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在那庄严肃穆、透着无尽威严的御书房内,一片静谧,仿若时间都已停滞,寂寂无声。
皆因汉王朱高煦不遗余力地大力举荐,年纪仅仅三十岁的顾佐,竟得以被擢升为都察院都御史,从而登上了正二品这一朝堂高位!
这般明显不符合旧有规制的举动,按照常理而言,金忠等一众忠心耿耿的臣子理应义正词严地规谏天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汉王爷在这场关乎朝廷规制的论辩中,凭借着他那滔滔不绝、有理有据的言辞,力压群雄,使得群臣在与其交锋时纷纷败下阵来。一时间,金忠等人竟是难以寻得恰到好处的理由来反驳汉王的主张。
不过,不得不说,这位顾佐顾礼卿的确是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他所到之处,不论是地方官吏,还是普通民众,无不对其敬畏有加、心悦诚服。这样一位难得的刚正之士,出任都察院都御史这一要职,实乃众望所归。
由他来掌控都察院,大力整肃当下那如洪水猛兽般猖獗盛行的贪腐之风,无疑是一个极为明智且恰当的选择。
只是,金忠、黄淮等人心头不禁泛起了嘀咕,暗自揣测:汉王如此积极地举荐顾佐这等刚直不阿的臣子上位,对他自身究竟能有何益处?
要知道,像顾佐这类刚正直臣,最为显著的特质便是无惧强权,一心只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百姓的安居乐业而鞠躬尽瘁。
即便您汉王爷对我有举荐的知遇之恩,那又能怎样?
倘若您胆敢违背国法纲纪、做出祸国殃民的恶行,我顾礼卿照样会毫不留情、大义凛然地对您进行严厉斥责!
既然如此,汉王为何要费心费力地行此看似吃力不讨好之事?
难道说他当真洗心革面、性情大变,从此摒弃过往的争权夺利之心,开始全心全意地为国家的前途命运筹谋了?
绝无可能!
绝对绝无可能!
他可是一向野心勃勃、不甘人后的汉王朱高煦啊!
朱棣轻扯胡须,神色冷峻,继续语气森寒地言道:“除此之外,汉王倒是向朕详细地提及了一种在如今这永乐朝官员贪腐现象中最为臭名昭著、令人发指的手段,其恶劣程度相较折色火耗和淋尖踢斛等贪腐行径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令人瞠目结舌、触目惊心!”
一众位高权重、在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大臣们闻听此言,皆是神情惊愕,呆立当场。片刻之后,他们才如梦初醒,有些茫然失措地将充满疑惑与不解的目光投向了朱高煦。
在他们的固有认知中,您这位汉王爷不应一门心思地专注于朝堂之上的权力争斗、谋取高位吗?
怎的如今却一反常态,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打击贪腐这等棘手且容易得罪人的事务之中?
朱棣目光深沉,语气沉重地将地方官员借为民请命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的种种丑恶行径缓缓道来。金忠等人听闻之后,瞬间面色变得煞白如纸,毫无血色。
蹇义眉头紧蹙,犹如两道深深的沟壑,忧心忡忡地赶忙追问道:“汉王殿下,敢问您所言之事是否有真凭实据?万不可仅凭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之事,便在此危言耸听,扰乱朝纲啊!”
地方官员,通过谎报灾情,以减免税收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百姓们上缴的赋税数额未曾有丝毫减少,然而朝廷实际收到的税收却大幅缩水,这无疑是足以动摇大明根基、危害江山社稷的巨大隐患。
赋税,乃是朝廷维持正常运转、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
倘若一个王朝无法按时、足额地收取赋税,又从何处获取维持国家机器运转、抵御外敌入侵、发展民生经济所需的钱财?没有充足的资金,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如今竟然有如此众多的官员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中饱私囊,巧立名目,肆意愚弄百姓,将百姓们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此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通常只会出现在王朝的末世,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之际!
然而当下,乃是永乐盛世,是他们这些一心为国、兢兢业业的臣僚们引以为傲的太平盛世!
汉王朱高煦却在此时,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这看似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的黑暗与丑恶,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们从自满与陶醉中猛然惊醒。
故而蹇义身为吏部尚书,深知自己肩负着选拔任用官员、整肃吏治的重大责任。他必须要弄个明白,这究竟是汉王朱高煦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亟待朝廷出手整治?
朱高煦面无表情,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随即转头看向了夏元吉,郑重其事地说道:“老夏头,您可还记得在刘观府上搜出了那一笔原本用于河南赈灾的银两吧?”
“诸位信不信,从吴中府上也能搜出同样来自河南的赈灾银,还有河南道御史、河南按察使等人的府上亦是如此。”
“这笔用于河南灾区赈济灾民的救命银两,从国库运出一路艰辛抵达河南。这一路上是否存在被沿途官员层层剥削暂且不论,但当这批赈灾银抵达河南之后,那便是遭遇了肆无忌惮的层层盘剥。京师里的大人物刘观等人胆大包天,贪婪地获取了其中的大头,地方上的按察使、道监察御史也不甘示弱,再从中分一杯羹。接着便是具体到地方各级官员……如此这般层层剥削下来,真正能够用于赈济灾民、拯救苍生的赈灾金,恐怕十不存一,所剩无几!”
朱高煦所言句句属实,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如实地陈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真相。
整个都察院在刘观等人的肆意妄为、贪赃枉法之下,已然忘却了自身肩负的监察百官、维护朝纲的神圣职责。
那地方官员见此情形,自然也就变得有恃无恐、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地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将百姓们的血汗钱据为己有。
毕竟只要将上面的这些御史喂饱,使其对自己的恶行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便无人敢于找他们的麻烦,他们便可继续逍遥法外、为所欲为!