
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您这位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身边还有内阁三杨、蹇夏等一众千古名臣辅佐,个个都是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之人。如此强大的阵容,竟然都解决不了这个看似棘手的小问题?
咋就非得让我这个向来逍遥自在、无心政事的王爷来充当这吃力不讨好的反腐斗士,去得罪天下那些手握重权、心怀叵测的官僚啊!
朱高煦一直心心念念着前往云南就藩,远离这纷纷扰扰的朝堂争斗,做一个逍遥快活、无忧无虑、倚红偎翠的王爷,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实在是不愿掺和这些麻烦事,卷入这错综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
“爹啊,儿子愚钝无能,才疏学浅,实在是毫无良策,还望您高抬贵手,自行处置便是……”
“说不说?你今日若想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明日朕就将你发配至高墙,让你在那暗无天日的地方好好反省!”
朱高煦听闻此言,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懑:“???”
您这是何道理!
简直就是个蛮不讲理、丝毫不顾父子情分的坑儿贼!
当真是丝毫不顾颜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